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分析
2019-01-21罗亮雄
罗亮雄
(广东省河源市固体废物环境中心,广东 河源 517000)
固体废物指的是生活与生产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利用价值,或是没有失去利用价值却被丢弃的固体与半固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无法排入水中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而仅能密封的气态物质,对外界环境会产生较大危害,通常会被纳入废物管理系统,实施统一管理。
1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各项资源需求增加。部分企业为了眼前利益,将固体废物直接排入环境中,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固体废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多。为了更好地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部门要明确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不断加大防治力度,全面完善防治方案,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蓬勃发展,使得固体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多,很多固体废物的成分复杂,增加了分解难度,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生态环境部门要认识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分析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并进行科学防治,减少生态环境污染,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2 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2.1 固体废物特点
固体废物不能够直接利用,分解难度特别大;固体废物形式多样,成分特别复杂;固体废物具有错位性,属于时间和地点错位的潜在可利用物质,通过科学处理,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固体废物的利用价值;固体废物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其科学利用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价值,当然,经济价值主要由开发技术来决定;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会影响动植物的成长和生存。
2.2 固体废物污染途径
固体废物污染传播途径特别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常见的固体废物是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
2.3 固体废物污染
2.3.1 土壤危害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设置了垃圾场。垃圾场会侵占农田,固体废物内部的污染物质特别容易渗入土壤,使得土壤结构和性质发生显著的变化。固体废物会影响土壤结构,植物生长期间,部分有害物质会被植物吸收而富集起来,如果人们食用受污染的植物,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1]。
2.3.2 水体危害
将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将水体作为排放场所,不但严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而且对水体产生特别大的危害,导致水环境被改变,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受到较大威胁,水体生态环境平衡被打破。固体废物排放会导致河流和湖泊面积不断减小,灌溉能力不断下降,使得我国河湖的航运能力逐渐下降。
2.3.3 大气危害
在风的外力作用下,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四处飞扬,对空气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在一定的湿度与温度条件下,固体废物会直接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固体废物被掩埋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沼气,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污染。
3 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不断减少固体废物的来源,减小环境污染
固体废物来源众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大部分固体废物来自生产或生活,从理论上讲,禁止此类生产活动,能够有效减少固体废物排放量,但是难以有效实施。人们要对既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改进与革新,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例如,快餐行业使用大量一次性餐盒,使得城市生活垃圾量不断增加。为了减少此类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要求快餐行业减少过度包装,尽量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量,不断减少固体废物来源。
此外,我国要大力革新生产工艺,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主动推广各类新型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的更新,可以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污染物,进而更好地达到减少固体废物的目的[2]。
政府和社会各方要做好利益协调工作。从产品生命周期来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主要涉及固体废物生产单位、排放单位、处理单位与分配单位等。其中,固体废物生产单位要从源头抓起,明确自身的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职责,而排放单位要认真按照有关条例进行有序排放。通常来说,政府部门是服务的分配者,生产单位与排放单位是固体废物的制造者,也是利益的享受者,因此,政府要主动和各个利益方有效协调,明确分工,保证固体废物污染得到有效防治。
3.2 科学利用固体废物,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率
大部分固体废物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固体废物作为资源的一部分,科学利用能够保证固体废物得到良好回收,节省大量资源。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将矿物废料制作成公路工程的路基回填材料,建筑污泥或者废土可制成农业培土[3]。
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固体废物处理要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减量化原则。固体废物要实施减量化处理,人们要对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管控,从源头上进行防治,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进一步提高固体废物的处理效果。二是无害化原则。将有害的固体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能够保证固体废物得到高效的利用。三是资源化原则。固体废物有效处理后,有关部门还要遵守资源化原则,将处理完毕的固体废物进行二次利用。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部门还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人力资源等情况,结合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与排放量,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采取分级处理模式,逐级减量,在提升固体废物处理效果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4]。要充分发挥群众的自我管控能力,大力完善固体废物治理绩效考核机制,采用划片治理模式,加大跨区合作力度,在提升固体废物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各地加大自主管理力度,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自主管理,以市场为导向。
3.3 大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处理相关法律法规仍然相对欠缺,为了保证固体废物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国家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工业企业要做好厂址选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面监督,一旦发现企业固体废物排放不符合有关规范标准,要立即进行整顿[5]。
世界各国均面临固体废物污染问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固体废物防治水平较低。为了提高固体废物防治效果,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总结以往的防治经验,结合自身固体废物防治与处理现状,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的目标。
在焚烧固体废物时,工业企业要明确焚烧要求。固体废物焚烧可以采取炉排炉焚烧技术,谨慎采取其他炉型的焚烧炉,如果焚烧炉不符合相关标准,要禁止投入使用[6]。焚烧期间,固体废物要充分燃烧,后燃室的烟气温度不宜低于85℃。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全部资源转化成产品。产品使用寿命有一定限制,若超出使用年限,它就会成为废物。根据来源,固体废物可以分成三种,即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与工业固体废物等。
固体废物对周围生态环境危害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与易燃性,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影响较大。城市固体废物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生活垃圾,主要指的是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二是城市渣土,指的是城市建设期间产生的废弃土渣与石块等废物。三是商业固体废物,包含废纸、包装材料与变质的副食品等。
要想高效地处理固体废物,人们要主动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降低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部门要对固体废物进行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在提高处理效果的同时,减少生态环境污染[7]。处理固体废物之前,各大工业企业要将其进行科学分类,并采用燃烧法,消除固体废物内部的有害物质,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燃烧期间,人们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减少二次污染。
3.4 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力度,减小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可以影响固体废物的防治效果。为了让大众形成绿色消费观念,生态环境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例如,社区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帮助广大群众树立环保理念,进一步提升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理效果[8]。
政府有关部门要明确和承担固体废物处理职责,制定科学的政策,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同时,要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纳入社会发展计划,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理效果。另外,要妥善处理城乡生活垃圾,设置和完善垃圾回收设施,保证生活垃圾得到高效处理,提高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中城市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固体废物处理现状,定期进行公示,让群众进行有效监督。
4 结语
当前,人们要不断减少固体废物的来源,科学利用固体废物,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同时,要大力完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节能环保宣传力度,减小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总之,人们要综合运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治理固体废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