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空间规划的分析与思考
2019-01-23李大勇
李大勇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这一总要求分别对应着乡村生态、经济、文化、治理的主要内涵和方向,对此明确空间规划在发展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明确划分好乡村的空间类型,做好各项基础设施准备工作,对于落实和贯彻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空间规划在乡村振兴中的必要性
1.1 空间规划的内涵
空间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展开对空间内的资源的合理规划配置,达到空间资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乡村振兴空间规划中要求能够科学进行土地资源的利用,实现对所有资源的协调发展,满足环境需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资源的协同发展。当前在乡村振兴计划中空间规划要求能够对空间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
1.2 乡村振兴空间规划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空间规划改革正式成为国家治理和建设的核心策略。当前实现“多规合一”的政策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空间规划的内容目标。在国家治理层面上要求能够全面提升对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求能够立足实践,围绕区域空间特色,进行科学部署,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空间规划体系。
2 乡村振兴空间规划的主要构建和思路
2.1 乡村振兴空间规划的目标
第一,实现乡村布局的合理化。我国现有的国土规划类型标准众多,且这些规划自成体系,导致国土规划整体上缺少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影响乡村发展的有效衔接。而采用国土空间规划原则能够细化“三区三线”空间布局,明确乡村的区域用地功能以及其他类型的资源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又形成可实施的政策保障。当前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将其划分为主导功能区,并且实现了对主导功能区的职能的确定。如乡村空间规划可以参照城市区域划分为五大类型,每个主导功能类型又各自拥有二级功能区,以及具体的功能特点。假如以城镇类为例,将其细化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公共服务设施区、公共基础设施区、休闲游憩区、有条件建设区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以居住生活区的功能布局要求为例,要求该区域能够以居住、生活配套主导功能。因此可以说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下的乡村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同样在乡村的空间规划中,也要求能够实现一二级功能区域的划分,尽可能地满足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建设发展以及乡村休闲娱乐功能的健全和完善。
第二,实现乡村功能的优质化。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中所划定的主导功能分区,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又制定的相关的配套政策。这有效地完善了乡村的各个功能,使得乡村的各个功能区功能特点更加明显优质。如出台了以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围绕产业、用地、交通、旅游、生态多个领域研究政策保障机制,确保这些功能区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的宜居性。同时空间规划计划的落实和贯彻必定是一个长期工程,这对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中的产业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提供了机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需要提前做好旅游路线、旅游空间规划,如此才能够确保乡村旅游业以及乡村经济振兴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而非相互制约着的,有效提升乡村振兴中资源的合理配置。
2.2 乡村振兴空间规划技术路径及实践探索
①明确乡村发展战略目标及其国土空间规划的步骤。该流程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方向。如要求某乡村在区域层面上能够建立起城镇—乡村—组团三个规划层级,明确了市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对引导控制力。如对于某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用地布局、专项设施标准等展开了初步规划设计。②确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技术路线。在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路径及实践探索中,要将战略目标形成一个基础图件,并且经由相关部门的认证批准才能够形成真正的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图。经由当地人民政府发展部署,梳理清楚各类规划用地的经济性、生态环保性,重点解决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地的矛盾,之后再借助ARCGIS的建库模块组合成为乡村工作底图;继而将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的数据导入其中,在自然资源的测绘和地理信息中心进行资源数据的共享,形成技术平台,便于按照实际的建设进行功能类型的微调。③明确乡村振兴空间布置的规划重点。只有明确规划的要点,才能够实现规划的条理化。明确规划要点,梳理区域内的各项资源情况;制定好发展战略以及目标,对于主导功能分区的大小、位置等进行均匀分布;梳理各种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完成各种乡村平台建设;围绕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情况制定好相应的机制,完成对规划工作的监督管理、考核管理等。④重点突出乡村旅游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乡村发展的根本所在,其承载着乡村的精神,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规划,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将其当作是旅游资源以及乡村精神发展的承载所在。⑤空间管制规划。空间管制是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其日益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所在。当前实现空间管制规划过程中,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做好管制减法,将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建设在中高低的适宜区上,然后将一些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区单独划分出来,最后对于剩余的乡村振兴空间中的可利用空间,按照经济规划、空间分布特征等展开统筹规划。
3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建设发展情况,而反过来上层建筑的完整性也间接影响着经济的继续发展。对于乡村空间规划设计、乡村经济振兴关系而言也正是如此。当前构建好空间规划目标,能够更加科学的为乡村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从而完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业附加值,更好地巩固了农业基础性地位,带来了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在此趋势下,要求空间规划设计要能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构建符合乡村实际发展需求的空间规划目标;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活动,构建起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空间规划是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建设总体布局、环境综合整治的指导性规划,其具有前瞻性,实践性,更具有环保性特点。在我国乡村振兴经济建设中,其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能够从根本上实现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明确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甚至是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格局具有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