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什么样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2019-01-23张君昌

传媒 2019年23期
关键词:音视频广电中心

文/张君昌

一段时间以来,县级融媒体中心由谁建、怎么建、为谁建,成为困扰一方的难题。说它难,其实也不难,因为一切看似均有答案;说它不难,确实又很难,因为一切都在变,变来变去,便忘了初衷。

正本还须清源。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基层媒体体制机制滞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整合县级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资源,流程再造,使之成为开展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的融合型媒体平台。对此,中央明确要求:“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里,“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手段,“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是目标。继之,又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机构改革,管建同步、管建并举,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与新时代文明中心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这实际上为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了一整套方法、步骤,勾画了路线图——充分整合,深度融合,薪酬改革,延伸服务,借船出海。

那么,建设什么样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才能达到上述目标要求呢?主要看五个方面:一是再造生产流程,重置生产要素;二是创新岗位设置,改革薪酬体系;三是上接优势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四是做强本地服务,全面贴近群众;五是留有发展余地,不断迭代更新。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触及深度融合和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它不是简单地将节目搬到互联网上多终端发布,也不是构建一个仅能对音视频进行编辑、发布的“中央厨房”,而是重构业务流程,将原本按“中心化”设计的业务部门打散,按照互联网逻辑重建,改原来线性串联的工作流程为交互并联的工作方式,根据内容性质特点使用不同符号链接,员工可以在自己的硬件设备上实时办公,实现信息的核裂变式传播及其安全管控。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创新,必须从源头做起,顶层设计。

有了互联网化的生产流程,还必须实施配套的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使软、硬件藕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适应互联网组织架构,减员增效,打造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提倡一人多岗,建立以岗位责任与业绩为依据的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员工“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打破身份限制,用“一把尺子”量人才、评业绩,做到“同岗同责、同工同酬、优劳优酬”,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了适配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与有音视频优势的省级技术平台衔接,才能适应互联互通的需要。基于媒体移动化、视频化、平台化发展趋势,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定位于以音视频为主要传播形态的融媒体。广电系统有着丰富的音视频历史储备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可以保障融媒体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需求。5G时代,广电实施“台网联动、先网后台、移动优先”战略,加快建成“全国一张网”,可以确保融通共享的需求。不仅如此,广播电视村村通、应急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均不可缺失县级媒体这“最后一公里”。如果脱离广电技术平台,将意味着前功尽弃。

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亲民,才能充分发挥效用。在做精新闻主业的同时,要强化“新闻+”效应,积极拓展垂直服务,打造“新闻+政务”“新闻+民生”“新闻+活动”“新闻+大数据”等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媒体从单一新闻功能向全产业链融合迈进。一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至少受到占当地常驻人口10%的粉丝拥趸,才能谈及“引导群众”。只有拥有黏性高、活跃度高的用户,才能有效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从而筑牢舆论宣传工作的“基石”。

融合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媒体技术迭代更新很快,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应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而是要选择成熟的技术应用适度前行;不要一哄而上搞大技术、大屏幕、大场地,要紧盯智慧广电节拍,为“区块链+”“5G+4K/8K+AI”应用留下发展空间;占领家庭网关,以爱心孝心文化引领提升大屏功能,开发互动视频、VR游戏、智能推送、智能管家等增值业务,形成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政务体验和更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音视频广电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3KB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WIFI音视频信号传输的关键问题探究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高速公路整合移动音视频系统应用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