APP下载

旋涡中的保健品市场

2019-01-23文丨

遵义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保健品保健

文丨■ 汪 完

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保健品似乎早已突破食品的定义,试图披上治病的伪装。“抗癌克星”“补肾良药”“包治百病”,各类宣传铺天盖地,消费者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不经意间就中了“招”。

2018年岁末,随着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传播,其中暴露出的关于保健品市场的种种乱象再次进入到人们的视野。

保健品市场乱象

保健品,即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合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种药品从研究到上市,往往要经历细胞和动物水平实验,而后是临床试验,最后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通过之后才有可能上市,而保健品则不需要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同意,而且上市之前不需要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保健品似乎早已突破食品的定义,试图披上治病的伪装。“抗癌克星”“补肾良药”“包治百病”,各类宣传铺天盖地,消费者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不经意间就中了“招”。保健品和药品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在保健品狂轰滥炸的宣传攻势之下变得渐渐模糊。

澎湃新闻网曾有过一篇关于保健品的报道:黄勤曾花费6万元购买的“频谱屋”现在成了一家人的“家庭桑拿室”,她无法确定这款保健器械是否有效,但在获悉它的出厂价只有2万元后,她对此深恶痛绝。“暴利,毫无底线的暴利。”过去的19年间,她曾沉迷于保健品,先后花费了40余万元,一度成为多个保健品公司争相拉拢的“重点对象”。2014年她生病住院期间,陆续赶来10多名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人员对她嘘寒问暖,“甚至有人帮我把内裤都洗了。”这样的“特殊待遇”也曾让黄勤感到心里暖暖的,但她后来发现背后存在的乱象,开始借亲身经历,在自己出版的心理健康类书籍中揭露这些问题。

“我不敢说这些保健品全部都没用,但确实有假货,真货当中部分也暴利得可怖。”黄勤说,有些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期待,对疾病的无奈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从老年人手中大肆敛财,这让她感到厌恶和反感,“没用的说成有用的,一百元的东西他们能卖到上千元,简直没有底线。”

黄勤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两本心理健康类书籍,其中都提到了保健品行业乱象。

黄勤退休前曾在浙江大学任教,现在定居广州,在这里并没有什么朋友,而写书也就成了她与老年人之间一种异样的“交友”方式,“每一个被疾病困扰渴望健康的老年人,都是可怜人,他们不应该再受到保健品欺诈的二次伤害。但我一个人的影响力毕竟有限,我希望在未来,国内的保健品市场能够逐步规范,希望在这个行业再也没有套路和陷阱。”

和黄勤有相同遭遇的并不在少数,据中青网报道:2018年的“3·15”,陈力过得异常心酸。她年过六旬的父亲陈正林,为保健食品花尽数万元积蓄,最终含恨投海自尽。

“去年以来,他们骗我买了6万余元的保健品,说让我和老伴可到云台山、西安旅游,至今一个地方也没去……还让我瞒着家人和他们签了协议,最后把协议和几万元钱取走。我再也不去上当了……你的皇冠会员陈正林。”

一位位老人的离开,并没有阻止其他沉迷于“听课拿礼物”的老人走向保健公司的步伐。从发传单、打电话,到开养生讲座、听课送礼、买产品送旅游……在这个“洗脑”式的保健食品营销生态中,缺乏分辨能力、贪小便宜且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往往成为主要的推销对象。

保健品公司通过营销“套路”,一步步弱化老年群体对各类保健产品的分辨能力。恰如央视“3·15”晚会曝光的那样,武汉乐百龄生物科技公司、湖北国创伟业生物技术公司等5家保健食品销售公司,都“精准”地抓住了老年人的弱点,以最为普遍的“会销”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消费者的资料,分析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再运用组织会议的形式,对筛选出的目标消费者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兜售保健食品。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甚至采用大数据统计,发现利用“分批送鸡蛋”的办法,最容易“哄”老年人来参加推销会。

如何治理

早在2015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其发布的报告《从洞察到行动:掘金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中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全球领先,随着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正在经历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

BCG消费者洞察智库通过对分布于各类城市的2600位18岁至65岁中国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进行的调查发现,从2011年到2013年营养保健品在消费者支出中的排名从前十之外跃居第二位。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日益高涨,人们购买各类产品以治疗常见不适、提升精力并增强免疫力。这一趋势由多股力量同时驱动。它们包括: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带来更多压力、人口老龄化、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高警兵表示,健康讲座骗局涉及侵犯老年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权,更有甚者,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

“有病乱投医。对于保健食品的认知太缺乏,是这些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青岛郑育龙营养中心院长郑育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市面上的保健食品销售形式多样,老人很容易被利用,因此儿女们更应多关心父母的老年生活,打破交流隔阂。

如何才能进一步治理保健食品市场,走出监管困局?相关部门与专家从普及知识、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完善诊疗环境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保健食品不能乱吃,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症状,具体治疗也因人而异,有病须去正规医院接受诊疗。”中药专家翟胜利介绍,在我国养生理论中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许多国家也将保健食品定位为膳食补充剂,这容易让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和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药品产生混淆,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借此虚假宣传,误导公众消费,败坏保健食品行业形象。因此,“在老年人活动场所普及保健食品和科学养生的知识,很有必要”。

从规范保健食品行业的角度看,翟胜利表示,“处方来源、产品构成和制造工艺是决定产品优劣的关键”,应从源头严控产品生产,在配方、加工等环节严格把关。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部门此前联合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把电话营销列入保健食品日常监督管理重要内容,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电话营销行为。同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还要加强与工信部门、公安机关的联系沟通,建立综合整治骚扰电话营销工作机制和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对此,业界人士指出,我国保健品行业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来改变违法成本过低的现状,这才是治理的根本。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保健品保健
保健品知识ABC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