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路径
2019-01-22张敏
张敏
[摘 要]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要将问题作为导向,以问题寻求对策,逐步革新实践教学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就是将问题与创新结合,在问题中实现创新,用实践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职业技能,创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从高职人才培养入手,定位好思政教育目标以及教学需求,分析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问题解决与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实现现代高职思政教学与新教学理念、学生学习需求的无缝对接,逐步提升高职思政实践课教学模式创新。
[关 键 词] 问题导向;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294-02
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新时代背景下需革新教学内容,组织高效化的教学活动,并建立专题教学项目,以切实推进教学质量的改进,重新树立新的教学方向。高职思政课教学,是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影响要素。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是以学生学习行为、思想心理问题为导向,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改进高职思政教育质量。鉴于此,高职思政教育革新,要先对学生需求进行调查,反思教育不足,面向问题革新教学内容与革新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明确指出需从大学一开始就做好青年价值观的培育,思政课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大学生思想的导航仪,做好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监控与审核。为此,不少学校都进行思政学习情况的实践调查,以改进思政教学问题,重新建立新的思政教育体系。例如,在《山西省本专科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中有79.5%的学生都赞成增设或是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但超出63.7%的高校没有开设思政实践环节,仅有27.1%的学生认为思政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情况优良。
由此可见,我国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引导需求,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实践教学应该走向现代化、网络化以及多元化,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型思政教育模式。鉴于此,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思政实践教育改革,要先对思政教育现状进行研讨与论证,在实际调研中分析大学生学习、思想与行为方面的问题,总结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革新思政教育内容,整合校内外现有的资源,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问题导向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为了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革新教学内容,促使教师有效地调整教育内容,便于提升思政实践教育的实效性。
(一)师生比例失调,需完善评价体系
当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资源紧缺,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已经超出了国家最低规定标准的
1∶200。一般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教学基地,高职受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限制,难以构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导致烈士陵园、纪念館和红色基地等成为单一的实践基地,教学实效性不高。思政课教师紧缺,则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难以全面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导致实践课评价缺陷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才能满足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革新的要求。
(二)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应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
当下,多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师思维被局限于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实践教学都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形式,都是以革命教育基地、社会调查和“三下乡”等课外实践教学,课内则是以陈旧的案例为主进行讲解,且这些教学活动基本上缺乏普及性,但是思政课教师本身很少会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导致教师本身也缺乏实践技能。
因此,目前高职多数思政教师将教育重点集中在理论知识中,实践性教学被教师轻视,致使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低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对学生进行整体调查,依据高职院学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及规划教学内容。例如,高职学生不喜欢抽象性的理论知识,但是很喜欢实践与沟通,所以可采用微信互动和在线调查的方式,直接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交流能力,让学生喜欢上思政课教育实践教学。
三、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一)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丰富实践课教学形式
1.教学评价体系完善。思政课实践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包含教学内容难度评价、教学方法使用评价、学生反映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等多项内容,进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感受进行评价,采用多主体和多元互动评价方法,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1)终结性评价要与过程性评价结合,对学生能力提升要以过程评价为主,学生素养和思想的转变则以终结性评价展开,实现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教师在了解过程的基础上搜集资料,促使评价更加客观化与真实化,能动态地反映学生实际情况。(2)要进行总结与归纳,教师要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总结自身的想法,明确在实践活动中自身的收获,也了解自身的不足。学生在反思与总结中会逐步改进自身的想法与行为,以便之后的实践活动开展。
2.丰富实践可教学形式。教师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资料库以及调研调查等方式,运用大量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实际案例,多样化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实践教学应该突出学生成才需求,选取与学生实际问题贴合的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认可。另一方面,教师要丰富实践课的教学形式,借助校园文化展开第二课堂思政实践教育,丰富实践课的教学形式。要实现课内外实践教育综合:课内,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演讲、辩论或者自编小品等活动,提升实践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性。课外,教师则需要将思政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联系起来,选取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实践锻炼。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专业实训等与社会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联系起来,构建多种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发展与社会现状。
(二)优化实践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对思政理论的认可
高职多数学生认为理论学习强于实践学习,这样错误的观念制约着高职思政实践教学。
1.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可,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政理论知识,摆正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定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实践教学中应应以“深度学习”的理念,将教材中浅显的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化,提升学生思政学习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在实践环节设计时,应将理论知识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促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认可和喜欢实践教学。
2.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依据学生现实问题,确定思政课实践教育目标。教师应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参与思政课教育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以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满意度和依从性。高职思政课实践课内教学活动应包含了案例分析、辩论、演讲、学生模拟讲等多种方式,结合专业实训叠加教学模式,将思政思想与专业实训结合,按照“专业+”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关注,并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包含参观考察、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可让学生自己组织与实践,锻炼学生组织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深层次地参与到活动中,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促使学生具备活动组织的能力。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主要是监控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变化,借助QQ、微博、微信等了解学生实践互动的感受,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实践教学既要对应理论课内容,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依据内容适用性原则,将内容与方法综合起来,从而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对“狼孩”问题的研究,依据其争议性,可采用小组辩论或者是研讨等,促进学生思考并得出自身的结论,敢于交流和分享,提升学生思政课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为此,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按照“五步骤构建模式”,教师共同参与培训,实现自身素养以及技能的提升;对实践教学活动,整体思政教师应该共同进行探究,注重团队内交流,集思广益;教师个体应群体思考与探究结果,个体完成教学设计以及教學内容革新等,展现个人教学特色;展示个人工作成果,通过实地讲解与模拟,实现互相评课,相互借鉴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针对教材内容不断地完善布局、思考、设计、实践等。此外,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将理论讲解和讨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案例与视频,在课堂中进行案例教学和视频教育,然后针对学生的课堂反应,配合其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基于问题导向分析,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全程育人体系,强化实践活动教育,丰富思政教育形式,面向学生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问题,促使思政课实践教育具备实效性、灵活性以及新颖性。
参考文献:
[1]黄可,刘京姗.走出大学思政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窠臼: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J].大学教育科学,2017(5):134.
[2]曹璐.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12):36-38.
[3]钟利红,唐晶晶.高职高专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叠加教学模式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306-307.
[4]张晓萍.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8,460(11):2.
[5]邓宏萍,钟庆文.促进深度学习:对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122-125.
[6]卢继富.团学活动视角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10):136-137.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