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
2019-01-22谢宗明
谢宗明
[摘 要] “工匠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职业精神,它强调人们在工作中要积极践行敬业、专注、责任与创新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创造价值并服务社会。这对社会发展来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要不断推动它的良好发展,以使“工匠精神”真正深入人心。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而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一致。那么,面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教师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当学生走向社会以后,他们才能更好地胜任岗位需求。主要以福建经贸学校会计专业的教育实践为例,具体说明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 鍵 词]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176-02
当前,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角色迈进。这对社会人才培养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要积极结合形势,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在这里,“工匠精神”的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提升社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在细节以及培养方法上还有着很多不足,特别是“工匠精神”严重缺乏。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观察并仔细分析“工匠精神”在中职教育中的培养现状,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当他们具有了这样的理念以后,才能切实承担工作责任,不断开展实践创新,给社会发展以强劲的助力。笔者在下文中将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然后结合中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提出有效的培养方法。
一、在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中加强培养“工匠精神”的意义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早在2016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它强调我们要不断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品格、追求精益求精,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中国工匠”以及打造出更多的“中国品牌”。这对增强我们国家综合的经济实力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此外,“工匠精神”对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中职学校教学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把握。
(一)“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这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更多挑战。那么,企业在发展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创新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与效益。这些的实现则得益于企业员工的兢兢业业、努力拼搏。也就是说,企业在发展中要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他们才能发挥潜力,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基于此,企业要加大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而人才引进,也就成了他们更好的发展重要战略。高学历并不是人才的代名词,真正的人才还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工匠精神。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不畏艰难、不忘初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动摇。所以,当我们在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中积极渗透工匠精神的内容以后,学生就能在学习中积累良好的品格。他们能够更加顺畅地走上工作岗位,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这也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中职学校的教育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这跟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相比,它更看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中职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有着更多的灵活性。当我们将之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以后,这种灵活性才能更加突显出来。比如说,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学生才会真正投身于实践。这样,他们就能实际接触到会计的相关工作,像整理编制财务报表、分析报表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为此,他们能更为迅速地把握到会计工作的要点。并且,他们的思维也非常活跃,能够激发创新的活力,解决一些问题并创新一些方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跟工匠精神的引导是大有关联的。
二、中职学校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
工匠精神对增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效果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积极将之加入中职教学实践中去。而在这项工作正式启动以前,我们先要对当前中职学校中工匠精神教育的基础有所了解。笔者在此将以自身的实际调查为参考,来具体分析这个问题。
在中职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现状调查中,笔者采用了校内问卷调查以及校企合作单位走访调查两种调查方式。调研的对象依次是学生、教师以及企业工作人员三方,共200余人。在调查内容上,笔者的问卷和交流主要是去了解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看法等。当调查完成以后,笔者又从整体上进行了分析,然后得到了关于工匠精神教学发展的现状。
从校内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85%的人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认识。比如说,他们能够说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一些人物的故事,并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中职学校教育需要工匠精神的参与的则有80%。此外,还有95%的人认为工匠精神跟企业效益是息息相关的。这些数据都体现出我们要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绝大多数中职学校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都开展了积极的工匠精神教育。但是从企业工作人员满意度的反馈来看,学校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校企合作的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仅有25%的企业员工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积极寻找有效方法,从而加大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力度。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对工匠精神的重视落到实处,中职学校的学生培养质量也会更上一层楼。
三、中职学校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问题存在
在目前中职学校的日常教育中,我们看到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笔者将就此展开具体分析。
(一)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教师都知道在上课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去培养工匠精神,但他们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也只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中。比如说,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很多教师提及“工匠精神”往往只是随口一说。他们只是简单地提到“工匠精神”的概念,然后告诉学生需要培养工匠精神,就继续讲解其他知识了。学生也会一带而过,听过就算了。这样,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就成了纸上谈兵。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则要注意到这一点,从而真正地将工匠精神培养落实下去。
(二)教师没有让学生参与实践
比如说,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理念的时候,他们通常都会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何为工匠精神。很多教师都是将之与自身的实践配合起来,那么教师也就给学生做了良好的示范。但是,这种理解的层次还是不够深。归根结底,说和做是不一样的,学生由于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会状况百出。
(三)教师缺少研究工匠精神培养的时间
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责任重大,他们的教育工作也都比较繁重。从整体上看,不少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并不是特别好,所以教师的有效引导就非常重要。教师需要在讲解艺术上下功夫,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有着持久的动力。但教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课堂的时间跟教学任务也都是一定的。当教师分配给知识讲解以及讲解艺术的时间过多时,他们分配给工匠精神的时间就少。教师在提到工匠精神的时候,自然也就讲解粗糙。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强教师工匠精神培养方法的探讨,从而弥补时间不足的缺失。
四、我校会计专业提升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
为了保障人才输送的质量,我们要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由于当前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缺少工匠精神有效渗透的内容,笔者在此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几点培养建议。
(一)加强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科学认知
意识存在是行为实践的科学引导,为了加大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养的力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培养意识。比如说,会计专业教研组要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工匠精神的内容,参观合作企业体会工匠精神,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借助互联网平台查找相关材料。教师会在耳濡目染中更进一步了解工匠精神的内容、内涵、积极意义等,这就为他们的教育培养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
我们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树立良好的典范。这也要求我们要积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队伍。比如说,教师要严于律己,对自身的工作认真负责,踏踏实实做学问、搞科研。长此以往,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将自身的这种气质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无形之中跟从教师的脚步,有耐得住寂寞、肯实干的热血。还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会计工作,比如编制财务报表。这样,学生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教师,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更深入。这对他们自身的工匠精神培养来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创造良好的实践平台
要保障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教师就要积极加强良好平台的搭建,从而给学生以实践参与的机会。这样,学生能够从中更真切地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而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的教学活动。比如说,教师可以实际模拟会计工作,然后让学生定时完成工作。教师要注意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学生的操作。另外,教师不能浪费校企合作的机会。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工作。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工作的成果,同时也要多跟企业内的工作人员交流,找出学生做的不尽完善之处,对症下药,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发展。
(四)充分借鉴德、日等国家的培养经验
在中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中,教师要多参考成功的范例。比如说,教师要秉持开阔的胸襟,多去查阅德、日等国家中职院校发展的经验。这能给他们的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带动工匠精神培养的良好发展。
总之,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我们要对此充分关注,并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在这里,加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要着眼于问题所在,积极采用有效方法,从而推动中职教育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