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金属地下管线探测问题的探讨

2019-01-23姜宗波

智能城市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线雷达过程

姜宗波

(山东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基础设施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高效化运转的基本保障。为了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规划以及资源的科学管理,将城市各项建设中的无序性和重复开挖性问题改善,让整个城市建设高效和有序性特点展示出来,避免居民财产安全受到影响。

1 非金属管线探测的特点与方法

1.1 非金属管线探测的特点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各个地下管线由金属材料逐渐向非金属材料过度,进而对其取而代之。一般来说,常见的非金属类管线材质主要包括玻璃钢、工程塑料以及复合塑料等,不同材料之间的属性存在不同。非金属管材特点极为明显,如耐腐蚀、抗老化、便于施工等。除此之外,很多非金属管线在埋设上属于直埋,而且没有做好同步示踪线的分布操作。很多地区的地下水位偏高,地质条件很差,而且管线埋设年限也不统一。如果从老城区角度来说,金属管线和非金属管线之间具备相互交错等特点,这也导致管线分布显得更加错综复杂。

1.2 非金属管线探测的方法

1.2.1 调绘法

从具体管线收集角度来说,相关部门需要对相关资料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检查,这其中包括人孔、管线建筑物调查数据以及管线属性等。当管线位置和走向被确定之后,管线埋深将会被有效展示出来,构建出完善的管线属性数据库。首先,站在资料收集角度来说,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设计图、施工图、技术说明资料等。其次,在一些明显管线调查过程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检修井、人孔以及断面图等内容的绘制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线点属性和规格进行明确,突显出埋设方式和权属等[1]。

1.2.2 管线探测仪探测法

对于非金属管线之中的通用型管块等角度来说,其涉及的功率较大、信号也较强,这也进一步提升了管线探测仪器的灵敏度。例如在电磁法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天然电磁场或者是人工磁场源,将地下管线之中的电流激发出来,之后借助于仪器测量,将其管线空间位置展示出来。

1.2.3 地质雷达探测法

一般来说,地质雷达的原理十分固定,主要是对高频电磁波进行应用,将宽频带短脉冲特点有效展示出来,并借助于地幔雷达,降低送入到地下。另外,由于管线和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物理特性差异,这也使得整个脉冲界面上出现了反射和投射等问题,在这其中,反射波将会由仪器接收天线进行接收操作,让更多的回波信息得到全面处理。当上述操作完成之后,人们可以对具体的雷电回波图像进行绘制,最终经管线位置和埋深等情况确定出来。对于大口径非金属管线探测,其地质雷达的探测效果极佳,从实际应用角度来说,常见的型号有加拿大EKKO系列等。

2 非金属管线探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调绘法的不确定性

从以往工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各个产权单位在设计图制作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性。除此之外,很多竣工图纸无法在管线覆土操作之前完成测试,相关技术任运工作也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符,原有的施工操作人员也脱离了之前的工作岗位,为管线资料的交接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大困难,不利于管线点位置确认以及埋深探测等。另外,还有很多管线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管线建设,对调绘资料统计产生了严重影响[2]。

2.2 管线探测仪探测的不适应性

在具体非金属管线探测过程中,涉及的管线类型很多,如共通管线等。很多时候,由于管线探测设备功率较大、信号强,其中引发的干扰也很大,让埋深误差进一步扩大。例如,在具体管线埋设操作过程中,即使人们对示踪线进行了合理设计,但由于埋深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管径大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最终对探测信号稳定性产生了较大影响。另外,管线在设计时,没有设计太多的出入口,这对于示踪线的穿插工作很容易带来影响,探测仪器也无法发挥出更强效果。

2.3 地质雷达探测具备较强的局限性

整体来看,地质雷达特点极为明显,只要是集中于同一个断面探测,便无法实现对整条线路的连续性工作,而且各个管线还容易受到物理性质影响。例如,某些地区处于平原,地下水位较高,土质填埋松实度不佳,进而导致雷达波图像不能很好地对管线点位置和埋深信息展示出来。与此同时,地质雷达在实际探测过程中,无法对管径低于200 mm和埋深高于2 m的非金属管线进行良好探测[3]。

3 非金属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具体方法

由于非金属管线自身具备很强的特殊性,而且在主体工作过程中还会应用一些不同类型的探测仪器和探测方式,对实际工作要求较高。另外,在管线修建、改建以及新建上,可以借助于规划审批程序管理以及竣工验收等,将具体问题解决。如果是已经建好的管线,则可以借助于多次探测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精准度的提升。

3.1 做好管线工程规划审批操作

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做好各类地下管线规划审批程序的制定,还要要求各个产权单位做好管线设计图以及施工图等设计操作,将技术资料整合到一起。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于施工放样等操作,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面监督和管理,维护示踪线的合理设计。另外,在整个区内巡查力度强化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无证施工违章管线建设,这也是确保管线规划审批操作完善的重要措施[4]。

3.2 加强竣工验收

站在竣工验收角度来说,可以确保整个管线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当整个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结束之后,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过程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尤其是在新建、改建管线操作上,各个工作人员需要在覆土操作之前,进行管线属性信息以及空间数据的采集,做好管线信息系统的及时补充,确保整个工作现状良好的反映出来。

3.3 地质雷达与管线探测仪器的结合

在具体管线探测仪器应用过程中,如果整个管径大小超过了200 mm,而且其埋深低于2 m,其整个探测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示踪线法和电磁感应法进行,最终将管线走向、平面位置以及埋深等信息展示出来。之后,人们可以应用地质雷达和波形图像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验证[5]。

3.4 管线探测仪器与开挖方式的结合

如果管径小于200 mm,或者是埋深大于2 m,则该类非金属管线探测方式主要以示踪线法、电磁感应法等,最终实现对管线走向以及平面位置的全面确定。位置验证上,主要包括开挖、迁探、验证位置以及埋深。其次是声波传导法对整体走向进行验证,如电力、电信以及燃气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以往工作经验中可以看出,很多非金属管线在排查之后会发现问题,为了维护工程探查质量不受影响,人们需要根据实际管线特点,做好其类型的划分工作,从而对最合适的探测方式进行制定,实现对整个地点的全面验证。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对具体的设备探测潜力进行有效研究,通过对设备的持续性更新和升级,让新功能开发更具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管线雷达过程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DLD-100C型雷达测试方法和应用
雷达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基于空时二维随机辐射场的弹载雷达前视成像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