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19-01-21周盼
周盼
崇州市梓潼镇司法所工作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宪法宣传 供图/ 四川省司法厅
“等以后有机会了我想去趟大凉山,去看看那里的孩子,看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成都市新都区斑竹园镇社区矫正人员王某诚恳地说,因为法律知识淡薄她曾误入非法组织,后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五年执行。“我真的很感谢司法所的各位同志,如果不是他们,就我个人而言很难走出过去的阴影,现在我不但重新接受了自己,也愿意以更加积极正面的态度来面对以后的生活。”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四川司法行政系统迅速行动,及时制定贴近系统实际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围绕律师辩护代理指导、监管人员教育改造、开展“法律七进”、高危人员管控、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法治宣传等方面对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出部署安排,相关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调解+普法 筑牢“第一道防线”
“司法所是基层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首道防线,普法依法治理的一线阵地;同时,也是公共法律服务的前沿窗口,社会治理的‘净水池和法治良序的‘孵化器。”省司法厅基层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司法厅坚持把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作为推动司法行政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点工作来抓,强力推进司法基础设施、外观形象、干部队伍、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化建设标准》《队伍建设标准》《业务工作标准》,全面提升司法人员业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建强基层政法组织,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自1998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59岁的斑竹园镇司法所调解员韩博怀,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已辛勤耕耘了20个春秋,算得上人民调解队伍中的“老资格”。“当前人民调解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征用补偿、土地权属纠纷、社会治安等涉及群体切身利益的新问题,解决难度较大。”韩博怀说,由于不少基层群众法律法规意识较淡薄,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纠纷问题时容易受情绪影响采取过激的方式去表达诉求,“这些情况都极易使矛盾升级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不仅触犯了法律法规且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稳定”。
经多年基层调解工作的历练,韩博怀总结出经验,“要做好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为村民排忧解难,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矛盾升级化扩大化,就必须要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抓好普法宣传。”韩博怀说,在专项斗争中,斑竹园司法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优势,调动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普法志愿者的积极性,通过“法律七进”“百日普法”等活动向群众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放宣传资料,在全镇范围营造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声势。“就是要让群众知晓什么是涉黑涉恶,明白哪些行为可能存在潜在的涉黑涉恶情况,清楚当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才是最正确的,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基层司法调解现场供图/ 四川省司法厅
管控+感化 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特殊人员是容易受黑恶势力诱惑、拉拢的高危人群,依法管理改造好这些特殊人群,有助于遏制黑恶势力发展和蔓延。在特殊人群的管控上,四川各地的基层司法所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狠下功夫。
为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眉山市东坡区松江司法所最近正在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定位系统手机APP安装使用。该所工作人员为在册的13名社区矫正人员均安装了定位系统手机APP,详细讲解了定位系统的使用方法及离开限制区域会产生的后果,重申了《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中关于日常报告、外出请假、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内容的相关规定。该定位系统实行手机卡和手机双重定位,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全天候跟踪,为每名社区矫正人员划定活动区域,可以实现实时定位、跟踪管理、历史轨迹查询以及信息反馈等功能。
此外,如何在加强管控的基础上让社区矫正人员从“心”出发,真正做到端正心态、重塑形象,做一名遵纪守法、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有价值的人,也是各地司法所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斑竹园镇司法所与村(社区)党组织密切配合,积极组织动员辖区内党员和志愿者群众参与对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成立以党员为主体的帮扶小组。通过社区活动、心理辅导、以案说法等方式,对社区服刑及刑满释放人员进行暖心帮扶。“哪怕是半夜夫妻吵架,司法所里的领导知道情况后都会打来电话询问,尽力来安慰我。”斑竹园镇社区矫正人员王某說,“所里的工作人员也经常邀请我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参与普法宣传的小剧场演出,还专门为我们开设法律知识讲座等,让我们知法懂法会用法的同时在心灵上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好好改造,做一个学法、尊法、守法的好公民”。
全系统发力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
除各基层司法所大力加强一线调解力量和终端监管力量外,全省各监狱系统与省律师协会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邑州监狱局从个别教育入手,综合运用文化教育、法律宣传、亲情感召等措施,要求涉黑涉恶罪犯认清形势、规范言行,并鼓励其积极改造、早获新生。组织全体罪犯签订了“七个坚决”承诺书,动员罪犯积极检举揭发,提供涉黑涉恶线索。在各押犯单位、会见回归中心等地设立16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检举箱,发动罪犯及会见家属检举揭发。
四川省律师协会则在2018年分4次于成都、南充多地举办扫黑除恶案件辩护代理工作专题培训班,授课专家们运用刑事案件理论知识、结合刑辩及涉黑案件实际,对刑辩律师在办理黑恶势力案件过程中如何提高专业能力,如何保持敢辩、能辩、善辩原则,如何提高政治站位、守规矩、履职责,如何注意风险防范、切实践行使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精辟的解析。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明确职责分工、找准工作重点形成扫黑除恶工作合力。截至2018年12月,全省监狱收到相关线索240余条,罪犯坦白余漏罪25条,其中涉嫌充当涉恶犯罪“保护伞”线索6条,查证核实11条;全省戒毒系统开展戒毒人员摸排谈话2万余人次,实现在所戒毒人员摸排全覆盖,共摸排搜集相关线索72条;全省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纠纷42.58万件,调解成功41.90万件……“上下联动、多警互动、信息传动、有序推动”的良好态势逐渐形成,扫黑除恶意识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责编/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