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心灵的艺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模式探究

2019-01-22吴铁平,卢宇婷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训练营心理素质行为习惯

吴铁平,卢宇婷

[摘           要]  当前社会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当今高校教育改革的时代课题。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影响其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其中人际交往障碍是心理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解决问题,按照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开发潜能,帮助其改善人际关系,尽快适应大学等是主要方式。同时这些也是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所要达到的目标。“唤醒心灵的艺术”项目围绕这一任务,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已创办四期“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营”,坚持以生为本,通过目标定位精准化、发展理念科学化、运行机制独特化、平台资源优势化,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创新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唤醒心灵;心理素质;提升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014-02

一、“唤醒心灵的艺术”训练营的指导理念

“唤醒心灵的艺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全面提升心理素质为目标,统筹道德与品质,拓展理论与实践、多方位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倡导研究人的积极面,以美德为研究对象,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释放。

“唤醒——激励”这一模式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要素,形成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中“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营”以行为心理学中“21天效应”为理论基础。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能坚持重复21天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改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本训练营通过“唤醒——激励”引导学生,坚持21天,改掉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这种训练营不仅可以扩大受众群体,还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发展性和预防性问题,是创新高校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激励—唤醒”模式的发展目标

“唤醒心灵的艺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对象为大学生,是通过多元素的活动,如心理、趣味、运动等。让学生运用个人或团队的力量,融入其中,打破自己原有的心理限制,挑战自我,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塑造健康全面的人格。其主要目标如下。

(一)学会沟通,团结合作

沟通和交流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21天训练营中通过“唤醒”自我的积极面,在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建立与他人的信赖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加大团队合作。

(二)增加自信,激发潜能

佛洛依德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充分挖掘。训练营的目的就是挖掘“冰山下的潜能”,通过设置不同的兴趣养成情境,让大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动机和探索的欲望,进而积极尝试提升自我。

(三)学会坚持,磨炼意志

大学生的智商处于平均值,而意志力是最大的区别所在。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更取决于恒心和毅力,通过“训练营”定下的21天习惯养成目标,可起到磨炼大学生意志的效果,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三、“唤醒—激励”模式的路径措施

21天训练营通过培养“一个兴趣”、进行“二项挑战”、达成“三早养成”、举办“四类评比”、实现“五种坚持”的“12345”活动主线,围绕基本素养、生活作息规律、健康兴趣等方面培训内容为期21天的训练,以期唤醒学生内心积极情绪和健康兴趣,帮助学生纠正行为偏差。

(一)训练营训练内容

30名成员统一为一个训练营,营内根据每周兴趣安排,分为5个兴趣组,每组6名成员。训练营每一位成员共同完成以下训练任务。

1.培养一个兴趣

训练营分为集中培养和自主学习两个方面。首先,每周期集中根据兴趣导师的安排,选择一个兴趣进行“五美”培养,如“外在美——礼仪形象”“心灵美——DIY手工”“语言美——奇葩說口才”等兴趣,其中“内涵美——阅读时光”“文字美——硬笔书法”需要培养成习惯。其次,各兴趣连连长分开组织自主学习,把兴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迎接二项挑战

各团队成员首先是进行“自我挑战”,其次是各团队之间竞争比拼来“挑战对手”。

3.养成三早作息

全体成员需做到“早训”“早餐”“早睡”的“三早”习惯。

4.参加四类评比

活动总结和表彰时进行“优秀导师”“优秀团队”“优秀个人”“优秀组长”的评选。每位挑战成功的营员颁发结业证书。

5.践行五种坚持

最终期望加入21天训练营的30名学生能做到五种坚持,分别是:(1)坚持当天换掉的衣服当天洗干净,拍照打卡;(2)坚持将垃圾随手扔进垃圾桶或者随身带走;(3)坚持每天见到你认识的同学和老师主动打招呼;(4)坚持每天至少赞美别人三次;(5)坚持使用“请”“谢谢”等文明用语。

通过以上“12345”项活动主线,完成21天计划,让参与训练的选手抱团养成好的习惯。

(二)报名对象

全院征集,只要你有意愿,想要改变均可报名。

(三)训练营管理团队

1.导师团队

由五个系部心理辅导员老师担任。主要完成:早起带早训,全天监督,晚间分享三项基本任务。主要职责在于指导负责的兴趣培养时段,共同制定兴趣培养训练任务与详细计划,交由训练营办公室审核后具体实施。指导并参与兴趣连的各项活动。

2.营长与连长

训练营的营长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遴选学生干部担任,负责整个训练营的日常运行与考核工作,以及与导师的沟通协调工作,如遇到个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与训练营办公室联系。每个小组长由成员推荐产生,协助营长做本组的各项工作。

3.誓约制度

在21天训练营全面推行誓约制度,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品格。在开营之前,签订盟约,推行呐喊“我自信、我能行,我是XX的XX(姓名),YES”的誓约。

(四)训练营安排

1.导师培训

在正式开营之前,对全体导师团队和营长、连长进行一次培训,明确训练营的目的、训练内容、考核方式。

2.考核频次

训练营考核坚持一周一评,在各信息平台公布。

3.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自评分、连长评分、导师评分三方评价的方式。

四、“激励—唤醒”模式的成效推广

“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营”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设定各种兴趣培养模式,设计有针对性的参与活动,让参与者克服困难,磨炼意志,激发心中的积极成分,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的目的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心理教育观是一致的,简而言之,训练营正是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唤醒心灵的艺术”即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整合各种要素,可拓展到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践,如早睡早起习惯、阅读、运动,兴趣爱好等,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机构设置方面

以点带面,通过全院召集的30名成员,拓展到各院系学生干部,再到各班级,全面铺开。面向所有学生开展“唤醒心灵”行为习惯养成训练,以期激发他们内心的积极能量。

(二)內容支撑方面

“唤醒心灵的艺术”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营有自己独特的目标与理论基础,可组织有经验的专家通过收集参训学员的反馈进行更新,根据学校系部的实际情况改编,为基层的心理素质提升训练提供更易实施的范例。

总之,“唤醒心灵的艺术”21天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营作为高校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需要各部门进一步研究,不断推进、普及和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梦然,“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卓越训练营”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6).

[2]张文娟,浦伟.素质拓展训练与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3(5):88-92.

[3]孟凡锐.应将心理素质拓展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0):74-77.

[4]张小青,张学生.矿业类高校拓展训练课开展现状研究:以华北科技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

[5]黄凌峰.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21):203-204.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训练营心理素质行为习惯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