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嵌入精准扶贫的模式与障碍

2019-01-23文/黄

传媒 2019年23期
关键词:网民贫困户精准

文/黄 钦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全球化时代,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2017年,在世界十大全球性问题清单中,饥饿和贫困被列在首位。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曾经饱受贫困困扰。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内忧外患,民众苦不堪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之后,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精准扶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扶贫模式的变迁:从“救济”到“开发”再到“精准”

我国大规模扶贫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而通过制定中长期国家计划的方式进行扶贫则始自90年代,并一直延续至今。例如,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引领着我国扶贫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在此期间,快速的经济发展为中国民众摆脱贫困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国的扶贫模式也经历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所谓救济式扶贫,是一种大规模的、道义的、“输血式”扶贫,不仅成本高,而且只能满足群众最低的生活保障,是我国在普遍贫穷阶段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开发式扶贫则摆脱了单纯救济的理念,聚焦重点贫困地区,通过政策倾斜、制度保障、项目扶持、资源开发等方式使扶贫由救济变成一种制度性的“造血式”社会工程,从而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14年国内人均GDP几乎达到1978年的20倍,与此同时,中国的贫困人口规模也相应地大幅下降。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从1990年到2013年,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亿多人,贫困发生率从66.6%下降到1.9%。2005年,我国贫困发生率首次低于世界贫困发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速和减贫速度都遥遥领先。但这其中的困境在于:经济增长对减缓贫困的贡献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取决于经济收益的分配。换而言之,经济增长的收益并不会自动扩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增长既可以带来贫困的消减,也可能会导致贫困的加深,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分配渠道和分配机制。这也就意味着简单地以粗放的经济发展来“大水漫灌式”地消除贫困,其后续的减贫效果也非常有限,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也越大。因此,要发挥经济增长带来的减贫效果,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针对劳动力禀赋、家庭结构、环境条件等不同的家庭,选择相配套的解决方案。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央启动了“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和工作部署,由“大水漫灌式”扶贫转变为因人、因地施策,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通过扶持生产、易地安置、生态保护、教育扶贫、政策兜底等多种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二、互联网嵌入扶贫的三种方式:数据监测、关系传播与资源整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曾要求:“抓工作,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在这一年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这也是首次将互联网与扶贫工作联系到了一起。同年7月,我国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提出“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构建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11月,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在江西宁都召开。因此,这一年也被称为“网络扶贫元年”。那么,网络与精准扶贫到底有哪些契合之处,互联网如何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问题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1.数据监测:精准识别、动态跟踪精准扶贫。作为一种现象的标签,贫困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具有不确定性,贫困的内涵和标准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因此,在茫茫人海中究竟谁是贫困户、怎么帮扶、是否脱贫,都需要一个量身定制、实时动态监测的系统。而在信息化时代,通过互联网积累、搜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可以通过较少的人力成本真正实现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动态跟踪和脱贫检测,提高扶贫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政府部门可以委托相关数据企业帮助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覆盖所有农户,扶贫信息员及时采集并上传贫困户信息,实时监测脱贫返贫状况、自动预警、实时推送异常信息,动态反映相关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工作进度,分析各类致贫、返贫因素,精准匹配扶贫措施、监督预警扶贫措施落实情况。例如,西安网算数据公司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了扶贫110——智慧扶贫大数据云平台,通过智能手机APP实时收集贫困数据信息,利用智慧显示大屏对贫困地区情况进行实时显示,为政府扶贫打造了强大利器,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数据平台还可以与税务、民政、人社、医疗、金融等其他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发挥大数据技术的筛查和鉴别功能,及时发现扶贫过程中存在的虚假、欺诈、缺漏等问题。属于异地安置的贫困户,对其进行动态采集获得的数据还可以与移民局数据进行比对,并对贫困户的居住、就业、收入等指标进行监测和预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增设脱贫监管与预警数据平台、扶贫反欺诈数据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关系传播:基于社交网络的精准扶贫。与传统媒体单向、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不同,互联网使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这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局限。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传播技术,农村或贫困户信息可以直接或经由第三方平台所提供的社交网络进入公众视野,获得社会关注,得到社会支持。例如,据搜狐网消息,电商平台“拼多多”精准链接起农民和消费者,在过去三年间累计帮扶139600户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并带来了超过21亿笔扶贫助农订单,累计销售109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510亿元,打通了供需双方的信息阻碍。在需求端,拼多多利用社交力量提升农货订单的数量,并收集、分析客户的需求,预测市场变化,将之反馈给后端农户;在供给端,将聚集的海量订单拆分至各贫困户,而农民根据数据调整生产情况,避免产品滞销。再如,中国网曾报道,2018年国庆期间,字节跳动公司联合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栾川县相关部门发起了“奇境栾川抖起来”挑战赛活动,邀请抖音达人实地体验、拍摄、传播当地的景色、美食等,并打造了“网红景点”,吸引抖音用户前来游玩,并加入拍摄比赛。2018年国庆期间,栾川共接待游客31.59万人次,获得了2.78亿元的旅游综合收入。四川稻城亚丁的浮云牧场、青海茶卡盐湖等贫困县,在抖音的帮助下成为网红旅游点,通过旅游业带动脱贫。在2018年“国家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字节跳动、抖音共同发起了#关注贫困助力攻坚#的话题,用短视频记录、传播贫困地区的风景人文,助力这些地区的脱贫。

3.资源整合:平台思维下的精准扶贫。互联网不仅是传播之网,也是资源之网,各方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可以迅速实现配对、链接,从而降低机会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搭建网络平台比提供内容更重要。例如,腾讯公益汇集网友34亿的捐款,帮助贵州黎平建立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上线“为村”平台打造互联网村上名片。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建设的“互联网+”社会扶贫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通过PC、APP及微信“三端并行”的形式,将贫困户的多元化需求与源源不断的爱心资源进行匹配对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该平台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发布贫困需求330多万个,对接成功230多万个贫困户,成功率达69%,募集资金6600万元,覆盖31个省380个市2900个县和28万个行政村,在教育、助学、危房改造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帮助。中国社会扶贫网通过构建“互联网+”社会扶贫全国一张网,实现多方资源要素的有效聚合,构建精准有效的社会扶贫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拓宽了扶贫的新渠道,凝聚了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新力量。

三、互联网嵌入扶贫的主要障碍

互联网嵌入扶贫工作并发挥正向作用的前提是互联网媒介的普遍使用和各种数据的互联互通,但从目前来看,这些条件还没有完全实现。

1.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尚有待提升。第44次全国互联网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8.54亿,全年新增网民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5亿,占整体网民的26.3%;城镇网民规模为6.30亿,占比达73.7%。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41亿,其中,城镇地区的非网民占比为37.2%,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8%,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这也就是意味着,我国城乡之间的信息化鸿沟依然存在,一些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设施只进村没入户,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部分偏远农村地区因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经济能力、使用技能和传统观念等原因仍然外在于互联网,成为信息孤岛。

2.农村物流同样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线上的资源配置只是虚拟的,终究需要线下的配送支持。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一些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货流量小,收件和发件都比较困难,农村地区的物流成本远高于城市,这也导致农村地区的网民难以充分享受到网络购物和销售的便利,限制了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参与社会资源整合的机遇和能力。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加快建设农村公路网,进一步疏通邮路,同时运用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鼓励和吸引物流企业将物流配送服务延伸至广大农村地区或在农村地区开辟营业网点,建立健全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据《成都商报》报道,京东就提出来建设无人机机场,通过无人机将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运到山外,不仅可以将农产品快速输送到全国各地,同时也能以较低成本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

3.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割据现象依然存在。大数据虽然摊开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但目前在省际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甚至单位内部均存在信息不畅的问题,一方面是“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各种数据库重复建设。可以说,目前推行大数据技术的主要障碍在于“数据形式主义”。一些部门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沦为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数据库只要建成就可以了,至于是否确实需要建设此类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的功用和实际效果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结果往往是建成的数据库无人问津、形同虚设。一些部门和政府官员缺乏“大数据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数据小农意识”,不愿意公开分享本部门的数据信息,动辄拿保密和隐私说事,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加以反思和改进的。

猜你喜欢

网民贫困户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精准扶贫二首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