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国际交流效能的实现分析

2019-01-21侯志荣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际交流领域人工智能

侯志荣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70)

0 引 言

人工智能这一与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都存在着本质差异的新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广受关注,它基于海量数据进行精细化分析,在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领域为人类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智能化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野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交流领域对国际性交流活动、国际历史文化传承和国际政策制定的实际影响和作用。

1 人工智能概念的界定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1]。它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探索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功能, 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思考等,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2]。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提出:“人工智能就是探究如何让计算机有能力去做以往只有人类才能做的工作”。学术界共同认可的人工智能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图灵(Alan Turing)在名为《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er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机器能够思考吗?”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问题,同时提出测试机器是否拥有智能的方法(即“图灵测试”)。在1956年召开的达特茅斯夏季学术研讨会(Dartmouth Summer)上研究者们认可了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提出的人工智能概念,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正式诞生[3]。在随后的时间里,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深蓝”(Deep Blue)等不同的阶段,而那时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方法原理和硬件功能上尚未健全,更无法在经济领域落地,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比较有限。直到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和运算速度方面的快速提升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环境的具备,人工智能技术才进入了以多层神经网络(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 MNN)为基础的“深度学习”时代。

“深度学习”算法是以搭建多层次模式识别系统为基础,通过分析低层特征探究高层属性或类别,进而发掘海量数据的分布特点。由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人工智能在算法上实现了质性飞跃,它与符号主义学派一贯所主张的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大脑思维的模式不同,它首次让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快速在海量数据的复杂运算和规律建立中提出最佳的问题解决路径。有了深度学习智能神经网络的发展,人工智能才可以快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加以推广。倏忽间人工智能已经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生物医学、教育培训、金融市场等应用场景中斩获佳绩,而且具备了潜力巨大的商业投资价值。2016年,著名的谷歌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李世石,攻陷了人类智力领域的最后一块高地,成功地引爆了全球资本对于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情,人工智能技术终于迈过了产业化门槛,直接对人类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生产制造领域的智能化革命[4],这终将改变全球社会经济生产模式,推动国际行为体内部的权力分配结构变革,最终对国际体系产生重大的系统性影响。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辅助和部分替代人类劳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量,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人工智能可以更加高效地改进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的各个生产流程,并通过发掘问题、模拟运作,制定合理决策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人工智能也可在环境保护和气候预测以及生物医疗领域逐步得到推广。比如在医疗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比较和模拟多种治疗方案,也可通过分析过往的大量数字医疗档案给医生提出可靠性诊疗建议。在日益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工智能系统还能有效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目前已有证据表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并明显提高道路通行速度[5]。人工智能对于传统的教育行业也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路径。借助智能系统教师可以准确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从而制定教学方案,并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料;学生则可以获得适合自己学习实际的教学资源以及接受智能化教育服务:家长更可以动态化掌握孩子的学习轨迹、学习主动性和问题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可以实质性促进社会生产力增长,而且必将带动各个领域技术的深度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智能系统开发类高端人才特别受到重视,而对中低端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缩小,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社会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目前正在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人群会首先感到巨大的压力,那些工作内容重复性和程序性较强的职位将很快被人工智能技术所代替。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相应而生的信息公开化、技术依赖、监管漏洞等问题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当人工智能普遍应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后,人们在使用各种数字设备和获取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个人信息和数据等隐私将受到威胁,因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和集体信息的保护和规范使用。其次,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也可能产生无意识的社会偏见。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存在不同形式的种族、性别歧视和各类社会偏见,而由人类设计的算法数据中也极有可能会伴随这些特征,随着智能机器学习了这些特殊数据,可能在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领域出现当前社会的各类偏见现象。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为之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数据、算法和人才支撑。然而随之产生的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却缺乏足够有效的全球监管,这种超越人类思维的自动化系统也会给国际关系带来更多问题和挑战。

3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交流领域的应用趋势

3.1 人工智能技术将促进国际体系发生变革

首先,由于目前国家之间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面的不均衡,将会导致各主体国家在新一代技术迭代领域的差异化发展,虽然目前这种差异化在社会生活领域没有明显体现,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政治活动和国防战略系统中辅助作用的强化,各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导权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经济生产模式发生聚变的同时会从根本上引起政治体制的变革。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对传统的劳动力、生产关系、资本等经济要素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将改变目前的社会收入分配方式,而这毫无疑问会推动国家内部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国际经济体系的重构。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变化会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层级管理制政府体制,出现更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国际政治体系。第三,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发展变革,也终将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渠道和领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行重塑,而新技术时代下的社会思想也会对社会管理模式和国际政治体制的建立产生诸多影响。未来人类会在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可能随之产生的技术依赖、技术监管盲区两者间出现意识理念的不断冲撞和进步。

3.2 工智能技术将推动国际交流方式变化

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智能化医疗、智能机器人等各领域的应用,必然让人工智能对国际社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成为国际交流活动的核心议题。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必将促进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的有效治理、国家安全的合理部署,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实力。首先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国和美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跑者早已开启各自的战略部署,其他国家也纷纷加入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英国政府在2017年发布了《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专题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英国提供814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贡献值,该报告意在将英国发展成为人工智能研发和部署的先进国家。其次在战略决策和军事领域的国际互动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重要角色,它将打破原本稳定的国际军事形势。人工智能作为像是内燃机或电力的一种通用技术而不是武器,加之开发这种技术的门槛较低,因而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将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议题。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在北美,私营部门在2016年向人工智能投入了大约150亿到230亿美元。中国计划到2030年建立价值达到15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部门。不止如此,全世界有多个国家拥有先进的科技部门,如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也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些国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加强他们的军事训练和规划,并最终增强他们的武器系统,为其提供更多的能力与重量级对手竞争。在文化教育领域,2018年4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智库媒体高端对话会”聚焦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合作更好地促进中日两国民间交流。在该论坛上由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最新推出的翻译硬件产品“搜狗旅行翻译宝”,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轻松消除中日两国民众间的语言障碍,促进双方更好交流和理解。2017年11月14日,全球有线创新杭州峰会启幕, Cable Labs(美国有线实验室)首席运营官 Christopher Lammers 为大会致词,他提出希望通过峰会,汇聚美国和中国的众多创新公司,把中国的创新科技带入北美,双方将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合作在文化传播行业崭露头角,并且为全世界做出重要贡献。

3.3 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利于丰富国际交流内容

传统的国际交流活动主要集中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系统将在历史遗产保护、教育智能化领域拓展和丰富国际交流的内容。

(1)在历史遗产保护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保护世界各个国家的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将成为国际交流的热点。科技与历史的结合,不仅能让各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经历千百年的变迁后历久弥新,还能让世界各国人民体验不同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多元化和丰富性。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各个国家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宣传等工作。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洪小文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敦煌研究院共同开发的在线聊天机器人“敦煌小冰”在添加到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中以来[6], 它俨然已经成为敦煌文化的知识专家,这种利用互联网智能平台进行历史遗产宣传的模式给未来国际社会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期日本政务部门已经开始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各种古代手工艺品的制作程序, 而工匠们的手工制作工艺会被数字智能化,甚至发展为数字化教材资料。随着城镇老龄化现象的逐步加重以及工厂一线劳动力的不足,各国政府可以利用新一代智能技术促进“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7]。无独有偶,2017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和百度公司签约,共同在“智能与文化”这一领域开展历史互动、智能搜索、智能化游览、人工智能展示等模块合作,这些实际应用案例将有效促进今后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

(2) 在教育智能化领域,“人工智能+教育”已成为趋势,教育变革势在必行,如何让科技发展成为教育创新的内生变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在前沿科技同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融合方面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8]。国家教育部从2016年开始实施了“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中美100对应用型大学深度合作、100对校企深度融合,以“智能教学平台建设”“学校+企业”合作模式建立全新的国际化应用技术教育体系。同时项目通过引进美国教学资源,与合作院校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建立智能化教育评价体系以培养国际化应用技术人才。2017年9月22日首届中英人工智能峰会在伦敦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主题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两国经济、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并强化高质量的国际人工智能开发团队间的联系与协作。此外具体到我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随着人工智能工具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的技术进步,借用人工智能翻译工具和技术可以快捷高效地解决各方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领域中的语言障碍,这无疑将有效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交流。

3.4 人工智能技术对外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鉴于目前各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又存在互相实力不均的局面,各个国家都从政策层面加大了对防御性新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由于人工智能工具在有效识别和应对动态虚假信息和其他不对称威胁方面的优势,各国已经关注到科技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对外交政策、国防军事和国际政治的长期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它将在各国政府数据库、政策风险评估或政治动荡或恐怖袭击预测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当中发挥有效作用,也将逐步影响到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各阶段——判断、决策、评估。政策制定主体可以从人工智能工具的辅助下对做出的判断、决策和面临的困境进行负荷测试,对各种预判假设进行质疑,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中国外交部门已经在利用AI系统作为外交活动中的辅助工具,该系统利用大量数据研究国际政治战略,这些数据可能包含各国要闻到卫星拍摄的图像等各种信息,AI系统可以帮助决策者在特定或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分析形势,提供一系列选项,并给出最佳决策建议。美国在其“2017信息技术战略计划”中提出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提供战略辅助作用。

2018国际政府传播论坛在阿联酋沙迦召开。众多科技领军人物受邀发表演讲,包括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多纳尔·威尔士等等。论坛上“科技、政府外交”等关键词展开头脑风暴,探讨了现代科技对政府传播的影响。研讨者认为,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政府传播不能单一依靠新闻媒体机构,要更加重视同民众的数字交互,推进有创意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管理。当前政府外交的新形式——数字外交也成为重要议题。阿联酋沙迦美国大学大众传播主任阿耶什在演讲中阐述了“数字外交”的关键作用,即数字外交能够让政府接触到群众,监测舆论并根据这种互动随时调整他的外交政策和信息。

4 结 语

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对世界经济、政治和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进而也促进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国际交流也必将从形式到内容上得到拓展和丰富,各国将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产业升级、教育智能化、医疗数字化、外交理性化等领域更多的实现国际交流和互动,未来的国际交流也会因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取得更多实效。

猜你喜欢

国际交流领域人工智能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基于OBE理念的武术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语言推广的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