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9-01-21高艳娇史常艳李妮娅张俊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1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水生生境

高艳娇 史常艳 李妮娅 张俊华

(1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0 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北京 100012 3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之下,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受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影响,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为了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分析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1 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价值

在防洪、抗旱、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水利工程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农业经济与国民经济稳定、有序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但是,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亦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工程施工占地和水库淹没造成了陆生植被的损失;施工机械噪声和施工人员活动干扰了陆栖脊椎动物的栖息活动;工程运行引起的水文情势、水环境变化,改变了水生生物栖息环境。通过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能够保证原有的防范措施得到更好完善,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1]。

2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对陆生生物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比如施工营地、施工道路、水库淹没、取料对渣及移民安置等,都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陆生生态系统的栖息生境产生占用和破坏。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分布面积较少,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下降,临时占地区植被恢复后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降低,施工道路穿越引起“林窗效应”,破坏珍稀濒危物种和古树名木生境等。

陆生生态环境保护可采取的措施如下:第一,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土地占用,减少自然植被破坏;第二,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采用避让、移栽等措施进行保护;第三,制定完善的植被恢复和绿化方案。

2.2 对水生生物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运行后,库区和坝址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均产生了显著变化。库区河段水深增加,流速变缓,含沙量减小,透明度增大。库区水文情势的一系列变化,使流水生境的水生生物失去了适宜生境,而向库区上游或支流河段迁移。坝址下游河段经水库调节,汛期经水库拦截洪水量下泄平缓,水库蓄水期下游流量减少,泄水期间下泄流量增加,进而对鱼类产卵繁殖产生影响。对水温稳定分层的水库,下泄低温水将对鱼类产卵产生不利影响。坝下清水下泄,含沙量减少,冲刷将强,将改变鱼类栖息地环境。坝闸建设截断河流阻断鱼类河流上下游、河湖之间的洄游,影响鱼类繁殖,使种群数量减少。

减缓水利工程施工对水生生物影响的主要措施如下:第一,设置过鱼设施,保证洄游通道连通;第二,人工增殖放流,维持鱼类种群规模;第三、通过划定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止开发河段等保留鱼类重要生境;第四,优化水库调度,改善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条件。

2.3 对土壤环境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会对该地区的土壤产生较大影响,例如,工程施工占地和水库淹没改变土地利用格局,加剧土地资源承载力;工程建设对土壤的扰动和破坏,加剧局部区域的水土流失;水库库区水流变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影响两岸平坦地区土地排水;库区周围土壤处于地下水位过高的过饱和水状态,引起低洼圩(湖)区及山前平原土壤次生沼泽化、潜育化等。

为了更好的减小水利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产生的次生盐碱化、潜育化等影响,工程应配套建设截渗防渗措施,建立完善的灌。排水设施,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减缓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不利影响。

2.4 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开挖将加剧区域的水土流失,工程施工形成高陡边坡及大量松散堆渣体、裸露迹地,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的双重作用下,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危害,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土保护功能。开挖边坡高度大、坡度陡的区域,有可能造成边坡局部破碎地带滑塌,造成重力侵蚀危害,给生态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野外调查结果,根据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地貌特征、自然属性、水土流失影响等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针对不同的分区,实施拦渣、斜坡防护、土地整治和防洪排导工程,并采取植物防护措施,恢复自然景观。

结语

综上,通过全面分析水利工程对陆生生态、水生生态、土壤环境的影响等,并提出合理的防范对策,能够减缓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水生生境
不同影响因素对鄱阳湖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特征分析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互助
互助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跟我进城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