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三不惑”
2019-01-21刘吉同
刘吉同
杨秉是东汉中期名臣,其仕宦生涯的最后二十年,是在汉桓帝时代度过的。此时期吏治极其腐败,贪贿遍地。然而,杨秉却是个奇迹。他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自任刺史“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一次,一位故吏拿百万钱送他,杨秉“闭门不受”。他刚正不阿,无所畏惧,贪官闻之胆寒。杨秉活了74岁,逝前曾坦言,“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那么,他何以能“出污泥而不染”呢?
原因或许很多,但下列几点尤为重要。传承家风。杨秉的父亲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是闻名天下的“四知太守”。杨震一生俭朴,临死前还说: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用单被包裹,仅够盖住身体即可。对子女要求也极严,不准他们搞特殊化,“子孙常疏食步行”。杨震的故旧劝他趁在位时为子女留些产业,被他拒绝,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这应该是杨震留下的家训。杨秉“少传父业”,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经籍,更学习到了父亲高风亮节的品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杨秉的“为官之道”酷似其父,他就是桓帝时代的“杨震”。假如没有其父和家风家训的影响,杨秉崇高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恐怕還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至少不会很快定型和如此牢固。
无欲则刚。杨秉一生,最痴迷的是读书和“传道授业解惑也”,他“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对功名利禄基本没有兴趣。他官欲很小,四十多岁才步入仕途,这还是别人硬把他拽进去的。159年,他因支持查处贪赃枉法的济阴郡太守单匡,而遭到单匡的叔叔、大宦官单超的诬陷下狱,后被赦免但却丢了官职。太山太守皇甫归等人为杨秉鸣冤,说这么忠诚正直的人,“不宜久抑不用”,后桓帝下诏用公车征召杨秉出山。杨秉不愿再做官,想做“教书匠”,故“称疾不至”。后有司弹劾其“大不敬”罪,“如遂不至,详议其罚”,无奈之下才去报到,被拜为太常。杨秉生性不喜饮酒,也不好女色,“早丧夫人,遂不复娶”。对衣食住行也是得过且过,“虽三公之子,经历州郡,尝布衣蔬食,老而不改”。更无贪财欲望,却金暮夜,臣心如水。正是这么多的“无欲”,才成就了他的“三不惑”。正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使命使然。杨秉虽然不愿做官,但是一旦做起来,那可是恪尽职守,顶天立地。他一身正气,疾恶如仇,容不得好人受难坏人嚣张。延熹二年(159),刚直的白马县令李云,“忧国将危,心不能忍”,露布上书桓帝,痛斥当下“官位错乱,小人谄进,财货公行,政化日损”的恶劣现象,要求朝廷改邪归正。桓帝读后大怒,诏令将李云逮捕下狱,杨秉挺身而出为之辩护,后被免官归田。延熹五年(162)冬,杨秉出任太尉,“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竟为贪淫,朝野嗟怨”。杨秉愤怒填胸,甫一到任便重拳出击,其中一次就弹劾了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等牧守五十多人。他们或被处死,或被免职,“天下莫不肃然”。
杨秉的理想和其父一样,欲诛尽天下奸臣,这就意味着他与单匡之流不共戴天,他见“虎”必打,常常与大小“老虎”做殊死的斗争。这就要求他自身必须干净,正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杨秉选择了“打虎”事业,也就等于选择了自己必须是个“完人”。他之所以能做到“三不惑”,与其职场中所具有的崇高理想和强烈使命有一定关系。理想和使命能决定一个人的精神高度。
杨秉的“三不惑”及其原因,对于今天的吏治及做人做官,颇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