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制”本土化合作办学探索与实践
2019-01-22李桂鑫,方春城,孙培明,魏协奔
李桂鑫,方春城,孙培明,魏协奔
[摘 要] 以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双元制”本土化办学,分析“双元制”办学的特点,办学改革遇到的困难。结合实际,提出实施“双元制”本土化办学的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双元制”教学管理模式、本土化课程体系、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培养适应“双元制”办学的师资队伍、强化企业在“双元制”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双元制;本土化;产教融合;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062-02
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中国制造2025”,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坚持产教融合,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完善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开办粤东地区第一个“双元制”班,参照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以产教深度融合、产教一体,将课堂搬到工厂、把能工巧匠请进课堂,探索学校、企业双元办学模式,融职业教育于岗位能力培养。
一、“双元制”的办学特点
“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源于德国,其中一“元”是职业学校,向学生传授社会基础课和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1-2]。另一“元”是企业(或跨企业培训中心),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1-2]“双元制”采用双主体教学,学校和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都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的学生和企业的学徒[2];教学执行双标准。教学文件是由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制定的,既遵循职业培训规定,又遵循教育规律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
二、改革前的发展现状
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时没有进行充分的相关调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当地地方经济发展不够密切,忽视地方产业布局;注重专业知识,轻动手技能,课程设置未能与市场需求同步,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实践环节针对产业岗位需求的实训内容不多,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偏少。
三、“双元制”本土化实践
(一)构建“1.5年+1.5年”的“双元制”办学模式
与揭阳中诚集团有限公司深化产教融合,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展“双元制”联合办学,推行生产一线的“师带徒”教学模式。由学生自愿报名,组建“中诚双元制班”。学制3年,采用“1.5年+1.5年”模式;前1.5年在校进行理论学习(含课程培训),后1.5年在中诚集团边上课边生产实践。学校派教师驻厂,学生在中诚集团的培训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车间进行实践学习。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采用“师带徒”模式,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将学徒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中诚集团的能工巧匠为主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69.3%,实现育训结合。
(二)构建适应“双元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按照双元制的要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实训课程在校内进行。部分专業核心实训课程在企业车间、检测中心等进行。因采用双主体教学,配备双班主任制度,学校和企业各选派一名人员担任“双元制”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校企双方的教学工作。
(三)构建“双元制”本土化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企业工程师、能工巧匠全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环节的教学。构建“双元制”本土化课程体系。企业行业参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突出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结合地区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针对光伏产业的相关课程,如逆变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等七门课程。与企业行业共同探索建立适应专业发展、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课程设计、校本教材等方面全面围绕企业实际需求编制课本,实践课程比例达到69.3%,实现职业教育对接岗位能力,与产业无缝对接。
(四)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
更好地推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平台。“课堂+工厂、教师+工匠”的“双元制”本土化办学新路径,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与国家职业教育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
同步。
中诚集团在校内投资建设校内光伏发动站和光伏发电示教实训基地,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在校外,以中诚集团的生产车间、检测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为基础,建设为融教学、实训、生产、示范为一体的实训工厂,突出以自动控制技术和光伏新能源技术,培养自动化控制人才和太阳能光伏制造业人才。
(五)建设适应“双元制”本土化办学的师资队伍
培养一支适应“双元制”本土化的师资队伍,保证“双元制”办学的顺利开展。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太仓参加“双元制”本土化办学核心技术培训,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锻炼,拓展专业技能,提升业务水平。大力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校授课,重点引进一线有丰富经验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指导教师。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六)强化企业在“双元制”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往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業主要担任实习、见习的任务,比较少参与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基本不参与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本专业进行的“双元制”合作办学改革中,中诚集团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公司选派工程技术人员进校参加实训教学。在企业学习期间,校企双方派出人员进行教学,其中实践教学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
四、结语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接最新职业标准,以产业和企业需求探索“双元制”本土化合作办学,培养适应产业转型的技术技能人才。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参考文献:
[1]方春城,李桂鑫,李红光,等.“双元制”引领下的办学模式改革与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0-11.
[2]孙伟,李树波,高建,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育人培养过程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4):17-20.
[3]孙巧妍,陈祥光,刘金海,等.“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大学的实践反思及改进[J].实用技术与管理,2018,35(1):28-31,41.
[4]原波,何显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研究与借鉴[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47-248.
[5]刘涛,余玉龙.德国“双元制”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6(11):53-55.
[6]杨严严,李妙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13):75-79.
[7]李庶泉.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现代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7(16):26-30.
[8]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79.
◎编辑 陈鲜艳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ual System” Localization Cooperation in School-running
LI Gui-xin,FANG Chun-cheng,SUN Pei-ming,WEI Xie-ben
Abstract:Taking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of Jieyang Polytechnic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ores “dual system” localized school-running.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system” school-running,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reform process. Combines the“dual system”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this paper,we proposes measures for imply of “dual system” localized school-running. Includes building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rn of “dual system”,lo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the platform of depth integratio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training adaption “dual system” teachers,strengthen the status and role of enterprises in the“du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deepens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promotes the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dual system;Localization;the integratio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exploration;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