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活动”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策略探究
2019-01-22林光荣
林光荣
[摘 要] 诗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承载着它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教师注重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还相当普遍,中职生对诗歌学习兴趣不高,成效不高。开展“小组活动”是对传统诗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在诗歌课堂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激发了中职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诗歌课堂教学的成效,让中职语文诗歌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小组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184-02
一、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开展“小组活动”的必要性
古诗词承担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任。然而现今,中职语文诗歌教学课堂依然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这不仅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还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诗歌的兴趣,导致语文课堂一片死气沉沉,最终语文教学变成语文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教师需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确保学生诗歌学习的成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小组活动”教学法就很好地符合了这一要求。
二、诗歌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内涵及意义
“小组活动”是指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围绕诗歌教学所设定的一个个主题,在小组内开展活动。它是以学生自主分工又相互合作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对以往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根据诗歌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色确定小组活动主题。活动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将学习与探究相结合,学和做相融合。它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从而实现诗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实践为出发点,从诗歌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具体开展入手,就如何将“小组活动”应用于中职语文诗歌教学实践当中展开论述。
三、基于“小组活动”的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诗歌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需要教师根据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实际,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创新地设计小组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诵读、讲故事、绘画、唱诗、合作探究等多种活泼有趣的小组活动,深度理解、把握、提升对诗歌的学习,从而切实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组诵读活动,走进诗歌,感受诗情
“三分诗,七分读”,诵读是诗歌教学方法的核心,它能有效促进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而以往的诵读要么个别读,要么齐读,显得形式枯燥,又受中职生自身语文底子薄弱的限制,而使朗读呈现出或流于形式,甚至沉默无声的被动局面。小组诵读活动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在竞争机制的激励下,小组成员之间会互相学习,相互监督,能很快地主动投入诵读中,从而有效地完成诵读任务。
教师在诵读活动中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比如教师先进行诵读指导,其次提出要求,最后教师作评价。如我在教学《雨巷》一文,先让各个小组对照课文注释,查找网络资料,完成读准字音,读对节奏,把握情感,接着每个小组自行开展诵读活动:先成员逐个试读—读后组内互评—再读—选出最佳朗读者—参加小组赛读。小组诵读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诵读点评,选出本次最佳朗读者,并对所在的小组给予奖励。
最后聆听专家朗读: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以低沉、幽怨、伤感的语调缓缓朗读)
(二)小组讲故事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把握意象内涵
每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开展小组讲故事活动,可以较好地让学生对诗歌的中心思想、词句、作者生平及评价等进行探讨交流,将自己对诗歌的总体看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碰撞,进而提升自己对诗歌的分析理解高度。实践教学中开展小组讲故事活动,就是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开展讲故事活动作为一种具体操作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文学性,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展小组讲故事活动是创新教学模式的良好体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传统的诗歌教学大多是以老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氛围一片死气沉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积极参与的精神。而通过引导学生讲故事能激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在搜索故事中也加深了对诗歌意象的把握。
诗歌教材本身往往蕴含一些人物或事件,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挖掘,师生之间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发达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适当加工形成与教材相關的故事。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涵而且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词人豪放风格的理解以及意象的认识,我在课堂上设置了讲故事这一环节。上阕除了写景还有咏史,因此我引导学生从互联网收集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相关故事;下阕是写人,我则引导学生寻找展现周瑜年轻有为的一些历史故事。每一小组准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先在组内逐一试着讲一次,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进行赛讲,最后通过师生的共同评价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教师对讲故事的总体效果作评价和归结。讲故事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在领略历史故事中深刻领会周瑜形象及作者借此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三)小组绘画活动,张开想象的翅膀,体悟意境之美
诗歌所表现的情境,运用“画作”的形式进行表达,可以真切地反映作者的作诗意义,更能突出反映出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水平。中职语文诗歌教学离不开品味意象,感受意境。而以往诗歌教学,教师生怕学生学不懂,课堂上对诗歌意象、意境分析过多、学生的活动太少,以致不少中职生对诗歌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更不用说感悟诗情,陶冶情操了。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开展“小组活动”就是在做中学。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
比如我教学《雨巷》一文,为了让学生领悟诗歌如何借助意象、意境来表达诗情,我根据“诗即画”的特点以及“学和做”相结合的理念,开展了找意象绘诗画的活动。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完成以下活动内容:(1)寻找意象;(2)了解意象特点;(3)绘画,将意象组合绘成一幅画;(4)说画,从色彩、景物特征说说画中所传达的情感。教师作如下引导:在了解意象特点上引导学生从诗歌本身或借助资料查询获得。而在说画这一环节则引导学生将景物特征、色彩搭配与诗人情感结合起来。绘画结束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中第三小组画的很美,特别是颜色搭配上很协调。小组代表是这么解说的:诗人独自在悠长悠长的而又寂寥的雨巷上行走,这小巷是狭窄而又冷清,这离墙是那样的破败,此时诗人的内心应是多么的孤独而又惆怅,那么他所处环境色调应是暗沉的,而所遇见的姑娘,是丁香一样的美丽,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希望,却又是梦幻般的飘过,所以这姑娘应是高洁的色调。学生在活动中品味着诗歌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教师在各小组展示完成果后进行逐一的评价和归结。“小组活动”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即在活动中领悟了诗歌意象和意境之美及所表达的情感之美
(四)小组唱诗活动,品味意境,陶冶情操
在古代,诗歌的表情达意和娱乐助兴往往是用吟诵的形式进行的,而词则是用来演唱的,古诗词歌曲体现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美妙境界,是诗词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体。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引入吟唱教学则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情感共鸣,从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叶圣陶先生说过: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古诗词格律性和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一特点,先让学生充分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在深度理解诗歌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感受教师提供给他们的吟唱曲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试着根据教师提供的曲调开展唱诗活动。曲调并不唯一,可以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曲调或浅吟低唱,在吟唱结合中体味如古琴音般的韵味。或放声歌唱,唱出诗情,感受美好的意境,陶冶美好的情操。小组内部较好地进行吟唱后,让各小组之间进行吟唱比赛,然后再选派代表进行吟唱比赛,通过组际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竞争,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
(五)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思考,明主旨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思考。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思考,进而探究诗歌的主旨。例如:在教学《雨巷》一文时,在领悟诗歌主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探究,小组讨论前,我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引,引导他们在反复诵读中领悟,通过查询网络资料了解作者身世和写作背景。讨论结束后,我抽取小组答所提出的问题,对不同的看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作最后的评价和总结。
总之,“小组活动”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诗歌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诗歌的鉴赏。同时课前教师还应该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活動主题,并做好正确的引导,那么中职语文诗歌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杨俊奇.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6(26).
[2]色珍.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6(36).
[3]刘畅,李黎波.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世纪桥,2016(4).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