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西洲曲》
2019-01-21冯广宏
冯广宏
释题
南朝徐陵(507~583)编辑的《玉台新咏》卷五,有一首挂在江淹名下的《西洲曲》,实际上是那是民间流传的情歌。按《诗经》的体例,《西洲曲》共有8章,每章4句,一共32句——
1章: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2章: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3章: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4章: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5章: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6章: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7章: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8章: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西洲曲》录于卷七十二《杂曲歌辞十二》,题为“古辞”,未提作者。元左克明《古乐府》载于卷十《杂曲歌辞》,亦称“古辞”,说“汉魏之世,歌咏杂兴,而诗之流乃有八,曰‘行、引、歌、谣、吟、咏、怨、叹者,皆诗人六义之余也。”明末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载于卷四《晋诗》内。清初沈德潜《古诗源》把此曲挂在梁武帝萧衍名下,说“似绝句数首,攒簇而成,乐府中又生一体”。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定为晋辞,录入卷十五《晋七》之《杂曲歌辞》类。
《西洲曲》的特色语境,基本上是每章一韵,而且声调交错变换,如1章是入声韵,2章变为去声,3章成为平声,4章比较特殊,前两句是平声,后两句是上声,5、6章是平声韵,而7章再变入声,8章又转为平声,跨越了整个古四声领域,这一点,许多人好像没注意到。
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西洲曲》词语的前后衔接,如2章末句“乌桕树”与3章首句“树下”衔接,依此类推,3章“采红莲”接4章“采莲”,4章“莲子”接5章“置莲”,5章“飞鸿”接6章“鸿飞”,6章“栏杆头”接7章“栏杆”,7章与8章互联“海水”,而8章末句的“西洲”,又衔接到1、2章开头的“西洲”,构成一连串语言的链条,使全曲形成一个银项圈,显得十分自然而不别扭。《古诗源》评价这种首尾勾连:“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采菽堂古诗选》对此做出长篇评说:说此曲“摇曳轻扬,六朝乐府之最艳者”,“言情之绝唱也。”
陈祚明在书中分析说:“夫艳,非词华之谓,声情宛转,语语动人,若赵女目挑心招,定非珠珰翠翘,使人动心引魄也。寻其命意之由,盖缘情渲于中,不能自已,随目所接,随境所遇,无地无物非其感伤之怀,故语语相承,段段相绾,感心而出,触绪而歌,并极缠绵,俱成哀怨。”
对于曲中词语的循环,认为是“段段绾合,具有变态。由树及门,由门望路,自然过渡”,“忽又漾下红莲,生出飞鸿,从飞鸿渡登楼,从登楼见高天海水,自近而之远,自浅而之深,无可奈何而托之于梦,甚至梦借风吹,缥缈幻忽,无聊之思,如游丝随风、浮萍逐水,不独无地无物尽属感伤,无时无刻暂蠲愁绪矣。”分析得非常透彻。
解 读
《西洲曲》一向脍炙人口,不少大师都解读过,不过笔者仍觉不尽其意,因此提出自己的新解。整個《西洲曲》隐藏着男女两位主角,出场的基本上是女方,男子主要躲在幕后——1章是男子心语,2章和3章前半截丢开了男女主角,以第三者口吻展开客观描述,3章后半截转为女方心语,4章既可说是客观叙述,也可说是女方的自我表述,5、6、7、8章都是女方心语。以下按鄙见将《西洲曲》进行语译——
1.想起梅花下到西洲哟,折下梅花寄往江北。你穿着那杏红色的单衫哟,两边鬓发就像小鸦似的亮黑!
2.要问西洲在何处呵,划起两桨小船转过桥头再往下渡。夕阳西下伯劳鸟也飞走了呵,风儿吹动那沙沙的乌桕树!
3.乌桕树底下就是她那门前呀,门里头露出她头上的翠钿——把门打开了却望不见我那情郎哟,干脆出门去采红莲!
4.往南塘采莲度过这金秋哟,莲花高得过了人头。低下头来拨弄那些莲子哟,莲子青绿就像那塘水悠悠!
5.我摘下那莲花放进怀中呵,莲花的心儿真是彻底的红。我想念我那情郎、郎又不来呵,仰起头来望那天上的飞鸿!
6.飞鸿落下歇满了西洲哟,为眺望我情郎上了青楼。青楼虽高但却望不见他哟,一天到晚都徘徊在这栏杆头!
7.漫长的栏杆有十二曲呵,拖着的膀子白白生生如同玉石。我卷起楼上帘子远望高天呵,眼前的海水摇荡着空绿!
8.海水带来了好梦悠悠哟,郎君在愁我也在愁。只有南风明白我的心意哟,把梦里情人吹到了西洲!
下面,笔者需要做一点解释。
1章由“梅”起兴,很可能女主角名“梅”,或许她特别爱梅,因此男子“忆梅”便想起了她,准备“下西洲”。古代地图以南为上,所以“下”应该是朝北走,表明男子住在南边,而女子所居西洲是在江北,实际上难以成行,只好“折梅寄江北”,两人并未见面,“女娲氏补不完离恨天”[1],是从古到今小说戏剧中惯用的手法。余冠英《乐府诗选》[2]说全文都是两句一截,意见很对。2章以第三者口吻问西洲在哪里?回答是“两桨桥头渡”,有些注家说只须坐船划两桨过桥就到了,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如果那么容易去,男主角就不用害单相思了。笔者以为此句意在指出当地是个水网地区,水道较窄,交叉繁复,只能划着双桨小船慢慢地前进,不能采用风帆,还经常有木桥阻挡航线,须绕过桥头,方能渡过,所以前往西洲困难重重。后面以鸟和树来比附,伯劳是一种孤独的鸟,萧衍有诗“东飞伯劳西飞燕”,劳燕分飞一词自古象征别离,这是一层意思;伯劳鸟形体虽小,却以捕捉小动物为生,常常栖息在树顶上东张西望,就像男主角那样彷徨不安,但日暮时它却要飞去归巢,男主角未免自叹弗如,这又是一层意思。鸟儿飞走,只剩下那棵树。乌桕是一种速生经济林木,果实中含有脂蜡可取,故又称木子树。它并不耐寒,喜欢湿润的土地,因此适宜生长在水网区,成为一种标志物。这里用风吹树显示女方住地西洲的特征,暗指男方的可望而不可即。
前面讲的那棵乌桕树,正矗立在女郎家门口,只要站在树下,便等于走到了女家门前。3章“门中”个别注本作“门前”,不能通讲;因为“露”字便决定了女孩定然躲在门里,“犹抱琵琶半遮面”,只露出头上那种用绿玉或翠鸟羽毛制成的首饰。女郎把家门打开,希望门外站着她的情郎,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根本不见人影,希望完全破灭。采莲是水网区女孩们排遣愁闷的一种惯常活动,有些注家把“莲”字说成“怜”的谐音,隐射情人,所以非采莲不可。4章一气呵成,情郎住在南边,所以女主角习惯性地往南面的荷塘走,有些注家把“南塘”这个通词考证在江西,[3]未免有些迂腐了。进入秋令,莲花高过了坐在采莲船里的人头,够也够不着,许多莲花还结出莲蓬,饱含莲子,透露出一丝半缕美人迟暮之感。《乐府诗集》“清如水”作“青如水”,这是对的,莲子颜色青绿青绿,和塘里的水色一样,说它和塘水一样清,未免有些脱节。有些注家说“莲子”谐音“怜子”,表现女郎“想念你呵,可怜你呵”的呼唤。
5章刻画女郎思念情人的热烈:“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这里的“莲”不是前章女郎摘下的莲子,而是扯下即将卸妆的孟秋莲花。“怀袖”的古代词义是指怀抱、心胸,把花朵放进怀中,本是女孩想象把爱怜的人儿藏进心底。如果把“莲”说成莲子,莲子的芯又细又绿,怎会“彻底红”呢?红得透底,只有蓮花盛开过后的芯部如此,象征内心思念的火热。下文抬起头来仰望飞来的一队鸿雁,希望它们能够传书带信,向郎君诉说自己痛苦的心情。6章交代女郎仰望的那一队鸿雁,全部落满了西洲这片“费长房缩不尽的相思地”,没法传书带信,怎么办呢?干脆爬上“青楼”登高眺望。后世的“青楼”是妓院代名词,六朝以前可不是这样,如曹植《美女篇》“青楼连大路”。如果是红灯区,就该相当隐蔽,不可能设在大路边上。注家常常解“青楼”为漆成青色的楼房,或指为大家闺秀的楼阁;笔者以为不然,推测它是“箐楼”的借字,一种水网区用竹子搭建起来的简易楼房,供人眺望,犹如瞭望台一般。那里地势平坦,如同四川言子“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牙(涯)”。天色一晚,划船的亲人还没回来,心存惦念,便有人爬上这种楼房来远望。可是女郎却望不见情人的踪影,于是便成天在“栏杆”上泡着。这里的栏杆,注家或以为是楼阁上的精美阑干,似乎不大对头。笔者以为是水网区木架铺板的人行步道,可以穿过小沟小河,实际上是一种架空过水的“干栏式”建筑物。
7章里说栏杆有“十二曲”,充分证明不是楼阁上的阑干,民间楼房哪有那么逶迤曲折的阑干?只能说是漫长的干栏步道。“垂手”二字可证她并非手扶阑干,而是无精打采地拖着膀子。“卷帘”表明楼上设有简易草帘遮挡太阳,这时阳光改变了方向,可以卷起来了,因此她能看见上面天空是那样的高,远处海水是那样的绿,说明这一水网区靠近海边。有些注家把“海水”说成是江水的形容词,笔者以为不然:江海的差别很大,不可能相混。8章是女方在自说自话,“怎一个愁字了得”?在爱情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应该是男子,可是他始终雌伏着未曾露面;女方基本上站在前台,使人更加产生一种怜香惜玉之情。
余冠英说此曲表现一种“四季相思”——“折梅”是指早春,“单衫”表明春夏之交,“伯劳飞”是在仲夏,“采红莲”应在六月,“南塘秋”该在早秋,“弄莲子”已到八月,“鸿飞”是深秋景象,他那眼光真是敏锐。
考 证
最早记录《西洲曲》的徐陵,是南朝梁陈间人,故此曲产生时代当在公元400年到500年之间,以前的民间情歌较少称“曲”,到了这时,“曲”才多了起来。
西洲这个地方,笔者认为属于齐梁时期的扬州信义郡,即今江苏东部滨海地带。所谓“洲”,是由江水搬运的泥沙沉积所形成,当时长江出口处就有“胡逗洲”(亦作壶逗洲、胡豆洲),在今南通境内;后来海门一带还有东布洲,如东一带还有扶海洲,称洲的地名比较普遍。
从曲中表述的环境来看,西洲虽然滨海,但并非江口处的大型洲渚,而是水网地区形成的小沙洲,可以栽树建房住人。笔者推测那里是一种“圩垸区”,分布在沿江滨海受潮汐影响的河口三角洲处,那里有成片的“圩田”。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说,圩田“又叫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大圩方数十里,如同大城,中有渠道,外有闸门”。宋项安世有《圩田》诗:“港里高圩圩内田,露苗风影碧芊芊。家家绕屋栽杨柳,处处通渠种芰莲。老去何年真有此,客中半世尚茫然。自怜赤日黄流里,又买扬州上水船。”圩田是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以骨干排水河沟把洼地分割成许多小块,每一小块周围都筑堤围挡,形成独立的耕作区域。这种把堤岸伸入水中,围出可耕土地的圩垸区,最早兴起于南朝。其时气候温暖,粮食作物比较高产,而且生育时期较短,可以复种,一年能收两季甚至三季,于是农业便形成了朝廷的经济命脉。北方完全没有这个条件。南朝有这种经济实力,便能够隔着长江淮河与北方政权相对峙。由于围堤建造和维修需要大量费用,一般农户负担不起,多半由官方及时建立和更新,采取一种保护主义。钱玉趾君是江苏金坛人,那里的长荡湖边芦苇丰茂,岸上芳草萋萋,连接圩田。他曾经告诉过我,在他老家里就备有一只小船,出门就须坐这只船,旱路走不大通,和《西洲曲》里描写的环境一样。
《西洲曲》里这种环境,河渠纵横,串联着大小荷塘和长短桥梁,步行的道路很少,投亲访友基本上要坐船前往,隐蔽性较差,所以男女相会,不像其他陆区那么单纯;尤其是相隔较远,又不能敲锣打鼓地前进,常常会被相思所困,“为伊消得人憔悴”,成为出现缠绵悱恻的《西洲曲》之深厚土壤。
注释:
[1]语见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二,下同。
[2]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余氏将“梅下”解释成梅花落了,认为美好的冬季是男女共同的纪念时刻,而“西洲”则是他们共同的纪念地点,虽言之成理,但笔者以为不然;因为下句“折梅”是何事,“江北”是何处,没说清楚。
[3]《新唐书·地理志》钟陵:“元和三年,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开陂塘以溉田”。耿湋《春日洪州即事》诗:“钟陵春日好,春水满南塘。”认为南塘在今江西南昌附近。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