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22马回李志萌

鄱阳湖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马回 李志萌

[摘 要]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经历了由弱到强,从局部到整体,全社会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江西生态环境建设事业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统筹协调生态、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生态”已成为江西代名词,成为江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对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历程的梳理,为新时代推动江西进一步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了如下经验启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与生态互促互进;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坚持多主体参与。

[关键词]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一、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历程

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经历了由弱到强,从局部到整体,全社会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和演变的过程。

(一)利用和征服自然(1949—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为迅速恢复和促进工农业生产,江西实施了一系列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相关水利、林业举措。但在“人定胜天”观念的支配下,当时的江西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以钢为纲”“以粮为纲”,一度大面积围湖造田、伐木炼钢、毁林开荒,全省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自然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人为的破坏。特别是自1958年“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上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植被凋零,水土流失面积扩大。而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新建与扩展、工业的发展与矿山的大规模开采,木材加工及贸易的兴盛,导致水土流失更趋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耕作层大量流失,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恶化,直接造成地区生态贫困,进入“贫困—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加速损耗—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二)觉醒并保护自然(1978—2012)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工作重心。江西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全国国土整治开发热潮的推动下,为了解决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和经济落后等问题,开始重视合理开发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自1982年起,江西组织省内17个厅局、39个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联合中国科学院,汇集600多名科研工作者,对鄱阳湖和赣江流域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科学考察。1983年,针对鄱阳湖流域的突出生态问题,江西提出把覆盖全省辖区面积94%的鄱阳湖流域视为整体,提出“山(赣南山区)是源、江(赣江及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是流、湖(鄱阳湖)是库”“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等系列科学发展理念,启动闻名世界的跨世纪“山江湖工程”。此后近40年时间里,通过成功实施“灭荒造林”“山上再造”“跨世纪绿色工程”“小流域治理”等一系列自然生态工程,将山江湖工程持续向纵深推进。2000年,山江湖工程代表中国入选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参展;2002年,山江湖工程第三次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参与式农村发展与扶贫”项目的支持;加入“南南合作网”和“世界生命湖泊网”;先后实施德援及联合国、欧盟、新西兰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并与20多个国家和国内组织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多年来,山江湖工程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与中外专家广泛交流合作,其成功经验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可和赞誉,在国际上被同类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山江湖工程成为“世界认识江西,江西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江西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水青山”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戰略①。2009年12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西首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江西先后制定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江西省赣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建立了“五河”及东江源头生态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补偿机制,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全省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绿色产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良好进展。

(三)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的大背景下,江西的生态环境建设事业开始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2013年,江西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奋斗目标,“绿色崛起”成为江西发展的战略核心内容。2014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把江西全境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把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全省又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殷殷嘱托:“江西生态秀美、名胜甚多,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②2016年8月,江西获批成为全国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承担起了先行先试、探索新路的历史重任。2018年5月,江西提出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要加强生态修复与建设,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赣鄱大地;要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以健全的制度机制护航美丽江西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江西,对江西生态优势巩固工作作出“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保持领先”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强调江西“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③。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将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绘就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二、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江西生态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特别是2004年以后,江西大力推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全省林业建设成效显著,实现森林面积、覆盖率“双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90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38处;江西森林面积达1072.0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见图1),较1949年提高了50%以上,仅低于福建省,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国家森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省份。

(二)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水质保持较高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江西工农业还不发达,工业污染程度较少,江西水质整体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1991—2000年间,全鄱阳湖水质基本以Ⅱ类水为主,水质较好(见表1)。截至2018年底,全省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90.7%,其中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97.4%,较2001年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见下页图2)。

自然湖泊有效恢复。20世纪中叶以来,特别是受50—70年代大规模“围垦运动”的影响,鄱阳湖面积一直呈缩减之势。截至21世纪初,鄱阳湖面积已由1950年的5160平方公里降至3859平方公里。随着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工程的不断实施和深入推进,鄱阳湖天然面积恢复取得显著成效,容积得到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鄱阳湖自然湖泊面积达4125平方公里①。

(三)工业污染控制成效显著

工业“三废”得到有效遏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西二次产业比重逐渐占据全省經济发展主导地位,工业“三废”排放量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多。自2008年江西出台《关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实施意见》以来,工业“三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见图3)。

节能降耗成绩突出。“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又超额完成降低16%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江西进一步提出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201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0.43/吨标准煤,比2011年下降33.8%②,完成“十三五”进度目标的89.7%,大幅超越60%的进度目标。

(四)生态制度创新领先

相关立法不断完善。江西积极加强环境资源地方立法,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环境保护条例。1981年,江西颁布了全省第一部环境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江西省矿产资源保护暂行办法》。截至2018年底,江西已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近200件环境资源保护法规,在全省各领域中所占比例最高,达30%以上。

全面实施河长制、试点林长制。2015年,江西在全省实施了由省、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行政区域“总河长”“副总河长”,省、市、县党政四套班子领导担任河流“河长”的全国最高规格“河长制”,并于2017年将“河长制”考核成效纳入市县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提出“打造河长制升级版”。2018年,江西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管理体系,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机制重大创新。

率先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2015年11月,江西出台《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办法(试行)》和《江西省流域生态补偿配套考核办法》,覆盖鄱阳湖、东江源、湘江及长江干流100个县(市、区),整体推进全省全境生态补偿的实施。经过3年多的实施,累计筹集奖补资金97亿元,成为流域生态补偿范围最广、贫困地区补偿资金最大的省份。同时,为保障香港、珠江三角洲欧同胞喝上放心水,江西大力推进东江源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2016年,江西、广东两省政府签署《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至今累计下达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奖补资金7亿元①。

(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气污染治理提速发力。截至2018年底,江西各设区市空气优良(达标)天数比例均值为88.3%,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

水污染治理稳步推进。江西严格落实“水十条”,确定“三条红线”,实施“四项制度”。2018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水质高于国家考核标准12个百分点。

土壤污染治理逐步开展。江西分类防治土壤污染,建立重金属污染农作物处置长效机制,通过综合治理成为建设用地、复垦还绿、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矿山环境治理。

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保持“负增长”。进入21世纪,面对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严峻形势,江西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8年,全省减少不合理化肥1.5万吨(折纯量),农药350吨,较2003年减少化肥施用量(折纯量)9.5万吨、减少农药使用量14992吨②。

三、当前江西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退化压力较大

森林生态功能不强。虽然江西森林覆盖率已稳居全国第二,但由于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种、结构不合理及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全省森林生态防护功能减弱,在遏制水土流失、清理江河湖库淤积、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流域破坏问题突出。鄱阳湖长江江豚、鄱阳湖银鱼产卵场、鄱阳湖鲤鲫鱼产卵场等省级自然保护区违法捕捞时有发生,都昌县、永修县、庐山市等鄱阳湖采砂区超采问题突出,加上由于基层执法力量偏弱,偷排、偷放、偷埋案件高发频发,鄱阳湖流域整体生态环境仍面临较大风险。

(二)环境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一方面,污染排放负荷较大。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提供数据显示,2018年江西全省4600万人口,1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万多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每年生猪出栏3000多万头、存栏1000多万头,家禽出栏4.4亿只、存栏1.8亿只,牛羊出栏200多万头、存栏300多万头,新增汽车近100万辆,汽车保有量达530万辆③,每年排放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任务较重。另一方面,环保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全省污染治理工程性措施推进较慢,工业园区、城市污水污染较重,污水收集管网未建设到位及老管网破损、透漏等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收运体系还不完善,农村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部分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治理资金压力较大,矿产、土地等资源消耗过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三)绿色生态产品供给不足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8年,江西三次产业结构为8.6 ∶ 46.6 ∶ 44.8,二產仍占主导地位。且从二产中工业内部结构来看,总体上仍呈现“重型化”趋势。重工业产品多为初级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且具有污染大、生态成本高等特点。

产业发展层次总体较低。“三品一标”普及程度不够,部分地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不足,难以达到国家统一标准,知名有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有限,与江西生态优势相比,发展潜力仍未完全释放。在服务业方面,目前江西服务业仍以传统的批零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为主,新兴的第三产业如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发展不足,服务领域窄,层次不高。

(四)能源结构不合理

截至2018年底,江西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达9310.3万吨标准煤,较2012年增长28.7%(见图4)。近年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明显,但是社会总消费中针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力还有待提升,普通民众对于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偏好程度不高,而且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仍然偏高,民众的购买意愿也不强烈;在生活能源消费方面,2017年全省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达254.54千克标准煤,其中煤炭、汽油消费占比达82.4%,对传统能源的较高需求严重影响了江西的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水平。

(五)长效保障机制欠缺

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短缺。由于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当前相关投入机制尚不完善,融资渠道并不灵活,往往相关建设资金投入跟不上市场需求,而且江西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现状,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储备相对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资源呈现结构性短缺,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各项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体系、制度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系还需进一步健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机制、监督举报、责任追究、生态补偿、信息公开等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四、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启示

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新时代推动江西进一步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了如下经验启示。

一是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江西由于过分强调发展的速度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盲目“向自然开战”,大量违背自然规律地“垦荒”和“造田”,让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陷入迟滞状态,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过程中,要克服盲目性、自私性,绝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一味地去征服自然。人有利用自然的权利,也有保护自然的责任,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①。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江西意识到治理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沉重②。当前,江西正处在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忽视环境影响的粗放式产业和发展方式,不仅不能提高人民的总体福利和幸福感,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性思维,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保证经济发展在环境阈值内进行,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三是推动产业与生态互促互进。要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促进产业链与生态链的相互统一。在江西,许多生态资源丰富但却相对贫困的地方,通过对各生产要素的创新性改革,盘活了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了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了生产力。当代江西生态环境建设的历程,恰恰证明了江西人民的幸福感与生态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不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才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③。

四是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江西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看,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在发挥好政府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逐步建立生态自然资源(或资本)产权交易市场、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环境保护服务等市场体系,发挥好自然资源所有权、排污权、碳汇权等重要市场要素的杠杆作用,从而提高自然资本要素配置效率。

五是坚持多主体参与。江西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各主体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间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要倡导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适度、节俭、低碳、绿色的消费方式,让每个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把节能环保当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大事,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④。

责任编辑:刘 东

[作者简介]马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志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主任,江西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西南昌 330077)

①金腊华:《论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年第9期。

②《环境就是民生——江西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2018年5月31日,http://jx.people.com.cn/n2/2018/0531/c190181-31647558.html,2019年9月9日。

③《习近平江西考察之行特意嘱托这些事》,2019年05月23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523/c1001-31100292.html,2019年9月9日。

①鄢帮有、严玉平:《新中国60年来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变迁与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探析》,《鄱阳湖学刊》2009年第9期。

②《江西擦亮绿色生态名片 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2019年9月1日,http://jx.people.com.cn/BIG5/n2/2019/0901/c186330-33309450.html,2019年9月9日。

①《江西省赣州市:扎实推进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 流域生态补偿效益初显》,2018年3月5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3-05/doc-ifyrzinh3478499.shtml,2019年9月9日。

②数据来源于《2003—2018年江西统计年鉴》和《2011—2019年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③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课题组:《江西生态环境报告》,张小平、梁勇主编:《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51—162页。

①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②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定位、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期。

③花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鄱阳湖学刊》2018年第6期。

④李志萌:《扬优成势推进绿色崛起》,《江西日报》2017年6月12日。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探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
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 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森林培育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探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
浅析小流域水土保护综合治理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