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环保工作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9-01-21李春蕾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8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垃圾村民

李春蕾

(石家庄市井陉环保技术信息服务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300)

引言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常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今我国农村环境依旧有不少问题存在,因此对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环境问题的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1 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利用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其效果较为明显,这不但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使农村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改变。但是,村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较为薄弱,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其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依旧在持续。

1.1 农村水资源污染严重,安全程度低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村民的生活用水污染问题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过度开采资源所造成的。严重的影响到了村民的饮水安全。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农村饮水问题是急需处理的问题,保证饮水安全,需要从源头上抓起。

1.2 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土壤受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致使越来越多的农田不能再用于耕作,使其丧失了利用的价值以及生产的能力,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农药化肥使用不够科学;(2)使用不能降解的农药;(3)污水灌溉;(4)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我国每年遭到重金属所污染的粮食约一千二百万吨,使经济产生损失约二佰亿元。

1.3 农村空气污染严重

农村空气质量逐渐变差,主要原因是:(1)农村工厂的发展;(2)村民的不良习惯。尤其是农村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它对空气的质量影响较为严重。此外,村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的堆放、焚烧会直接对农村空气产生污染,这是因为大多数垃圾都是塑料制品,燃烧时有二氧化碳以及有害物质产生,会直接污染到空气。长期在此环境中生存,会对大家的健康产生影响。

2 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几项策略

2.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加大农民对环境保护的了解,定期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保知识问答活动,增强村民对本土环境的保护意识,让村民们深刻的了解环境污染对自身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摒弃不良习惯,坚持保护环境。规范化养殖,合理处理粪便,一部分进入沼气池里,得到二次利用,一部分作为养料可以利用到种植业中;合理化施肥,喷洒农药,通过科技手段控制病虫害,最大范围内减少农民损失,做到为农民增产增收。只要让村民们体会到环境保护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便会自发的保护生态,美化家园。

2.2 推进农村基础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要从建设新农村的长远性和科学性着手,夯实新农村的基础建设,创建正规的垃圾回收站点,鼓励村民们将垃圾分类,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2.3 全力支持农村针对环境污染的改革

为了村民舒适的生活,在村里可设立环境保护奖罚机制,定期召开评选大会,对能够长期做到环境保护的村民给予嘉奖,对于能够解决长期困扰当地村民的环境问题的人给予重奖,对于继续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村民进行通报批评,严重破坏者进行处罚,追究其责任,并撤销其今后参评资格。

2.4 加强城乡结合部企业的环境保护

对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各种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对各种建设项目,严把审批关,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深化对此类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监督,防止影响环境卫生的落后设备和工艺转移到农村,污染生态环境。坚持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科学推进农业,建立更多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优化农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各种工业企业、小型作坊等,首先要求其减少煤炭燃烧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其次要求其对污水及工业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变废为宝”,向企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结语

我国在构建小康社会过程中,新农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构建新农村建设时,有诸多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如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问题从根本解决,多策并用,将问题从源头处理掉,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新农村建设发展时,也可以将环境保护工作做好,解决其后顾之忧,进而为社会发展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垃圾村民
环境保护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垃圾去哪了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倒垃圾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