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大物移智,为基建插上“智慧”之翼

2019-01-23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8年12期
关键词:供电局工地广州

大数据、自动识别、人员定位追踪、图像采集、智能化机械……这些高科技在电力施工工地的广泛应用,为保障工程质量、达标环保要求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注入“智慧”动力。

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2018年以来,运用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广州供电局打造了南方电网公司首个智慧工地项目管控平台,将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作为施工建造的重要方向,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支撑,通过智慧工地助力智能电网,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步伐。

南网首个智慧项目管控平台数字化管理施工空间

广州供电局110千伏艺苑变电站工程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附近不远处就临近大型居民社区。过去,电力施工工地给人造成刻板印象与误解:尘土漫天飞扬,建筑材料杂乱无章,角落暗藏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构成影响。

但是,笔者却在艺苑变电站的施工工地上看到,施工工地一尘不染,所有建筑材料的摆放都井然有序。在工地门口,工人使用门禁系统打卡和人脸识别等方式进入工地;作业区域内,视频监控可以及时发出违章信息并同时抓拍违章情况;在项目经理办公室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施工进展;在工地内部的深基坑、高支模、塔吊等重点施工区域,都部署了传感设备,实时监测机械设备,提升对人身、机械安全隐患防控效率。

同时,广州供电局还应用BIM模型开展项目全过程管理,优化设计方案、施工人员和物料分配。这种“虚拟现实”可视化的手段,可以开展安全技术专项方案交底,形成项目建设全过程完整数据资产,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移交、智慧运维打好基础。

结合平台配套使用的基建宝、物流宝、安监宝等移动APP,对安全质量进行日常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反馈整改进度与问题复查闭环可以在现场实时展开。随时嵌入的照片和GPS定位数据,有效对问题进行归类统计分析,有效避免圈圈质量管理“两张皮”。

工地遍布“黑科技”现代化手段实现绣花工艺

除了使用“智慧工地”管控现场,广州供电局还频频应用了3D打印、钢架构装备式电房、激光雷达扫描等“黑科技”现代化技术手段,对电网建设施工工艺进行升级改造,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升了精细化水平。

广州市荔湾区西塱村大桥西园巷的一个配网建设工地内,工作人员操作一辆混凝土搅拌车,把混凝土倒进下方的容器内;容器缓缓上升,又把混凝土送入比它略小的搅拌机内;搅拌机转圈,调制好的混凝土材料经过升料斗、送料车,最终从一个状似加大加强版笔尖的打印头挤出。

原来,这是广州供电局应用3D打印技术建设配电房,这在全国尚属首例。使用该技术建设,工期将缩短30%,施工人员数量减少约50%。这次3D打印配电房无疑是智慧建造应用于电网建设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绿色、高效、智能”的建设模式,将为未来的能源行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在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广东受端交流配套工程(广州段),笔者看到固定翼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和可见光相机完成了配套交流线路共计92千米扫描,获取了雷达点云数据以及可见光数据,建立输电线路通道三维数字化场景,对线路塔位及路径进行优化,规避树木砍伐共15.7亩、建筑物拆迁共1340平方米,合理布置了施工便道。

这是广州供电局首次运用基于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成像技术与正摄影像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技术对输电线路走廊进行扫描,获取线路走廊高精度三维激光点云与可见光数据,建立输电线路通道三维数字化场景。

这同样实现了该技术在国内电网基建领域的应用先例。

智慧工地。

解决电力施工难题将推广应用在众多行业基建领域

近年来,广州电网建设进入快车道,主网施工项目年均100多个,配网施工项目5000多个。施工工地数量多,施工人流量大,施工质量管控难度大,安全风险难以高效监管,系统数据利用率低,不同角色的管理需求差异较大,是长期困扰电力施工的难题。

广州供电局通过云、大、物、移、智,对电力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实施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与南网“6+1”、电商系统、移动应用等业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更高效的数据采集、更准确的动态分析、更智能的综合预测,同时满足了电力施工运营监控、辅助决策的需求。

现在的电网建设,早已不是过去“包工头”形象。智慧工地的“横空出世”,将科技手段渗入到电网建设的各个环节,将为智能电网的打造带来积极的意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步伐。

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负责人表示,推动设计数字化、施工机械化、管控智能化、数据平台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向科技要安全和效益,全面提升基建管理水平。

未来,智慧项目管控平台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基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物料管理、机械管理及环境管理等场景,在满足电网基建管理精益深化的同时,还可辅助领导层决策分析,增强供电企业人工智能的创新能力,并推广应用在众多行业基建领域。

猜你喜欢

供电局工地广州
桂林临桂供电局:营配协同创典范提质增效优服务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波比的小工地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开远市档案局对供电局档案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进行复查
关于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