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西立:坚持初心贵在践行

2019-01-21文涛

检察风云 2019年1期
关键词:矛盾初心特色

文涛

“新时代”绝不是一个前后相继单纯时间上的概念,或者以某一个大会的召开、某个历史人物的出现而自然形成的,实质在于当下我们从事的这项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

社会主要矛盾关乎全局

《检察风云》:十九大的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您曾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来看待“新时代”,具体该如何理解?

张西立: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其哲学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处于基础性地位,而关于矛盾问题的基本观点又是全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马克思主义矛盾观体现在社会历史领域,就是主张推动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因在于生产方式——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关系构成一切社会形态发生发展的直接动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曲折历程深刻表明,能否依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给予正确认识,的确是一个关乎全局的根本问题。这就不难理解新中国成立不久,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我们党就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党的十九大综合判断国内国际形势,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毅然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无疑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特质及其根本要求的新的正确把握,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和改革举措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正确的路线保障。

新时代不是历史学意义的时代划分

《检察风云》:那么,新时代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张西立:社会主义是不断变革的社会,“不断变革”的深刻动因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而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不过是其具体表现和现实要求而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新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改革实践要求,这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

应该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历史学意义的时代划分,而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政治判断的内涵。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显然不是以哪个规则的时期或事件为立论依据的,也就是说“新时代”绝不是一个前后相继单纯时间上的概念,或者以某一个大会的召开、某个历史人物的出现而自然形成的,实质在于当下我们从事的这项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即社会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下已经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转化”表现在整个社会生活层面,就是十九大报告讲的中华民族开始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強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强起来”的内涵是全面的,它不仅是指经济上、军事上,更包含制度上、文化上、生态上,在推进国家富强的同时还要确保人民的幸福,就像一个健全的人,不仅有强健发达的“身体”,还有强劲充盈的“魂魄”。

善始善终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检察风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主题教育?

张西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意思是说,凡事都有开始,但很少有人能做到善始善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曾引用此典,旨在强调中国人爱好和平,仍要以史为鉴,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面向全党郑重昭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坚定信念,无疑是警示我们做人做事、治国齐家皆要秉持初衷,铭记誓词,不忘宗旨,以实际行动在“赶考路上”向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现在之所以要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就是因为初心坚持起来并不容易,所谓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历史上无数事实说明,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尤其是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组织身上早先那股昂扬锐气或曰精气神似乎不再那么浓烈和蓬勃了,耽于物欲、好逸恶劳、自由散漫、精神懈怠等惰性以及种种不良习惯皆因环境的改变而日渐抬头。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窑洞对”——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关于如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所谓“历史周期律”的对话,实质也是针对这一重大历史现象进行的伟大探讨。对黄炎培的历史之问,毛泽东给以“人民起来监督政府”的回答。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人民利益而生的,她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尽管时代有所不同,但这个“初心”是不会变也不能变的,唯有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方能在保持自身生机活力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兴勃亡忽”的历史循环。

坚持初心贵在践行

《检察风云》:我们该怎样坚持初心?

张西立:坚持初心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宋代理学家朱熹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说的是后世儒学之所以能够峰回路转、屡开新境,根本在于不忘经典、薪火相传的道理。现代史家陈寅恪主张中国学术的根本出路在于“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在这里,“不忘本来”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所应秉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那就是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牢牢立足中国国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牢记初心,关键是贵在践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原是一句与《华严经》有关的著名禅语,与儒家“道心”说极为接近。《尚书·大禹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之说。宋代儒家将此称为“十六字心传”。明代王阳明提出“发明本心”,主张“致良知”。今天,我们讲的“初心”,字面上看与上述有关概念差不多甚至没有区别,但在理论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实现方式上实是存在天壤之别。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当然是党甫一成立之时举起的旗帜,也是每个党员当初加入这个组织时做出的誓词。其实质是《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时代的未来”。这就从根本价值取向上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是完全彻底的唯物论者,同时必然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党与群众、理论与实践、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统一论者。建立在科学、系统的彻底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共产党人的“修为”之道能是什么呢?必然是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实现个体生命有限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对这一根本价值观的体认和自觉,需要严肃认真、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更需要不避风雨、卓有成效的坚定行动,而这两者的良性互动,也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修为”之道。

猜你喜欢

矛盾初心特色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特色种植促增收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永远的初心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中医的特色
论“不忘初心”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