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22魏华白雪
魏华 白雪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在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有可行性。本文首先对课堂翻转模式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翻转课堂運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如何运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魏华(1976.10-),女,北京人,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白雪,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翻转课堂模式的发展和定义
19世纪早期,翻转课堂的基本理念最早由西点军校的泰耶将军提出,19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Eric Mazur 率先将该种理念带入课堂教学,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前预习;2007年,美国化学老师jonh则通过录制视频的方法,将课程进行共享。随后2011年,可汗学院的风靡让全世界都了解到了翻转课堂,各地教师纷纷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翻转课堂是主体地位的翻转、教学顺序的翻转、课堂内外时间的翻转,老师通过课前让学生观看互联网视频、资源等各种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的传授,再在课上通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完成知识的内化于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地进行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翻转课堂在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乔娜森通过反向定义将翻转课堂描述为“翻转课堂不是用视频取代老师,不是学生处于无序学习,不是知识的机械传递,通过课堂翻转,增加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二、翻转课堂运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
进入大学,学生仍须准备各种考试。针对英语这门学科而言,主要是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由于考试的设置仍然以应试为主,老师教授学生如何记忆单词、如何快速解题,如何背英语模板。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书写表达往往很出色,但是在口语表达、本土化表达上却往往非常欠缺,怯于表达、无法准确表达。“哑巴英语”这是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的困境,受制于课时要求、应试要求,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表达,老师和学生缺乏互动,不能纠正学生的发音,课堂效果较差,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觉得课堂乏味。
因此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具有可行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能够真正地运用英语,学习英语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在英语的输入和输出上达到平衡,多开口;增强老师学生的互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翻转课堂运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1.提高教师、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走入了课堂,实现了和传统模式进行融合,提高课堂效率。要将课堂翻转模式运用于课堂,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教授内容录制成视频,在视频中加入动画等形式让视频更具吸引力,在视频中能够进行其他知识的穿插,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视频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熟练操作计算机观看视频,实现老师录制视频和学生获取视频信息的“零损耗”,最大化地畅通信息传递机制。因此提高教师、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是将课堂翻转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前提。
2.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强调自身的权威地位,认为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知识接收者。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观念,树立学生是课堂主倒者,老师在课堂中担任辅助者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个性,实现“差别化”对待。老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定制化”教学。课堂翻转模式对老师的专业知识、跨学科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下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传递是课堂上进行知识内化的前提,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课下学习缺少了老师的监督、计划的安排,由学生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堂由于一直以来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弱、不能使用英语进行顺畅地表达。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大学英语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多表达,多互动,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杰,李科,杜晓.翻转大学英语课堂:基于现状调查的冷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7):68-74.
[2]沈瑛,盛跃东.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J].外语界,2015(04):81-89.
[3]邓笛.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外语界,2016(04):89-96.
[4]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5]毛反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