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彝族年味中的音乐形态研究
2019-01-21颜雄心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颜雄心(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年的味道
年的味道就是文化的味道,是信仰的味道,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吃饺子的味道;年的味道是外婆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中国人为何这么在乎这个年的味道?身在异乡,不远千里,要经历“春运”的大迁徙,不辞辛劳也要吃上一顿团圆的年饭。究其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和我们这个民族的所有个体,在一年中都有磕磕绊绊、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年的意义,或许正是暂时放下的那些不如意,以过年好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中国人活得隐忍,所以需要一个集中的日子里,放下磕磕绊绊的生活,放下一年中的不如意、不顺心,以美好的姿态和生活方式来享受年的味道、享受团圆中的开心,让心灵放个假,所以在外辛劳一年的人们,更渴望过年、更渴望团圆,内心深处是迫切需要一种家庭的温暖去御寒,亲情的味道就更重了,以团聚的方式对抗磕磕绊绊的人生,这正是年的价值所在。
■年味道的变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年变得既辛苦又重要,“年味变淡”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情绪。好多人干脆“逃年”,出去旅游,不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一起,过熟悉的年了。既简单又自我,少了些牵绊和责任,多了些开心。形式多样了,却把传统的年味迁移和变味了,这是感觉年味变淡的原因之一吧!另一种年味变淡的原因是因为:生活变好了,过去只有过年才有的新衣服,吃的好吃的,现在平时里都能穿到、吃到,心里的期盼少了,年味也就淡了。其次是觉得“过年太烦琐太累”。想想也真是,好不容易有个长假,可以闲下来放松放松身心,静一静,却要千里奔走,长途跋涉,历经春运的种种不容易,才能吃上一顿年夜饭,觉得累,不划算。再次是过年的花费太多,成本太高。节约的心理让年味变淡,觉得在哪里过年都一样。从表面上看,形式和物质让年的味道变淡了,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来讲,年的味道变了是年的文化变了。年文化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过年不仅仅是风俗文化,更是现实文化的缩影。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传统年文化的核心、重心、特征和表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年文化的核心从尊重文化转变为尊重概念和偏好;年文化的重心从尊重长辈转移为尊重平等;年文化的特征从封闭式的家族团聚转向与更多人分享闲暇时光,传统年文化渗透了现代元素;年文化的表现方式从单一的现实空间拓展到了网络空间,数字化生活不断渗透到年文化中,如电话、短信、微信、微信发红包、视频聊天等拜年方式,缩短了时间,缩小了空间。
时间、空间的变化,对年味的期待总是与童年那些美好的记忆有关,那是特定生活环境在生命中的印刻。年岁越大的长者,对年味的变化,感觉最为真切,因为他们对年味的期待,全部源于童年的记忆;对于中年人,虽然童年的记忆构建于传统社会,他们却能享用年文化中的现代元素,可以将记忆与现实分开,不会像长者那样抱怨年味变淡;对于没有传统社会生活经历的年轻人,会充分享受现代生活,零星从长辈哪里听到或传承下来的年味的记忆,也只能留在记忆里,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偶尔感叹一下,因为离现实生活太远。长者对传统年文化的期盼,中年人对传统年文化的回望,年轻人对传统年文化的莫名感觉,似乎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传统年文化可能被诸多的现代元素替代,怎样守望传统年文化,是绝对不能回避的问题。
■彝族的年味
民族大家庭如此,少数民族亦是如此。少数民族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因地域和环境所限,发展的步履虽然不同步,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族政策的落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大发展带来大繁荣,民族同胞也经历着同样的变革和洗礼,身边的事物变了,年味也在变化着。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属世居大西南的少数民族之一,汉史中记载为“西南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8000多年前的母系社会时期,彝族先民就创造了自源体系的“彝文”文字和天文历法“十月太阳历”,并在社会上广泛使用。社会的大发展,民族大融合,也带来了文化的大发展,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特别是汉文化的影响,使得彝族的文化元素在悄然地改变。太多的生活和思想变化,一些彝族地方已经不会说母语了,当然年文化中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年味也就变了。
■年味中的乡愁
年味变了,唯有留在内心深处的亲情和乡愁不变,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谊,任何事和物都改变不了,电话的一端叫一声“爸,妈”,都能搅动你内心的酸甜苦辣;乡愁是年文化的沉淀和积累、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那点点民俗和音乐、是久久不能忘怀的印记,无论走到哪,都能想起来、唱起来,就像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刻骨铭心。音乐能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一旦听到或想起,总有一丝淡淡的乡愁和年的味道,自然而然就联想到那时的人和事,给不论身在何处的你、我、他,内心充满了满满的幸福和回忆。歌曲《松花江上》无论是哪种形式唱法,一旦听到,那段民族危亡的历史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感受更真切,历史的印记深深地刻在他们心上,抹不掉,更忘不了。歌曲《我们这一辈》描绘了知青上山下乡那段峥嵘岁月,每每听到或唱起,许多人都落下了热泪,甚至泣不成声,那段内心印记实在是太重了,没有经历过的人可以感受传承,经历过的人那是内心的独白,生命的诠释。乐曲《春节序曲》一响起,似乎闻到了年的味道,想起了全家过年的美好时光。
■彝族年味中的音乐形态
民族音乐是根植于民族大家庭丰饶的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传递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兴衰与成败,不能也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改变,是永恒的记忆。彝族是一个崇尚火的民族,千里彝山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音乐,诠释着先民们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家园。人们理解上的年味淡了,但留在心里的音乐不会淡,让音乐留住年味,让歌声记忆乡愁。记住年味,留住乡愁,是年文化建设中音乐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所在。彝族的年味中,始终与音乐相伴,传承和培育彝族年味中的音乐元素,让人们记住音乐,感知年味,留住乡愁,使得年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形成了本民族固有的音乐形态。彝族年事活动在共性的研究中,有祭祀音乐、舞蹈音乐、酒歌、情歌等音乐形态。
(一)祭祀音乐: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二日,家族长老或“毕摩”大声吟诵感恩竹神,始祖和亡灵的祭词和彝经祭文时的诵吟音乐,其目的是向民族始祖、民族英雄和为民众献身的先人,逝世的父母长辈表达感恩崇敬之心。崇敬英雄,尊敬长辈,不忘恩德,明辨善恶,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道德教育。祭祀音乐的挖掘、整理、创编是此项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一种说唱艺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其中包含了许多民族歌剧的元素,既庄严肃穆,又不失歌唱性。这一音乐形态,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已经有了眉目,初步整理记录了一些音乐旋律片段,
(谱例1:祭祀音乐)
(二)舞蹈音乐:在祭祀的过程中,毕摩引领的诵唱结束后,“喀红呗”舞队开始表演。“喀红呗”是彝族年节中祭礼仪式的叙事舞蹈,通常由4人为一组,分为“大跳”和“小跳”两种样式,大跳要跳3天,小跳则跳1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彝寨都与“小跳”为主。舞者多数经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要具备一定的舞蹈技巧。抓住舞蹈特有的动作,依照彝族音乐的特色,搜集整理、创编舞蹈音乐,舞者便可边唱边跳,增强其艺术性。例如自己创编的《红土彝乡恋》就改变了一个彝族村落长期以来只能依靠鼓点来跳舞,而没有音乐的单一状态。
(谱例2:舞蹈音乐《红土彝乡恋》)
(三)酒歌:彝族有一句民谣:“会吃奶便知酒味,会说话就懂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唱歌首先要唱酒歌。”在彝族的生活里,酒是不可或缺的,无论身居何处,闲暇之余,朋友聚会,都是有歌有舞更有酒,有酒必歌,有歌必酒。彝族酒歌是彝族音乐和民歌的独特表现形式、是彝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即兴表达,随口而出,极大地丰富了彝家人的生活。酒歌是一个大的家族,包括迎宾酒歌、祝酒歌、敬酒歌、劝酒歌、留客酒歌等形式。酒歌部分,在整理的基础上,挑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歌曲,加以适当的改变,配置和声,采用多形式的演唱方式,使酒歌更具魅力。
(四)情歌:年事活动中,辛劳了一年的彝族青年男女,终于有一个闲下来的时间,来理一理自己的人生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借此向自己心仪已久的恋人表白。通过歌声传递情思,是智慧的彝族同胞传承的一种世袭的社会文明,也叫“对歌”。词从心中出,采用相对固定的本民族的调式,现编现唱,还要对答如流,是有难度的,充分显示彝族男女青年的才智。加强整理,积极创编,找出情歌对唱中的几个调式进行二度创作,使其更具传唱性,浓缩为年味中的一个亮丽篇章。
■彝族年文化的启迪与思考
(一)通过彝族年味建设和强化,影响其他民族,吸引人们去欣赏、去思考,营造民族团结、文化共享的氛围。彝族年文化构建中,音乐是其中重要的元素,贯穿在整个年事活动中。
(二)整理、完善、发展、创编原有的音乐形态,在传承的基础上,保持其音乐原有的脉络,融入现代元素,不断丰富音乐的内涵,然后与人们现代生活相融,让更多的人喜欢和接纳。
(三)挖掘彝族年味中音乐形态的共性,以一定音乐形式为载体,把年味中的音乐形态连起来,具有故事性、观赏性,更具艺术性。让年事活动更有条理、更规范,有利于音乐的传承和保护。薪火相传的根本是人的接力,年味中的音乐元素需要常态化、生活化,一代人影响着一代人,潜移默化,以一种固有的方式影响着族里的人们。
(四)改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以及表现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年味中的音乐形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采用现场演出的方式,把年味中的音乐形态集中展现出来,颇具有故事情节和人文情怀。
(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音乐元素,培育浓郁的民族风味,让年味更浓。很多情况下,年味中的音乐形态是散落的,随意性很强,只有上升为艺术作品,才更具生命力,年复一年,让人们记住年味,留住乡愁。
(六)以点带面,打造精品,逐步把彝族年的文化活动转化成旅游资源。彝族的年与中华大家庭的年时间上是错开的,彝族年的活动更具观赏性,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彝族音乐丰富多彩,有其自身的生态环境,大多散落在民间,特别是年味中的音乐形态,祖祖辈辈口传心授了多少年,音乐的独立性很强。首先整个音乐形态都是分割的,没有关联性,很容易流失。其次是个性强,有一定的音乐元素,但反映的只是个人的意境,就更不容易传承。最后,更没有从年味中、年文化的整体布局中去考虑,只是单一的,随心所欲简单地重复,就不具备艺术性和观赏性。如何通过一种音乐载体,把彝族年味中的音乐形态,经过挖掘、整理、创编融为一体,使其更具故事性和观赏性;切实做到保护与传承并举,让年味更浓,留住乡愁,吸引更多的本族或外族人来欣赏、观看,是此项研究的难点。
(七)彝族年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首先,强调了年味中的音乐形态,把范围缩小、时空浓缩,使得音乐的形态更具代表性。把年事活动中的音乐采用一定的方式系统地展现出来,有故事、有情节,就像一部小型的歌剧,以一定的规模固定下来,形成彝族年味中一个作品、一道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成年味中的一个品牌。其次,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让人们记住年味,留住乡愁。通过音乐这一载体,把年味与生活紧密相连,彝族儿女人人参与,代代相传,既保护发展了音乐,又增强了年味。再次,打造彝族年味中的精品,使得过年有去处、过年有看头,形成亮点,吸引更多的人到彝族村寨过年,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基础。无论是祭祀音乐、舞蹈音乐还是酒歌,不能散落在民间,或者是各自为政,独立存在。而要用一种音乐形式,通过改变,二度创作,以年味为依托,找到它们的契合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让歌声有故事,舞蹈有情节,充分展现彝族村寨的文化底蕴和年味中的人文情怀,使民族音乐更具生命力。
综上所述,记住年味,留住乡愁,彝族同胞祖祖辈辈内心流淌的音乐,早已融进了年味,写进了乡愁,因此音乐是彝族年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用心去聆听、去研究、去传承、去发展,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