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和对策
2019-01-21许媛
许 媛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山东潍坊 262600)
1 当前的环境监测状况
改革开放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成绩,人们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重点研究环境的保护问题。另外,环境监测部门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具备了初级的监测系统,但是,环境的检测过程永远不可懈怠,尤其需要注意员工综合能力、环境监测质量以及监测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全方位的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国内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
2 限制国内环境监测水平的外界因素
2.1 人员因素
第一,部分环境监测单位存在严重的人员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素养老化、人员结构退后等,且随着科技的进步,该类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原因是,相关监测人员未进行先进科技的学习,进而无法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最终导致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实施,形成专业水平严重不足的环境监测团队;第二,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监测设备的更新,陈旧的监测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型的监测仪器,从某种角度来说,该状况降低了环境监测的质量,部分监测人员也因此离开了监测岗位,大量的环境监测人才流失。
2.2 资金及制度因素
第一,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工作非常严格,其必须以国家相关法规为基础,以环境监测标准为方向,以最新科研成果为目标,尽可能引进高质量的监测设备,进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但实际来看,大部分监测部门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其一直使用科技落后的监测设备,无法做到环境污染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第二,国内诸多的环境监测制度和法规由于环境的影响难以实施,这使得部分检测部门的相关工作无法进行,进而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实施治理措施了,随着时间的延长,该类状况遇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3 改善国内环境监测水平的对策
3.1 改善专业水平,培养专业队伍
第一,对相关的环境监测人员实施全面考核,只有考核通过的员工方可继续工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实施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在相关人员的招聘时,尽可能聘用那些经验丰富的优秀人员,以引进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来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第二,对监测部门的员工实施内部培训,向新员工介绍环境监测的技巧,定期更新环境监测的设备,要求所有的员工掌握最新监测仪器的使用步骤,共同建设专业过硬的环境监测团队。
3.2 强化资金支持,引进先进设备
第一,环境监测部门的相关决策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府讨论,地方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环境的基本状况,并为环境监测建设筹备资金,从国外引进高精度的监测仪器;第二,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做到与其它各部门的协同互作,详细统计经费的来源和去向,例如设备采购费用、公共费用等等,必要时可将民间筹集的费用看作是项目启动资金,确保设备数量的充足;第三,高精度的仪器必须搭配高专业的人才,为员工组织技能培训,要求每一位员工掌握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了解设备的优势和特点,进而挑选适应环境的监测方式。科学化的仪器使用有助于发挥其最大的监测效果,进而获得高精度的监测数据。
3.3 完善标准化的环境监测数据
数据的对比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部分,其不仅工作量庞大,而且极易出现数据误差,给环境的预测过程带来压力,简单来说,数据的对比过程往往是从多个角度实施的,例如时间角度、区域角度、数值角度等等,这种多角度的数据对比必须由科学化的分析方法所支撑,否则将混乱不堪。所以,环境监测部门应该从当前的环境状况入手,设计出符合环境监测质量的监测方法,实现监测方法与监测标准的结合,必要时还可以建立特定的监测数据库,例如空气质量数据库、水资源污染状况数据库以及废气数据库等等,数据库的建立为国内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4 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增强部门监测水平
环境监测机制是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也是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的前提。环境监测制度的建立并非是任意的,其必须考虑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考虑环境监测的实际过程等等,科学化的环境监测制度既包含复杂的员工标准,又包含具体的审核要求。环境监测机制中明确了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并约束了工作人员的基本行为,真可谓是全面的员工管理,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开展。另外,可实施有效的奖惩、考核制度,从本质角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用实际行动来监督环境监测过程。
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国内的环境状况,必须重点研究。一般来说,环境监测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设计科学的监测制度,当地政府必须申请充沛的设备资金,只有各个部门团结一起才能实现环境检测水平的改善,才能做到国内环境的保护,进而促进我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