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高校砖石建筑发展浅析

2019-01-23慕飞鸿

智能城市 2019年12期
关键词:砖石北京高校时期

慕飞鸿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69)

建筑发展的缩影,承载了社会的进步,担负了生活的需求,体现着经济的发展,更凸显了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那么北京教育文化建筑的发展史,便是北京建筑的重要一环。而砖石,作为历史上使用最久、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基础建筑材料,一直扮演着默默无闻又不可或缺的角色。回首整个建筑史,便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材料的发明与材料的组合史,在建筑的发展史中,无不伴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变迁,文章通过以北京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发展,对建筑基础材料砖石的分析,简述北京高校砖石建筑的发展概况。

1 北京高校发展及各阶段砖石建筑特点

1.1 创立阶段

北京高校的创立阶段的萌芽时期是从废除科举制度开始的,这个时期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创立阶段的整体发展历程,是一个继承发展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中国传统书院已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便显得传统封建教育愈发无用,书院从民办发展为半官半办民办的教育机构,至清初书院开始官办化,直至1901年书院的生命便到此为止。

这个阶段主要有三类新式学校,第一类是官办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标志着我国教育形式由国学向近代高等教育方向靠拢,京师优级师范学堂,创立于1908年,标志着我国大学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开端。第二类是私立学校及学院,如1864年创立的贝满女校是北京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学校。第三类是教会学校,如1902年创立的北京汇文大学、1917年创立的协和医学堂等。

这个时期的建筑如贝满女校留存的砖石建筑主要有三座美式教会风格的建筑,分别为贝满中斋、贝氏楼、邵氏楼等。建筑主要采用材质为青砖,台基主要尺寸规格为:370 mm×170 mm×70 mm。建筑砌筑主要规格为270 mm×130 mm×65 mm、200 mm×100 mm×65 mm;协和医学堂:主要砌法为一顺一丁。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楼、15号楼、校史陈列馆,砌筑规格为355 mm×150 mm×98 mm、355 mm×175 mm×98 mm、450 mm×225 mm×95 mm、240×115×53 mm、237 mm×112 mm×50 mm等。

1.2 变革阶段

变革阶段是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经过了16年直到1927年,这是一个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多类型、新探索的重要发展时期。在1927~1948年的21年期间,受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创立的学校主要由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公立大学,如以京师大学堂为基础创立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清华大学、北平外事学校等;第二类是私立大学,如北京美术学校、中法大学等;第三类是教会学校,如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

这个时期的建筑如辅仁大学校址为涛贝勒府府邸,创立于1925年。辅仁大学新楼,整体布局为合院,单体设计为中国传统复兴式。建筑主体为三层,其他部分为两层,建筑形式采用砖混结构。建筑外墙砌筑方式为磨砖对缝。主入口的拱门材质为汉白玉,建筑立面端庄威严,收分明显,屋顶采用歇山顶,屋脊正中悬挂十字架。建筑整体布局为南北向教学楼,东西向办公楼,功能包含了教学、办公、图书馆、礼堂等,是中国较早的多功能教学综合楼。在合院设计中,围栏上雕石材狮子,绿色琉璃瓦,封火山墙、斗拱和汉白玉的虚拟座。砖为青砖,主要砖尺寸为,入口台基:1 180 mm×520 mm×260 mm、1 180 mm×260 mm×230 mm,墙体平砖:260 mm×130 mm×59 mm,墙体台基:430 mm×215 mm×105 mm,角楼:432 mm×215 mm×103 mm。如清华大学红区,整体建筑布局是南北轴线贯穿,从二校门、大礼堂起至图书馆结束,清华学堂和科学馆分列东西两侧,整体布局是以大礼堂前侧草坪广场为核心,四周合院式的庭院空间,该区域建筑均为红砖故称红区。如北京大学校园的整体布局是以三条轴线为基础,校园采用青砖、灰瓦,延续原有场所风格,形成了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征的院落式的校园空间。

1.3 奠基时期

奠基时期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至1957年。中国高校的高等教育是以教学、实验、科研的发展为基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受到苏联的影响较大。在1952年的高校改革中,很多学校进行了拆分与合并。燕京大学被撤销,北京大学从沙滩红楼迁到了燕京大学校址,在这个短暂但是飞速的发展过程中,是以院校的主要学科来新建学校。在校园建设上规划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了以主楼为中轴线,其他建筑中轴对称的形式,校园规划固定,几乎统一的主教学楼样式,反而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高校建筑设计模式。

这个时期的建筑如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建于1953年,位于王府井现校尉胡同5号中央美术馆学院旧址。建筑中西合璧,主立面采用砖石浮雕壁画体现专业科目内容,侧立面采用大量装饰图案,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如北京工商大学,礼堂采用中轴对称形式,屋顶采用硬山双坡顶山墙,建筑坐西朝东,建筑材料采用以砖和石材为主的材质;如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学楼16,建筑高两层,中轴对称,南北立面对称,屋顶为硬山双坡顶,建筑材质主要采用青砖和灰瓦,砖砌法顺砌错缝;如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办公楼采用红梁、青砖、灰瓦的民族形式,也是时期中国大学的普遍风格,建筑入口稍做变化,采用重檐的形式作为雨棚,入口采用退廊式,凸显当时建筑普遍追求的庄严肃穆感。

1.4 缓慢发展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是从1958~1960年的大跃进开始,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经历了高校几乎没有招生的阶段,直至1977年结束。这个阶段,高等学校教育处于瘫痪状态,大跃进时期是以生产为主,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几乎停滞招生,学校的独立性丧失,在经过一系列的批斗与打砸校园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个阶段只新成立了八所高校,并且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

这个阶段的高校建设因为社会原因,基本停滞,校园规划的水平急剧下降。随着无序的规划和混乱的管理,偏低的建设水准,单调的校园总体布局,导致这一阶段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甚至还出现了倒退的情况。如清华大学的二校门被砸毁,工字厅的匾额没砸烂,红区被改造等破坏。

1.5 高速发展阶段

高速发展阶段从1978年开始至今,中国高等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走向世界。在20世纪90年代明确提出的“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的愿景后,伴随着经济发展、政治支持、民众学习热情高涨的情况,我国的高等教育便极速发展。经济发展伴随着高校软硬件的极速提升,从教育的资金实力落地到校舍硬件的提升上,从开放视野到校园建筑与景观的多元化设计,此阶段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个阶段成立了几十所本科和专科院校。这个阶段的校园规划,融合了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伴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建筑立面也迈向了新时期的现代建筑,这个阶段随着社会深刻的变革,单纯的砖石建筑立面越来越少,更多面砖、石材、涂料、玻璃开始取代砖石墙面,而单纯砖石又趋向于小品的设计或只作为填充墙体使用,故文章不再举例。

2 北京高校建筑中需要保护的砖石建筑

2.1 砖石古建筑

北京高校中的砖石古建筑群,建设年代主要在明清时期,现存建筑大量集中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如北京大学的临湖轩、景春园、朗润园、承泽园等; 清华大学的古月堂、怡春院、工字厅等。

2.2 西方的折衷式砖石建筑

北京高校中的西方的折中式砖石建筑,建设年代主要集中在1904~1930年,建筑整体风格偏向于西方古典建筑,但将建筑风格混合后,体现了不属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最具有时代文化、技术、材料的风格,同时考虑到校园建筑的适应性。现存建筑主要有协和医学院的护士楼 (原娄公楼)、门诊楼、病房楼,清华大学的二校门、图书馆、体育馆、大礼堂、清华学堂等。

2.3 中国传统复兴式的砖石建筑

北京高校中的中国传统复兴式的砖石建筑,建设年代主要集中在1920~1930年,建筑风格模仿中国宫殿、寺庙等建筑的构图方式,通常采用大屋面的造型,建筑功能复合西方建筑的功能优先的原则,建造技术采用西方建筑工程的经验,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产物。现存建筑主要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豫王府旧址上新建的建筑群,辅仁大学的主楼,北京大学的主轴线两侧的建筑群等。

2.4 中国民族形式下的新式砖石建筑

北京高校中的中国民族形势下的新式砖石建筑,建设年代主要集中在1950~1960年,建筑风格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局限,是中国传统复兴式砖石建筑风格的延续,民族建筑形式上纲上线,高校建筑作为文化建筑的代表,采用大屋顶的方式表达民族自豪感,并体现了与现代建筑风格斗争的概念。用现代建筑的技术与功能实现民族建筑的表皮,建筑形式对称壮观。如中央民族大学的大礼堂、办公楼、舞蹈学院,清华大学3号楼,中国矿业大学民主楼,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楼等。

2.5 中国传统装饰下的外来砖石建筑

北京高校中的中国传统装饰下的外来砖石建筑,建设年代主要集中在1950~1960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推广,社会环境影响建筑风格,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主要以苏式为主,采用古典柱廊、低裙房高主体屋顶凸显建筑的庄严性、象征性和纪念性。由于中国民族形式下的新式砖石建筑并不具备功能的实用性,所以平顶建筑也大量的设计并实施。如清华大学主楼、北京理工大学主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楼等。

3 结语

北京高校从真正意义上的建设到今天,已经一百多年,高校的建设反映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政治方向的改变、审美的变化,砖石作为建筑最基本也是最经典的材料,一直默默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替却不曾落伍。当学校追求规模、规划者追求标新立异,校园的建设便慢慢走入了高速建设,只追随潮流的无趣。文章以北京高校建筑中的砖石建筑发展为题,旨在抛砖引玉,呼唤人们对建筑文脉延续的思考,对校园无序建设的反思。

猜你喜欢

砖石北京高校时期
岭南传统砖石牌坊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垒好“砖石”,芯片技术砥砺奋进正当时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中国传统砖石建造术现代应用分析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传统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北京高校研发状况
北京高校科技创安—视频监控应用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