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研究

2019-01-23龙陈锋谭泗桥张红燕

计算机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龙陈锋,谭泗桥,方 逵,张红燕

(1.湖南农业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 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128)

0 引 言

从2005—2018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14年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加强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基层设施和平台建设等内容。农村农业要快速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农业信息化专业方面的高级人才是关键支撑点。因此,创新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破解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困局的重要举措。

1 问题提出

2013年,《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要求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农业信息化专业作为湖南农业大学自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目标是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理论、方法,并结合农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各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近几年,国内设置这个专业的农业大学针对培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1-4],但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各业快速深入应用,人才培养突出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认知模糊不清。

信息类专业学生认为是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农业问题,以计算机为主,侧重计算机知识;非信息类专业学生认为是农业知识如何用计算机语言来表示,以农为主,侧重农业知识。

2)培养内容融合新知识少。

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相关课程以及农业基础。然而,农业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内容侧重于知识的实用性,即使是前沿进展的课程,内容也一般是介绍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缺乏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等融入现有课程。

3)校外实践基地缺乏对接。

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有关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尤其是联合企业共同建设的校外实践基地。

2 新颖的培养思路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国家要求和学校背景,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以“为农服务”的信息化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强化专业、追踪前沿、注重能力、突出应用”为原则、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依托学校、企业,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与湖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深厚的信息知识体系。

信息知识是农业信息化专业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知识,以信息类课程为主,包括数据结构、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高级程序设计与实践等。通过这些课程构建学生的信息知识体系,强化专业思维,明确专业内涵,以“为农服务”为出发点,突出强调立足“信息化”,针对性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研究、技术开发及推广等领域。

2)宽泛的农业知识体系。

通过开设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等涉农课程,借助讲座、科研等形式,学院深入了解湖南农业大学涉农学科相关的生物、农学等知识领域,掌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立体化构建农业知识体系,为实现信息知识应用奠定基础。

3)融合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

借助湖南农业大学的公共课程平台,将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纳入选课范畴,并通过讲座、研究生创新项目联合申报等方式,构建利用管理学和系统学知识进行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的宏观控制与决策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体系。将社会科学知识融合到专业知识体系中,有利于分析农村农业与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条件和相互关系,是制定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探索合理、高效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4)突出的实践能力体系。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校企基地专业实践,采用以工程项目或科研合作项目的形式、集中实践与分段交叉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在本校实践的研究生需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审核批准,并报研究生院审查备案。

5)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系。

研究生在中小涉农企业和信息类企业,特别是创业初期的企业实习实践,能切实感受到这些企业给自己带来的创新创业的鼓励。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参与导师的信息化扶贫项目,跟随导师和“三下乡”服务团下基地、下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对接,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形成了“二段二双一扶”(二段:1年课程学习,1年企业实践;二双: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的双元制和校内校外的双导师制;一扶:扶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系。

3 创新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依据教研[2013]3号和湖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总则等文件,遵循“教学突出实践、科研注重应用、强调跨学科、校企共同培养”等原则,结合湖南农业大学以农为特色的办学实际情况,经过“行业需求调查研究、反复研讨形成方案、学院行业联合论证”三个阶段,学院与学校、企业共同制订了本领域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3.1 共创“四双”协同人才培养方式

一是“双主体”办学模式。一个主体是湖南农业大学,职能是传授专业知识;另一个主体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基地,职能是让研究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实践。这种模式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主体模式[5]。

二是“双导师”指导模式。即“1+1”导师模式,1位校内导师,1位企业(联合培养基地)校外导师。

三是“双能力”教学模式。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能力、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结合能力。

四是“双管控”管理模式。即双向考核和双向监管。

3.2 采用“五个共同”的管理方式

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生源、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考核评价等“五个共同”管理方式,将生源、课程学习、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业信息化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3.3 实施“六段式”教学模式

一是构建注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在已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校企共同教学,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10学时由企业主导的实训。

二是实施集中实践与分段交叉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方式。将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环节分为“六个学段”,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交替贯穿始终,理论学习过程穿插实践,实践过程中体现理论应用。分段培养教学模式见表1。

表1 “六段式”教学模式

3.4 构建“4+2”课程群

以专业研究内容为中心,基于学校背景,农业信息化专业构建了满足农村农业信息化行业需求的“4+2”课程群,即农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群(农业数字图像处理、农业模式识别等课程)、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群(农业应用系统开发、人工智能与决策信息系统等课程)、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群(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等课程)、生物信息处理课程群(生物信息学、Python语言等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计算机数学、数据结构等课程)和人文素质拓展课程群(政治、英语、综合技能、专业研究进展和案例研究与讨论等课程)。每个课程群以2~3门课程为核心课程,辅以其他相关课程,彰显专业方向的个性化人才培养。课程群的课程设置面较宽、弹性较大,能比较快地按照社会需求和发展变化而迅速调整课程,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适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3.5 实施“4+4+2”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

组建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制度,针对本领域的培养要求,实行笔试、汇报答辩、技能应用、项目分析报告等多种方式的考试、考核。实施“4+4+2”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即40%的理论知识、40%的实践应用能力、20%的综合质素,着重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职业领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授课和课程考核过程中,做到四个相结合。

(1)坚持课堂授课与企业授课相结合。既要在校内的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农业信息化专业及其相关理论知识,也要把部分课时的教学课堂放到企业。

(2)坚持理论讲授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大力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授课方式,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等方法,精心设计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的动手、表达、交流沟通、学习、组织等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且每门课程理论讲授学时不得超过总学时的2/3。

(3)坚持学校教授授课与企业专家授课相结合。一是大部分课程应由学校的教授和信息类、涉农企业专家共同承担;部分课程完全聘请企业的专家讲授;二是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信息类行业的名家、大型信息类企业的高管人员作专题讲座。

(4)坚持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交替相结合。第一、第二学段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完成理论课程学分;第三、第四、第五学段分别到企业相关部门一线参与实际工作,开展不同内容的专业综合实践,完成实践课程学分;第六学段进行专业综合实践案例分析并完成学位论文。

4 全面的保障措施

1)制订优秀生源保障措施。

研究生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声誉。学院为鼓励优秀生源报考,制定了一系列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为专业招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①设立优秀生源奖,学院建立了与学校配套的优秀生源奖励制度;②设立企业奖学金,合作企业、联合办学企业、校企基地设立企业奖学金,对学习期间成绩优秀或工程实践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给予相应奖学金;③聘请企业董事长、经理等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实现校内校外导师联动、人才联动和资源联动,为优秀人才来校深造提供条件;④聘请部分兄弟院校的教授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吸引外校优质生源。

2)建立运行高效的校企合作基地。

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建立省级创新训练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创新训练中心,并建立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校内实践基地。此外,学院联合湖南腾农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

3)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秉承诚实守信、包容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宗旨,经学院、企业双方共同协商,湖南农业大学授权,学院(学校代表方)与企业就“共同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义务与权利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措施有:①在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岗位、科研场地和办公条件,并为成绩突出者提供奖学金和就业岗位;②校企设立联合研发与成果孵化中心,学校联合企业共同申报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将企业作为产学研的孵化基地,优先为学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孵化,并要求研究生必须参与相关校企合作科研和实践项目,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并提供相应的业务指导;③建立企业开课或实训的稳定机制,将课时费和实训费拨付给企业;学院在学校经费的基础上配套课时费和实训费给企业;学校给予企业在校选拔优秀人才的宣传权,并许可企业在学院宣传墙开辟企业文化宣传专栏。此外,每年选拔3~5名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技能。鼓励企业人员来校在职读研,提高企业人员的农业信息化综合素质。

5 结 语

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是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的行动迭代与思考叠加,它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加有效地融通各种高、深层次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强化思维方式,提升有益终身的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三农发展对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研究生发展的个性化,让研究生能在深度扩展的专业领域中,具备真实的、面向未来的思维与能力。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张振、李杰作品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