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019-01-22汤莹莹
汤莹莹
[摘 要]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基础技能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机构,但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高超的专业技术,还包括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因此,中职语文教师便要主动利用本学科的文化内涵与文学资源去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借此优化中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荣辱观,使其自觉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准备。将从在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天优势与必要策略两方面入手,全面分析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186-02
常规的中职语文教学关注的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播速度,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也没有深入挖掘语文知识的文化内涵,导致中职生无法及时优化自己的人文素养。但是,随着核心素养理念深入人心,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改善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必然会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古诗词资源十分重要,是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载体。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古诗词作品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自觉参与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建设活动之中。
一、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古诗词本就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词被称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与精髓。因此,古诗词资源本就归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范畴,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也是突出古诗词教学本质的直接体现,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古诗词作品反映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古诗词资源基本都是一些优秀的诗人、词人针对特定的时代环境、文化风俗与个人经历进行文学创作而形成的,或多或少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取向,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因此,通过显性的古诗词作品,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某个历史时期下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拓宽文化视野,丰富文化认知。
在现代社会中,中职语文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文化知识储备,而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考虑,从学识储备、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等方面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影响着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决定着中职生是否会主动参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之中。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古诗词教学资源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以便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下面,本文将从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开发丰富的古诗词教学资源、丰富古诗词鉴赏活动、创设文化欣赏情境四个角度来分析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中职生都不喜欢古诗词。首先,古诗词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学生的惯用语言不同,如果缺乏丰富的文言知识积累,那么中职生便无法真正理解古诗词作品的内涵。其次,古诗词作品一般是古人根据自己的人生体会与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但是中职生的现实生活与古人生活存在显著差异,所以他们很难积极代入自己的人生经验,也因此而产生了理解偏差,产生了受挫的学习心理。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补充与完善古诗词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解释某一古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以便让学生及时换位思考,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品读古诗词作品的内涵与本质,由此窥探当时的历史文化,从而切实渗透中华文化教育,优化学生的文化素养。
就如在《静女》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及时整理了《静女》这一文言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首先,从《静女》的来源入手。《静女》选自《诗经》,而《诗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诗歌作品集,客观呈现了周朝的社会风貌与风土人情。而且,《诗经》从劳动、爱情、战争、徭役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创作,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学生积极了解周朝的历史文化。其次,从《靜女》这一作品本身来说,全诗共可分为三章,每一章有四句,属于汉族民歌,是一首爱情诗,客观体现了男女幽会的过程,表达了自己对爱人的喜欢与珍惜之情。然后,从《静女》的主人公性格特点分析,全诗塑造了一个聪明伶俐、善良活泼的女青年形象,也表达出男青年对恋人的痴迷,塑造了痴情的男青年形象。这就便于学生了解当时奔放的民风,培养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二)开发丰富的古诗词作品
客观来讲,文学作品本就是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记录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古诗词作品,全力突出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自主鉴赏、探究古诗词作品的文化因子,使其自觉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职语文教材的篇幅有限,古诗词数量较少,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发丰富的古诗词作品,全面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中职生积累充足的古诗词知识,从而切实改善古诗词教学结构,也让学生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瑰宝。
就如在《将进酒》诗词教学中,学生就对李白这一诗仙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成就产生了好奇,尤其是想要了解李白的生活环境,探究何种环境才能塑造出李白这一放荡不羁、潇洒自在的性格。于是,笔者就鼓励学生自主整理李白的诗词作品集,然后根据各个作品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鉴赏李白的诗歌文化。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发现,虽然李白在各个成长时期内都有不同的优秀作品,但是李白的心境也存在许多变化,而这又与李白的真实经历有关。于是,学生便自主调查了李白的生平故事,结合各个时期的诗词作品进行了文学鉴赏,由此引导学生在古诗词作品中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李白经历了唐朝从繁盛到衰落的历史过程,所以学生也可通过本轮诗词鉴赏活动进一步了解唐朝历史,切实优化了学生的文化理解。
(三)丰富古诗词鉴赏活动
常规的中职语文教学并不十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而是习惯用统一的教学活动与解题思路去约束学生的学习思维,希望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解题方法。然而,古诗词作品的内涵丰富,学生可以在古诗词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且也会因为个人人生经历与情感体会不同而对古诗词作品产生不同的文学解读。对此,中职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想法,鼓励学生自主鉴赏与品析古诗词作品,由此深化学生的文学感悟,深入把握古诗词作品的内涵,从而切实优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
就如在《虞美人》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自主鉴赏诗词内容,结合李煜这位作者的真实经历去品析这一作品的内涵与本质。其中,有的学生认为,李煜喜欢的是诗词歌赋,不懂治国,而他的悲剧人生实则是因为身份、命运所造成的。有的学生则认为,《虞美人》反映的是李煜对故国的思念与愁绪,也体现了李煜对命运的不公喟叹。对此,学生则认真思考,酿成李煜人生悲剧的原因究竟是命运,还是李煜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没有心思治理国家,反而终日沉迷于诗词创作。还有的学生认为,《虞美人》虽然体现的是李煜的故国之思,但是却也是李煜看破现实的心境体会,因为将一个人放在不恰当的位置上,必然是痛苦的、失败的,而导致李煜愁绪万千的原因应该是李煜无颜面对先人所产生的复杂情绪。对于学生的鉴赏结论,笔者并不会做出评断,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人思维。另外,笔者还在本课教学中为学生普及了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储备。
(四)创设文化欣赏情境
情境教学是由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提出的,这一理论指出知识的发生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而在课堂教学中还原、再现相应的情境则可有效帮助学生内化相关知识,促使学生深入把握知识内涵。对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文化欣赏情境,利用情境引导学生与古人产生思想共鸣,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积极代入个人情感,由此强化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与感染力度,促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实现长远发展。
就如在《归园田居》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了解了陶渊明先生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成就,使其初步把握了南朝时代的历史现实。为了切实优化学生的文化视野,笔者及时整理了一些自然风光的照片,借此激发出了本班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笔者还主动利用微视频软件中关于现代人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视频资料,向学生传递出向往自然风光、崇尚自然的生活理念,让学生直观了解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这些资料就便于学生理解陶渊明渴望归隐田间的愿望,而且也有不少学生都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田间生活十分朴实、简单,且没有过重的生活压力,自给自足,所以选择归隐田间生活的人都是勇敢的、值得佩服的。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归隐山居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大隐隐于市”,这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坚守初心,坚持理想,那么不管身处闹市还是自然,都与陶渊明先生的理想不谋而合,所以我们要选择的不是生活地点,而是生活心態。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笔者会一一肯定,然后鼓励学生自主鉴赏《归园田居》这一古诗词作品,代入自己的思想与体会,由此进行古诗词作品解读,深入把握诗词作品的内涵与主旨。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学科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全面把握古诗词作品的内涵与本质,促使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古诗词资源,突出传统文化内涵,以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壬子.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2(35):183.
[2]傅朝晖.浅谈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中职语文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8(12):130,135.
[3]徐放,王梅.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尝试[J].文教资料,2018(28):22-23.
[4]陈妍.传优秀传统文化 塑职业素养新风: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6):13-14.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