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麦类作物学报》总目次

2019-01-21

麦类作物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冬小麦小麦产量

第1期

◆遗传育种

1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费新茹 朱 娟 郭 红 吕 超 郭宝健 许如根8 小麦分蘖成穗数相关分子标记在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中的有效性验证及实用性评价胡洋山 汤颖子 李 治 晏本菊 任正隆 任天恒16TaGW2-6A等位变异对青海省小麦育成品种千粒重的影响李 娜 曹 东 陈文杰 张 波 刘宝龙 张怀刚22小麦花药液体漂浮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赵林姝 何子伟 刘 丽 古佳玉 谢永盾 郭会君赵世荣 李军辉 熊宏春 丁玉萍 刘录祥28CIMMYT小麦种质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王美芳 雷振生 吴政卿 徐福新 常 阳周正富 晁岳恩 刘加平 李 巍35209份国外春小麦种质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侯生英 马 麟 李存贵 谢春辉 侯 璐张 贵 彭德良

◆生理、生态与栽培

41基于RS和GIS的北京冬小麦面积多尺度时空变化研究史磊刚 于景鑫 陶 欢 刘建刚 淮贺举 徐长春 李奇峰50县域冬小麦生物量动态变化遥感估测研究 尹 雯 李卫国 申双和 董莹莹 王志明 陈 华58冬小麦播期遥感监测研究现状与展望葛 艳 李存军 周静平 胡海棠 陈晓宁 何小安65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锻炼响应的综合评价李同花 王 笑 蔡 剑 周 琴 戴廷波 姜 东74灌浆前期高温对小黑麦籽粒淀粉积累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郭 莎 王明亮 凌悦铭 王 震 任丽彤 孔广超84不同冬小麦品种籽粒胚乳增殖和灌浆对粒重的影响郭艳艳 段巍巍90微喷带灌溉下带长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王冰心 于振文 石 玉 赵俊晔 王玉秋97冬小麦不同种植行对秸秆覆盖响应的差异霍成斌 李岩华 王高鸿 张俊灵 阎金龙105黄淮砂姜黑土区强筯小麦品质现状及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常莹莹 王永华 王永霞 马冬云 段剑钊

◆病害及污染控制

113防治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高效药剂的筛选及其与香菇多糖联用的防效评价姜莉莉 张中霄 王红艳 乔 康 王开运 王 东119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小麦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分析陈国峰 李雪茹 刘 峰 张晓波 董见南

◆品种介绍

126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安1243曹文昕 张平治 万映秀 张琪琪 李 炎

第2期

◆遗传育种

127多重易位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及细胞学鉴定杨漫宇 杨足君 杨武云 杨恩年134 3种穗型大麦幼穗发育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分析彭 澎 熊静蕾 陈升位 陈疏影 沈真辉蔡 聪 李静烨 王新天142西藏不同黑青稞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分析谭大明 谭海运 刘国一 谢永春 张华国 边巴卓玛148黎巴嫩引进大麦种质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乔海龙 沈会权 栾海业 陶 红 臧 慧张英虎 陈 健 陈 和152小麦黑胚病抗性遗传研究进展李巧云 徐凯歌 牛吉山

◆品质

157冀南地区小麦籽粒品质现状及利用潜力分析张影全 唐 娜 张 波 景东林 马永安 魏益民

◆作物栽培、生理与生态

164氮肥施用对稻茬小麦冠层结构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张文静 江东国 黄正来 周晓楠 马尚宇米 璐 韩 笑 王成雨175氮量及减灌对冬小麦旗叶生理参数和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刘志鹏 陈 曦 杨梦雅 赵颖佳 肖 凯183施磷量对低磷灌区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农学效率的影响黄 明 吴金芝 李友军 陈明灿 付国占 王贺正191施肥模式对渭北旱地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张 睿 李凤艳 文 娟 李淑琳 何佳洋王 永 刘曼双196灌浆期高温对不同耐热性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李睿琼 侯立江 卢云泽 刘曼双 许盛宝203冬春季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植株氮代谢和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闫艳艳 胡晨曦 樊永惠 王晓娜 姜 东戴廷波 田中伟213ABA及氟啶酮调控下冬小麦分蘖节抗寒相关蛋白的鉴定与分析杨 宁 包雨卓 赵浡彤 吕 岩 彭瞰看田 宇 徐庆华 于 晶 王军虹 苍 晶221苗期外源脱落酸和茉莉酸缓减小麦花后干旱胁迫的效应及其生理机制谢静静 王 笑 蔡 剑 周 琴 戴廷波 姜 东230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乙烯合成抑制剂对胚乳PCD的调控李 超 李 诚 王冰冰 张润琪 李春艳239渍害胁迫时期和持续时间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刘 杨 石春林 刘晓宇 宣守丽 骆宗强 侍永乐

◆病害防治

246山东省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病的分布与病原鉴定吴 斌 姜珊珊 张 眉 王升吉 赵玖华徐德坤 辛相启

第3期

◆遗传育种

253寡核苷酸探针套涂染结合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分析准确鉴定小麦-百萨偃麦草异源易位系的研究杨 骄 刘志涛 陈健泳 王艳芝 庄丽芳 亓增军262 小麦QTL富集区 QC-4BS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及 Rht1基因的效应分析丁梦云 刘天相 孙宇慧 柴乖强 高 欣王 军 王中华 李春莲268黄淮麦区小麦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创制和筛选周淼平 姚金保 张平平 张 鹏 杨学明余桂红 马鸿翔

◆生理、生态与栽培

275温度对临沧铁壳麦种子生活力、发芽期α-淀粉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周国雁 隆文杰 雷涌涛 陈 丹 蔡 青 伍少云285水分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的影响李媛媛 李玉萍 王 楠 李红兵 张岁岐293稻茬小麦中高产水平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周延辉 朱新开 郭文善 封超年298生态条件和施磷量对四川不同筋力型小麦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品质的影响柳伟伟 马宏亮 樊高琼 李 勇 莫 飘 郭 翔306磷素对小麦籽粒支链淀粉合成及其链长分布的影响张润琪 李 诚 付凯勇 李 超 徐芳芳朱永琪 覃安祥 李春艳315高光、水分和盐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比较董 杰 陈新新 杨 倩 张怀渝 陈洋尔 323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及行间差异赛力汗·赛 薛丽华 张永强 雷钧杰陈兴武 王志敏330不同降水年型下旱地深翻时间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裴雪霞 党建友 张定一 张 晶 王姣爱程麦风 武雪萍340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品种差异性与高光谱估算研究郭建彪 马新明 时 雷 张娟娟 杜 盼 魏钦钦

◆病害防治

348小麦赤霉菌毒素合成机制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范三红 胡小平358鲁西南地区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吴 斌 郭 霞 张 眉 姜珊珊 辛志梅王升吉 辛相启366几种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毒力张 博 刘 苹 张悦丽 马立国 祁 凯李长松 齐军山372收获期霉变与正常燕麦籽粒表面菌群差异分析刘龙龙 马名川 张丽君 崔 林 韩渊怀 周建萍

第4期

◆遗传育种

◆生理、生态与栽培

445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特征分析张明伟 马 泉 丁锦峰 李春燕 朱新开 封超年 郭文善455冬小麦叶面积测算方法的再探讨李浩然 李慧玲 王红光 李东晓 李瑞奇 李雁鸣460水氮供应对灌浆期冬小麦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李 双 司转运 申孝军 高 阳 段爱旺469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旱作春小麦土壤温度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刘宏胜 崔红艳 吴 兵 高玉红 李 映牛俊义 武江燕 南炳江478外源NO对镧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刘建新 欧晓彬 王金成 刘秀丽 李博萍487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气象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双重量化分析李炳军 王天慧493基于Prosail模型和Landsat 8数据的小麦冠层含水量反演比较侯学会 王 猛 刘思含 高 帅 隋学艳梁守真 万华伟

◆病害防治

498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省中部地区小麦赤霉病病菌的种群组成许 苗 冯 慧 王淑琛 马家新 叶文武 郑小波

◆品种介绍

封二多抗高产稳产春小麦新品种—晋春17号 卜 斌 马惠英 孙 振 杨林栋 高 沂 侯雅静封三强筋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5号郑继周 杨文涛 张廷封 郭 璐 李垠洁 郑天存

第5期

◆遗传育种

505扬麦17/宁麦18的F2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梁秀梅 胡文静 李东升 程婧晔 吴荣林程晓明 程顺和513 小麦-长穗偃麦草T7BS·7EL易位系鉴定及7EL小片段易位诱导李海凤 罗贤磊 段亚梅 戴 毅 高 勇张 军 张璐璐 陈建民521异源染色体附加对普通小麦氮磷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刘彩云 李慧娟 杜莹莹 张书良 刘 鹏 胡银岗529基于SNP标记的小麦高通量身份鉴定模式刘丽华 庞斌双 刘阳娜 李宏博 王 娜王 拯 赵昌平535小麦 TaPLC1基因与耐热的相关性研究姚晓露 杨明明 高 翔 董 剑 赵万春张炳慧 王卫东 何庆梦542小麦HMW-GS毛细管电泳高效分离体系研究王卫东 高 翔 何庆梦 姚晓露 刘 阳杨明明 李建芳 杨 娜551赤霉病对陕西省主栽小麦品种品质的影响王 震 李金秀 张 彬 李金榜558运黑系列黑小麦营养品质分析于章龙 刘 瑞 宋 昱 孙元琳 谢飒英蔡 岳 柴永峰 曹武红

◆生理、生态与栽培

563外源MeJA对花后干旱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马 超 张 均 王学平 贾琦石 原佳乐张 苏 冯雅岚572ALA叶面肥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程红玉 肖占文 宗盈晓 任玉琴 马 燕578水氮处理对稻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翟羽雪 刘宇娟 张伟纳 谢旭东 周国勤谢迎新 冯 伟 王晨阳 郭天财584密度与肥料运筹对迟播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张明伟 马 泉 丁锦峰 李春燕 朱新开封超年 郭文善593肥料无机有机配施对稻茬小麦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李丰丰 朱红英 段建设 魏洪亮 李艳凡王秀梅 满建国600灌水对宁春50籽粒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党根友 沈强云 李 新 刘旺清 魏亦勤何进尚 张双喜 杨文军 裘 敏 方 亮608节水条件下供氮水平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史桂清 白倩倩 郭程瑾 肖 凯615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对长期不同土壤培肥模式的响应张向前 曹承富 张存岭 陈 欢 乔玉强杜世州 李 玮 赵 竹623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细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分析郭丰源 王博文 李文鹏 牛秋红

◆品种介绍

封二冬小麦新品种—新冬60号范贵强 黄天荣 高永红 方 辉 吴新元张新忠 马 龙 张 贵 周 琰 张洋军封三高产广适早熟小麦新品种—偃高21牛秋萍 刘万代 王建涛 王 磊 王亚楠

第6期

◆遗传育种

631普通小麦TaCAT 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褚莹莹 王晨阳 陈雨露 康 娟 马 耕刘卫星 胡阳阳 李莎莎641 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miR5049-3p和miR1120a前体与靶基因的克隆及低温和ABA作用下的表达调控彭瞰看 田 宇 杨 宁 吕 岩 赵 虎宋春华 李海丹 徐庆华 苍 晶649三个小麦-大麦2H二体异代换系的细胞学及补偿能力研究刘宏魁 李世鹏 吴 颖 苏胜忠 单晓辉李 贺 韩俊友 陈 孝 原亚萍654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性研究苑少华 段文静 白建芳 秦梦颖 王 娜马锦绣 赵昌平 章文杰 张风廷 张立平661不同粒重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袁 凯 逯腊虎 杨 斌 张 婷 张 伟 史晓芳668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CIMMYT材料的矮秆基因型及其对株高和胚芽鞘的影响冯 洁 许小宛 李小东 张传量 崔紫霞冯 毅 孙道杰674白皮小麦抗穗发芽资源评价及抗性候选位点关联分析周 勇 李净琼 李 嘉 毛瑞文 谢 娇刘亚西 江千涛 蒲至恩 谭 志 王际睿686小麦小花细胞核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宋归华 张迎新 侯泽豪 孙坤坤 方正武马东方 张改生 王书平

◆生理、生态与栽培

693大麦表皮蜡质的组分及晶体结构分析王 聪 王嘉欢 汪 勇 王中华 权 力701基于上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小麦产量预测与评价衡亚蓉 李 晓 贺 利 吴亚鹏 周 宜朱云集 郭天财 冯 伟710株行距配置对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殷复伟 王文鑫 谷淑波 王 东718双行种植与空行覆盖模式对土壤水热条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闫秋艳 董 飞 杨 峰 鲁晋秀 李 峰王 苗 闫翠萍 许玉娟726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模式下冬小麦耗水特征及根系生长规律研究潘小莲 李 秀 赵 英 张建国 张阿凤 冯 浩734分蘖期和拔节期干旱对小麦主茎和分蘖穗粒形成的影响田中伟 王妮妮 李怡香 崔亚坤 蔡 剑姜 东 戴廷波742LA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孙小玉 刘金娜 周 蒙 郭 杰 丁亭乐 张存莉748氯化胆碱对小麦幼苗耐低温能力的生理调控效应荆恩恩 高 翔 李宗震 张丽婷 余 幸任永哲 王志强 辛泽毓 林同保

◆品种介绍

756高产抗倒春小麦新品种—宁春54号李前荣 陈小龙 陶 媛 张振锁封二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徐麦35王 静 冯国华 刘东涛 张会云 马红勃 刘 静 刘立伟封三抗旱丰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陇育9号 施万喜 张 成 孟建军 刘自成 杨 虓 乔 岩

第7期

◆遗传育种

757TaGAMyb-B等位变异与小麦株高和第二节间细胞长度的相关性刘 梦 王 增 李淑芬 刘进英 冯玉梅 杨 燕765 小麦黑胚病遗传力及气象因子与黑胚率的相关性分析徐乔乔 李俊畅 李巧云 姜玉梅 牛吉山773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和幼穗分化特点研究买春艳 李洪杰 刘宏伟 杨 丽 于立强周 阳 张宏军782EMS诱导的盛农1号小麦突变体筛选与鉴定孙玉龙 朱欣欣 何瑞士 李俊畅 安俊航焦志鑫 姜玉梅 李巧云 牛吉山791小麦几个多效抗病基因的利用现状及展望李 玮 宋国琦 张荣志 李玉莲 张淑娟高 洁 李根英798小麦品种西农979广适性简析及育种启示孙道杰 冯 毅 闵东红 李学军 张玲丽张传量 王 辉

◆生理、生态与栽培

802高温胁迫下镁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邵宇航 石祖梁 张 姗 贾 涛 王 飞 戴廷波809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冬小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白倩倩 史桂清 郭程瑾 肖 凯817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氮代谢酶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李金娜 姜丽娜 岳 影 张雅雯 朱娅林 李春喜825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吕 添 王红光 李东晓 李浩然 李瑞奇 李雁鸣834施硒对不同密度春小麦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冯 魁 贾莉莉 贾永红 迪里夏提·尔肯刘 俊 石书兵841两种土壤质地麦田贮水量与表层土壤水分的关系尹笑笑 王 东854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高光谱监测刘晓静 陈国庆 王 良 陈玉洁 王 兰刘肖瑜 李学国

◆加工与病害控制

863糯小麦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进展徐 鑫 张 晓 李 曼 吴荣林 张晓祥刘 健 程顺和871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小麦及其制品中降解与代谢研究进展于利莉 王步军878河北省小麦冠腐病田间发生消长动态监测纪莉景 栗秋生 王亚娇 李聪聪 肖 颖孙梦伟 孔令晓

◆品种介绍

封二高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新冬57号方 辉 范贵强 高永红 黄天荣 吴新元马 龙 张 贵 周 琰 张洋军封三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种—新冬52号林 霞 洪雪梅 罗 勇

第8期

◆遗传育种

883小麦籽粒清蛋白和球蛋白条件和非条件QTL分析周 梦 赵 勇 李珊珊 徐 渴 张树华 杨学举893 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曹颖妮 余大杰 赵光华 郝学飞 胡卫国汪 红 裴金花 张可可 胡京枝900小麦不同阶段产品品质性状的变异及其关系王 瑞 张永科 郭 勇 孔令让 胡希远906改良倒伏指数法鉴定小麦品种抗倒性初步研究胡卫国 张玉娥 曹廷杰 王西成 曹颖妮李会群 赵 虹914六倍体小黑麦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探究崔紫霞 张传量 冯 洁 许小宛 孙道杰922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原红军 曾兴权 徐其君 王玉林 扎 桑 尼玛扎西929盐生草HgNHX1基因在大麦株系中的功能验证张 燕 李葆春 胡有良 汪军成 任盼荣姚立蓉 马小乐 孟亚雄 杨 柯 王化俊935新麦草种子产量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张 晨 云 岚 孙 娜 李 珍 郭宏宇941四倍体杂交冰草SRAP和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杨东升 于 卓 于肖夏 李晓宇 吴国芳石 悦 张明飞949小麦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的组分及晶体结构分析赵 帅 罗文巧 王 聪 吴洪启 汪 勇王中华 权 力

◆生理、生态与栽培

957氮肥基追比对测墒补灌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张 振 于振文 张永丽 石 玉963施氮量对强筋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张 秀 朱文美 代兴龙 初金鹏 钤太峰 贺明荣970小麦玉米一体化群体配置对小麦冠层结构和产量影响熊淑萍 孟香苹 王小纯 马新明 张 捷魏钦钦 刘 洋979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面高光谱遥感模型研究李军玲 彭记永988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郭培武 石 玉 赵俊晔 于振文995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对多效唑的响应差异邵庆勤 周 琴 王 笑 蔡 剑 黄 梅戴廷波 姜 东

第9期

◆遗传育种

1011小麦抗逆相关基因 TaGB1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王小婷 王文静 李 波 杨雯晶 胡卫国1020 普通小麦 TaTFL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研究何庆梦 高 翔 杨明明 董 剑 李晓燕 赵万春1029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的遗传分析秦梦颖 苑少华 冯树英 段文静 白建芳王 娜 赵昌平 章文杰 张风廷 张立平1038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穗粒数QTL定位分析王 霖 孙雷明 黄 玲 邵敏敏 赵 凯闫 璐 徐兴科 王继峰 冯维营1045小麦-黑麦抗条锈病1BL/1RS易位系8-2-1的鉴定梁邦平 刁慧珊 李家创 袁凤平 刘 洋白宇皓 李 毛 郝冬冬 白升升 武 军赵继新 杨群慧 陈新宏1053普通小麦品种陕农33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效应分析赵秋实 李倩倩 王超杰 蒋宏宝 耿皆飞杨 媛 刘录祥 张小燕 谢彦周 王成社1065部分CIMMYT小麦种质的耐盐性鉴定与评价宫文萍 李洪振 付希强 李豪圣 韩 冉刘 成 刘建军1072小麦品种(系)延绿性的遗传变异及其特征吕国锋 范金平 刘业宇 张伯桥 高德荣王 慧 吴素兰 程 凯 王秀娥1080陕西关中麦区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演变王成社 刘录祥 谢彦周 许喜堂 魏红升 张小燕1084滨麦叶片转录组分析李红婷 魏露阳 李中虎 朱路英 柏新富1094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差异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程度分析徐 肖 潘雨涵 沈会权 吕 超 郭宝健 许如根1100不同大麦品种(系)产量相关性状的杂交优势及配合力研究陈晓东 季昌好 赵 斌 朱 斌 王 瑞

◆生理、生态与栽培

1105水氮互作对旱地春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姜小凤 郭建国 董 博 郭天文 王淑英1112河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吴 强 韦炳奇 董玉新 张永平 1120两株生防菌对小麦的影响田小曼 刘继红 王 阳 宗兆锋1127基于遥感信息和WOFOST模型参数同化的冬小麦单产估算方法研究陈艳玲 顾晓鹤 宫阿都 胡圣武

◆品种介绍

封二优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刘新月 张正斌 裴 磊 刘 莉 徐 萍 张松令 卫云宗封三抗旱丰产广适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1号 施万喜 张 成 孟建军 刘自成 杨 虓 乔 岩

第10期

◆遗传育种

1137小麦 TaHTAS-5A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刘 燕 赵 毅 吕 千 张 丽 李立群 李学军1146 普通小麦DREB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热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田 文 郭启平 李梓彰 丁 宁 张 珊 闻珊珊1157小麦TC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对热胁迫的响应丁 宁 李梓彰 田 文 党仁美 刘媛媛 闻珊珊1166小麦 HD2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热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李梓彰 丁 宁 田 文 郑文杰 张 珊 闻珊珊1174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耐倒春寒相关性状的评价及关联分析薛 辉 余 慷 马晓玲 刘晓丹 宋艳红朱保磊 刘冬成 张爱民 詹克慧1189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冠层光截获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梁 鹏 石 玉 赵俊晔 王西芝 于振文11952016-2017年陕西省小麦区试品种(系)综合抗病性鉴定与评价马金娟 杨 鹏 巢凯翔 刘 欢 杨金叶李 强 王保通1199MN品系皮燕麦对E型麦二叉蚜的抗性评价刘月英 郭建国 袁伟宁 张新瑞 贺春贵赵桂琴 张宗文

◆生理、生态与栽培

1207小麦光合器官对不同穗位和粒位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李豪圣 程敦公 王灿国 刘爱峰 郭 军曹新有 刘 成 宋健民 刘建军1216豫北平原典型小麦-玉米轮作高产区节肥潜力分析李青松 韩燕来 邓素君 李光辉 张中媛1222土壤肥力对高产小麦品种烟农1212旗叶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丰鑫 石 玉 赵俊晔 王西芝 于振文1229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调控效应王家瑞 刘卫星 陈雨露 康 娟 张艳菲徐文俊 侯阁阁 李 华 王晨阳1237地膜覆盖对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灌浆特性的影响赵凯男 常旭虹 张赵星 王德梅 陶志强 张正茂 张保军 赵广才1246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小麦和八倍体小黑麦苗期光合能力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毛浩田 陈梦莹 吴 楠 刘海悦 刘玉林张怀渝 陈洋尔

◆病害防治

1255河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徐建强 张 勇 平忠良 孙 迪 刘鹏飞杨 霞 李慧凯 曹 瑜 林晓民

◆品种介绍

1262高产抗条纹病饲料大麦新品种—浙皮11号朱靖环 杨建明 汪军妹 尚 毅 华 为 巫小建封二高产多抗早熟小麦新品种—淮麦44杨子博 顾正中 周羊梅 王安邦封三节水丰产冬小麦新品种—衡9966 赵明辉 李 强 李会敏 孟祥海 孙书娈李 丁 魏建伟 刘冬成 赵凤梧 乔文臣

第11期

◆遗传育种

1263低温条件下小麦叶绿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变化杨 苑 肖 磊 汪宇迪 谢利萍 黄媛媛 郭蔼光 徐 虹1272小麦脱水素 TaDHN-2基因功能与结构分析段宁振 张 宁 李梦园 王瀑童 常亚南袁晓波 樊亚栋 李永春 孟凡荣1281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小麦ALAD基因的鉴定和分析蒋宏宝 王 娜 简俊涛 张 震 许喜棠张小燕 魏红升 王成社 谢彦周1288小麦穗粒数及千粒重主效QTL共定位区 QC-7AL的精细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孙宇慧 刘天相 石善党 丁梦云 高 欣王中华 李春莲1293小麦成熟期QTL定位与分析董爽爽 王利彬 程敦公 任 勇 张业伦 穆 平张玉梅 刘建军 李豪圣 赵振东 郝元峰 曹新有1300小麦粒重基因等位变异的高通量分子检测及组合分析仝靖洋 李少鹏 刘胜杰 张琳雪 梁园园张 哲 聂小军 李学军 王中华 高 欣1309云南省普通小麦育成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丁明亮 赵佳佳 周国雁 李宏生 崔永祯赵 红 伍少云 杨木军 郑 军 李绍祥1320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重要产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赵丹阳 朱 婷 王卫东 张思妮 夏雪姣翟晓光 丁 勤 马翎健1330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籽粒性状分析魏益民 郭波莉 任满宽

◆生理、生态与栽培

1338小麦籽粒淀粉理化特性与品质关系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进展宋韵琳 蔡 剑1352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南疆滴灌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张永强 方 辉 范贵强 赛力汗·赛薛丽华 陈兴武 雷钧杰1359不同产量类型小麦品种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征李瑞珂 汪 洋 安志超 武庆慧 王改革仝瑞芳 叶优良1365不同小麦品种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差异姜丽娜 杨娜娜 方保停 李向东 李春喜1374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李卫国 陈 华 金正婷 张琤琤 葛广秀 嵇福建

◆病害防治

1381156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纹枯病抗性鉴定与评价刁慧珊 梁邦平 李家创 郝冬冬 武 军赵继新 杨群慧 陈新宏

◆品种介绍

封二高产早熟春小麦新品种—新春46号张跃强 李剑峰 王 重 樊哲儒 高 新 俞钧山

第12期

◆遗传育种

1391小麦钾离子通道蛋白基因 TaAKT1的功能分析毕惠惠 毛伟伟 李海霞 程西永 周渭皓周思远 武会芳 许海霞1400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绒毡层结构变化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翟晓光 辛 芳 韩玉翠 夏雪姣 朱 婷菅明阳 丁 勤 马翎健1408不同细胞质小麦雄性不育系杂种F1越冬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巴青松 谢琴琴 张改生 李桂萍 陈 楚宋运贤 傅兆麟1414麦类作物花药离体培养特性遗传控制研究进展赵林姝 刘录祥1420转 TaSCL14基因小麦的遗传稳定性及农艺性状分析牛艳路 朱 浩 王 佩 陈坤梅 李宏伟 陈耀锋1427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生产潜力及主要系谱分析宋晓霞 吉万全1437糯大麦与非糯大麦种子萌发和胚乳消亡的比较研究邵珊珊 李发丽 余徐润 熊 飞1443基于速冻青稞鱼面加工的青稞品种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丁 捷 赵雪梅 刘春燕 唐婷婷 张雨薇肖 猛 秦 文

◆生理、生态与栽培

1453耕作方式和施氮量对旱地冬小麦开花后干物质转运特征、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张礼军 鲁清林 张文涛 白玉龙 周 刚汪恒兴 杨长刚1465密度氮肥互作对稻茬小麦产量及氮效率的协同调控效应易 媛 苏盛楠 李福建 徐凯峰 朱新开李春燕 丁锦峰 朱 敏 郭文善1473粮棉轮作模式下播期播量对棉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王 燕 祁 虹 张 谦 冯国艺 雷晓鹏梁青龙 王树林 林永增1481磷肥对西藏青稞叶水势、光合生理及产量因素的影响侯维海 王建林 胡 单 冯西博1490锌铁微肥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兴荣荣 马丽娅·马木提 张保军 翟雅楠赵凯男 路永强 董永利 海江波1496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黑粒小麦籽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蒋方山 张海军 吕连杰 安 霞 陈 军 韩明明1504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邓 茜 张爱华 侯立江 王 丹 许盛宝1512增温对北疆灌区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杨卫君 吴高明 高文翠 张金汕 石书兵 贾永红

◆品种介绍及其他

封二矮秆早熟化学杀雄杂交小麦—母本衡5835赵明辉 李会敏 孟祥海 孙书娈 李 丁李 强 魏建伟 赵凤梧 Pavol Hauptvogel乔文臣封三丰产小麦新品种—太412任永康 牛瑜琦 崔 磊 赵兴华 王长彪刘 江 韩 斌 逯成芳 郭 庆 唐朝晖15192018年《麦类作物学报》总目次

猜你喜欢

冬小麦小麦产量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