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变迁
2019-01-22高薇
高薇
[摘 要] 创新学术意识,开辟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史的文化路径研究,有助于高校准确把握新时期英语教育的文化新取向和文化新使命,以期为高校英语教育科研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与传播。
[关 键 词] 高校;英语教育;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064-02
迄今,国内外学界对百余年来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的系统性专门研究明显薄弱,亟待突破。现有的基本观点是,中国英语教育依政局的变动而变迁,多以政权更迭或政局变化作为分期和主线,缺乏深层次的文化路径研究,从而流于“机械和空泛”。即便有研究涉及文化因素,也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没有从英美文化影响中华文化动态变化的深层视角来探究,从而对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未来走向的判断也受限于“政治路径”,未能深刻地把握中华文化与英美文化触变时,当前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因此,研究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变迁,很有必要。
一、高校英语教育文化变迁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对百年来高校英语教育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多见于关于中国英语教育的整体研究之中,目前尚未有专门系统性的著作问世。同时,这些研究多采取以政权更迭和政局变化为主线的“政治分析范式”。早期高校英语教育的资料散见于晚清、民国史或教育史相关著作中。如《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舒新城,1933),《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陈学恂,1986)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开始出现整体研究外语教育的专著,而高校英语教育也只是隐含其中,这些著作在内容上关注高校英语教育。在晚清或民国英语教育断代史研究中,主要有顾卫星、高晓芳、张美平等。国内关于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论文,对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回顾跨度较大。《英语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性影响》(牛道生,2013)从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触变的视角,探讨了英语对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影响,这是从文化层面研究中国英语教育不可多得的专著。总体而言,学界目前关于高校英语教育发展史的研究多从教育学、语言学视角开展,采用政治分析范式,以史料性为主,对社会、语言、文化方面的关联探讨较少,从文化视角进行的研究极少。虽然有的研究,如李箭的博士论文《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2008)体现出一定的“文化视角”创新,但没有形成历史的、纵向的、完整的文化路径主线。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一些关于中国教会学校的专著中的个别章节,简单介绍了晚清和民国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情况,如William Purviance Fenn(1999),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Changing China(1880-1950)。外国关于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历程的专著:如(Lin Pan,2015)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in China:Deconstructing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s of English in Language Education。外国还出现了一些期刊论文,近年来还涌现了一批相关博士论文。总体而言,针对性地关注百年来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史的极少,目前有关中国英语教育历程的研究,内容多较空泛,介绍现状者居多,政治范式居多,缺乏从文化视野进行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Bob. Adamson在2004年的专著Chinas English: A History of English in Chinese Education以及Qiuying Wang 2012年的博士论文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A His-torical and Social Overview,开始以各时期社会政治与文化为背景来研究英语教育的发展,但缺乏深入研究,并且前者主要是从课程学理论视角研究。Kingsley Bolton(2011)的Chinese English——A Sociolinguistic History(《中国式英语—— 一部社会语言学史》,主要研究英语语言在中国的变迁,涉及了英语教育,对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研究英语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变迁
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晚清西学东渐与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产生;民国英美文化的传播与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完善;共和国文化独立与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跌宕发展;文化复兴中的中国高校英语教育。通过阐述近代以来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文化路径,来论证“自文化本位观”回归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将肩负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使命。
(一)晚清西学东渐
为揭示中国英语教育发展与中华文化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者搜集、整理了有关中国近现代高校英语教育及其研究的资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对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高校英语教育大事记等进行了整理。自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登陆中国并开启正规英语教育以来,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已历时约200年。广义而言,如果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算起,也已历时150余年,正值中国近现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转折期,其发展起伏曲折,非常复杂。
晚清时期,受到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兴学”等思潮席卷中国,洋务学堂、教学会大学、官办和私立学堂等应运而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产生了。这一时期英语教学人员基本上是由外国人担任,教学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但是大部分国民还是信仰我国的儒学文化,我国思想文化的根基并没有被撼动。
文化的发展变化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路径。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演化以“夏”化“夷”为历史常态。近代以来,却被迫“师夷长技以制夷”以避灭种之祸,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此时,中华文化在与英美文化的触变中处于弱势。
(二)民国英美文化传播
研究英美自由主义文化霸权影响下的中华文化的变迁与复兴历程,以及中国近现代高校英语教育在该历程中的发展机理,目标在于解决现有“政治路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问题。中国高校英语教育本身即为中华文化与英美文化触变的产物,其发展的背景、环境甚至母体,并非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中华文化,而是近代以来与英美文化进行百余年激烈“触变”的文化。
民国时期,英语教育的热度持续走高,在我国的自然科学、宗教和哲学课程的教学中,很多学校都是用英语教学,甚至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也有学校使用英语教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很多爱国青年逐渐意识到英语教育的殖民特点,主张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学习儒家文化,现代新儒学诞生。随着美国的民主教育思想开始传播,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很多青年在这一时期都受到了这些思想的洗礼。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抗日与学习美国思潮高涨。基于上述历史背景,公立和私立高校逐渐成立。在这一时期,中國高校英语教育逐渐完善,并且其“殖民色彩”也开始成形。
(三)共和国文化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文化实现了独立,但是高校英语的教育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这一时期,中国和美国是处于一个相互对抗的状态,因此,在教育方面,我国全面学习苏联。高校开设的外语教学,则将俄语列为第一外语。而后来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中美关系的破冰与缓和,英语逐渐取代俄语,回归到了我国高校的课堂中。接下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地,自由主义思想迅速冲击人们的思想。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新鲜事物纷至沓来,我国在经济、政治、贸易等方面与英美国家接触越来越频繁,这时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性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英语成为公立高校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而后来,人们对儒学以及毛泽东思想文化价值的真正认知,使我国文化与英美文化又出现了一次碰撞。总体而言,这一时期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是起起伏伏的。
(四)当代中华文化复兴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广泛受到人权、民主、自由等思想的感染。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人们安居乐业,对生活的幸福感逐年提升。“中国梦”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国家和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向往与期待我国政治军事日益强大,经济日益昌盛,文化日益繁荣。而中国梦的构筑与实现,必将带来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背景下,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在公立高校以及私立高校中蓬勃发展,并且去掉了“殖民色彩”,肩负着历史新使命——国际传播。
如何才能完成高校英语教育的新使命呢?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在人类社会中起到文化传播、文化生成和交际沟通的重任。在两种文化形态的交流中,语言起到传播和交际的作用,通过语言融合进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丰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我国英语教学贯彻各个学级,高校英语教学规模堪称世界罕见。而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全面开展下,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加大,英语将承担起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高校英语教育应通过英语这一媒介,让学生重拾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传播中国文化。
三、小结
对高校英语教育文化路径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对高校英语教育文化路径变迁的探讨,前接中国高校英语教育150余年的发展研究,后续新时代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前瞻,至为重要。笔者通过对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变迁进行研究,揭示了中国高校英语教育史与近代中华文化变迁史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使英语教育回归“自文化本位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赵海燕.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99-102.
[2]张慧.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67+149.
[3]崔燕.西学东渐与我国近代高校英语教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