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引领:激发学生奉献祖国的热忱
2019-01-22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陈 瑾 (江苏如东县掘港小学)
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那就是祖国。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自然而然的情愫,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血液中。人的这种爱国情愫,尽管是炽烈的,却往往是比较内敛的,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很少有人将“爱国”两个字放在嘴边,用肤浅的语言进行表达。爱国的精神,更多的是一种感召、一种引领、一种弘扬、一种敞亮。
一、寻觅传统文化中奉献祖国的人文情愫
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为例,其绝命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捧读之余,都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儿子,其内心无比光明、无比磊落,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而追溯到十一年前,作者曾经叹息过的“死前恨不见中原”,更是表达了诗人满腔的悲愤。正如作者在《书愤》中所说的那样,“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美德便是爱国。而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学生奉献祖国的远大理想,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则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阅读中,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对学生的精神进行濡染。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二、捕捉近现代史中奉献祖国的教育基因
教育学生要奉献祖国,教师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教育资源,更要善于从近现代史中捕捉教育契机。置身于现代文化之中,学生更能获得一种“亲近感”“认同感”“意义感”“价值感”。近现代中国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史。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推介了百部爱国影片、推介了百部爱国书籍、推介了百个爱国人物。通过这几个“一百”,让学生捕捉到近现代历史中英雄人物奉献祖国的壮丽篇章。
以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爱国主义影片观看为例,我们在“读书节”中开发了爱国影视资源,《东北抗日联军》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全国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日战场。独立坚持游击战争达14年之久,牵制76万日军,消灭日本关东军18万。通过影片中的爱国英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人的事迹,让学生重新回到了那“血与火”的年代。学生的精神被一次次激荡,心灵被一次次撞击,他们仿佛重返了战场,和英雄们一道,构筑起奉献祖国的精神长城。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学生的感受不深。而爱国影片的介入,通过视听媒介情境的打造,让学生拥有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进而生出一种“为祖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博大襟怀,形成永远奉献祖国的强大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理想、信念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要紧的事情,是共产党员的灵魂。”其实,对学生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小在他们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形成正义的信念。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一定能够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甚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三、汲取当代思想中的奉献祖国的精神质素
当下是一个思想多元、文化多元、精神多元的时代,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蜂拥而至。要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思潮中保持一份定力,在多元化的思潮中坚持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重要使命。
以“社会热点问题评论”为例,我们在晨会、班会中,将腾讯新闻等报道的社会热点事件借助平板、触摸一体机等媒介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分析,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在价值澄清的基础上达成价值共识。比如在读书节,我们曾经带领学生讨论了一些焦点、热点问题,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争”“美国对叙利亚的侵略”等。让学生形成一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心忧祖国、心忧人民的博大襟怀。学生在这种网络化、自媒体化的阅读中,能够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形成自觉扬弃的阅读态度。由此,让教师对学生的奉献祖国的价值引领走向理性、走向自觉。
阅读是一个大概念,不局限于文字阅读,更不局限于教材阅读。在教育教学之中,教师要树立全科阅读、大阅读、网络阅读等观念,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弱化教育中的权威身份观念,增强与学生平等的意识,通过网络、媒体等信息平台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悟到奉献祖国的价值与意义。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由于阅历较浅,而对“家国情怀”的认识不到位、体验不深刻。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奉献祖国教育的迫切性、艰巨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以阅读作为载体、作为支撑,能够激发学生奉献祖国的热忱,点燃学生奉献祖国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奉献祖国的远大志向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