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1-22周守田
周守田
[摘 要]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课程Visual Basic(简称VB),由于受到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低下,需要寻找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微课正是这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它非常适合在中职学校推广,尤其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成效会更显著。重点阐述微课的一些实践思路和做法,提出使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碎片学习、体验成功等可行方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 键 词] 微课;中职;计算机专业;VB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024-02
一、关于VB
Visual Basic(简称VB)是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的基于對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由于其易学、易上手等特点,是当前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计算机语言,也是多数中职校计算机专业一门必修课程。VB程序语言是在Basic语言和Quick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主要以GUI(图形用户界面)和RAD(快速应用程序开发)两大系统为主,可以轻易地使用DAO、RDO、ADO连接数据库,或者创建Active X控件,因为默认的属性和方法已经有一部分定义在了组件内,所以程序员可以不用写太多的代码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程序,快速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
二、中职学校VB课程现状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自信心不足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底子薄,尤其是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学科。而在VB课程中的各控件和程序代码恰恰都需要英文单词,如控件的名称、属性、方法、事件、函数及代码语句等。因此,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认为我又回到中学可怕的英语课堂了,从而对VB编程望而生畏了;而数学基础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程序算法或逻辑思维时就会明显感觉“体力不支”了,他们认为,“VB课程与数学学科一样难学,让人厌恶”。于是,学生刚刚“燃起”的学习兴趣和刚接触这门功课时的好奇心,在上述种种现象中被冲淡得无影无踪,刚点燃的学好VB的信心和激情也随之被浇灭了。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以学习技能为目的的中职生由初中升入中职校,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很多学生停留在过去的模式——被动地接受学习上,更有学生只是为了敷衍家长,或者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更别提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普遍存在着“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现象,这样,无形中抵触情绪就出现了,于是,学习在他们看来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正是因为学习没有成为其自身的需求,所以学习缺乏主动性、耐力和毅力,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本不懂“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学习VB这门课程到底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学好VB课程并灵活地运用它自然无从谈起。
三、关于微课
在“微课”诞生之前,国内也曾出现类似的字眼,如讲解视频、教学视频案例、视频课例等。信息化教学专家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微课视频内容聚焦于知识讲解,这个与之前的讲解视频相似,但微课授课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是它的显著特征之一,笔者觉得这样安排非常有道理,同时微课要求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趣味创作,由于自主学习为主,没有教师相伴,显然就对内容和趣味提出一定的要求,此外,微课还具有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制作时,教师可以针对重点和难点做成微课,使一些艰涩难懂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反复观看微课内容,理解并掌握重难点,从而付诸实施[2]。
四、微课在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善用微课,上好第一堂课
学生喜不喜欢你的课,喜不喜欢VB课堂,第一节课是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抛开长篇的理论知识,尝试从培养学生学习VB的兴趣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法,抓住学生好奇心,选择一些生活中的喜闻乐见的、有趣的编程实例,剖析其原理及VB实现方法,激发他们自主动手操作的欲望与热情。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热情,所有的学习困难必将迎刃而解。
于是,在给学生上第一堂VB课时,我精心制作了微课,在微课中展示几个用VB开发出来的小程序进行演示,如“滚动字幕”“飞行小游戏”“字体逐渐变大(小)”“万花筒图案”“模拟QQ登录框”“模拟交通灯”等。这些实例不仅简单易上手,而且界面美观漂亮,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有跃跃欲试之感。接着,让他们先从最简单的程序入手,尝试制作一个实例(我的第一个程序):制作一个按钮,点击它,屏幕显示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可以将按钮标题设计有趣活泼些,如“点击我”“别烦我”“想知道我的秘密吗”等,最后,一定要让学生将作品生成可执行文件(.exe),分享给自己熟悉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编程原来可以这么“玩”,放下心中的戒备,融入精彩的VB课堂中。
(二)巧用微课,不断体验成功
顺利开好第一节课后,接下来,教师要充分备课,将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分解为多个微课内容,每个微课包含一个实例,时间控制在五六分钟左右。让学生学习微课后,能自己动手依样画瓢地完成实例,体验成功。要求每个微课内容不要多,一至两个知识点即可,让学生学得轻松。
如在教授“定时器(Timer)控件”时,可以制作两三个微课,其中一个微课可以专门讲解“Interval属性”的用法(大约3分钟视频),可制作字体随时间变大效果,让学生感受到Interval改变与字体变大的速度成反比,Interval值越小,则Timer事件响应越频繁,该实例难度小,趣味强,学生一般一做就能成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教授水平滚动条(HScroll)控件时,可以模仿Windows制作一个拾色器,这是学生在学习其他软件(如Photoshop、3DSMAX、CorelDraw等)时常见的窗口,如果自己能制作出这样的窗体,对他一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实用,而且制作过程也不复杂,核心代码就一行:
shp_ys.BackColor=RGB(hsb_hong.Value,hsb_lu.Value,hsb_lan.Value)
该代码用于控制三基色(红、绿、蓝)中的红色的比例,并将结果显示于控件背景色上,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它,其他两种颜色代码与红色代码类似。
在实际授课中,笔者发觉学生喜欢与自己相关或生活中的实例,于是我准备了如下实例:弹跳的球、随机抽奖程序、星空屏保、简易计算器、三种倒计时、生日的秘密、篮球计分器……其中“生日的秘密”让学生通过函数,求出截至当前日期,自己在地球上生存了几年几天几分几秒。很多学生看到数据后很有感慨,充分感受到时间的短暂与宝贵,此时我们渗透德育,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此外,利用微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学习,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教师也可在平台答疑,学生间相互探讨、互相点评各自的作品等。
(三)妙用微课,不让学生掉队
一個班级学习层次总有等级之分,学得快的学生会嫌弃教师讲得慢,学得慢的同学总是在不断“奔跑追赶”,在传统课堂,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笔者在福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职信息化教学课例研究”(编号:FJJKCG17-545)的研究之前,对VB课程教学也做了一些调查,发现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他们对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不能内化而导致,一个章节一旦掉队,就导致他们后面章节内容的学习大受影响,部分学生找其他同学求教,一两次可以,多次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这样更提高了其掉入“深渊”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将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制作成相应的微课,放在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进度播放、反复观看或暂停测试。这样一来,对于理解得快的学生,他可以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互不影响,做到分层教学,兼顾全体。事实证明,妙用微课,让更多的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VB课程相应的知识,进而内化并指导他们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平台中的微课资源,让学生一个也不掉队,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的学习,网络平台上积累了完整的VB微课视频,它们可以作为学校校本资源,为下一任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稍加修改就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经过轮番优化,这样的VB微课资源必属精品,必定成为一门精品课程。
(四)引用微课,评价一个不少
在微课视频的结尾,我们应该制作一个评价入口,可以是链接地址,也可以是二维码,让学生学习微课后进入互动平台,接受测试、提交作品、反馈学习等,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评判,产生结果,学生的评价数据一个都不少。教师通过数据结果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做出调整。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微课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VB课堂有效教学的得力助手,成效明显,学生学习得非常开心。同时,微课还能跨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与交流。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专业教师更应该让微课成为自己课堂有效教学的得力助手,与时俱进,造福一方。
微课在中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4(10).
[2]高沛鑫.如何在中职学校有效运用微课教学[J].教育界,2015(36).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