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市吴江区河湖长效管护经验探索

2019-01-20王志伟

中国水利 2019年8期
关键词:交界吴江河湖

王志伟,吕 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水利局河道管理处,215200,苏州)

一、河湖长效管护工作概述

1.河湖概况

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浙沪交界地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区总面积1 176 km2,其中水域面积267 km2(不含太湖 84.2 km2),占总面积的22.7%。拥有50亩以上湖泊320个,其中列入省保护名录湖泊56个108.4km2,非省保湖泊 264 个 48.2 km2,湖泊面积占全区水域总面积58%。拥有各类河道2 600多条,其中流域性河道3条、县级河道24条、镇级河道297条、农村河道2 298条,有22条河道被列入省级骨干河道名录。河道总长2 300多km,河道密度1.96 km/km2。

2.长效管护工作目标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基础上,吴江区围绕“打造江南水乡标杆”目标,落实河湖长效管护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并完善河道湖泊养护考核管理办法。针对河湖养护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从责任主体、考核对象、考核形式、考核频次等方面强化考核办法,形成了由日常巡查、月报告、季督查、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组成的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拨付资金。

二是制定河湖保洁服务外包管理办法。吴江区河湖众多,政府自身保洁力量薄弱,保洁效果难见成效,以4条主要航道为重点,探索了重要河湖的服务外包工作,运用市场化养护的专业优势,落实航道保洁经费,并制定考核管理办法,严格管控外包公司的保洁质量,成效显著。

三是挖掘河湖养护考核和监管手段。建立河长主导、企业参与、民众监督、第三方巡查的多样化专业河湖监督巡查队伍,对全区河湖养护的监管形成全覆盖,对发现的问题形成整改单,规定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和反馈机制。

四是探索河湖长效管护一体化工作机制。吴江区与上海青浦、浙江嘉兴和湖州等地交界,存在大量省级交界河湖,同时区域内也存在数量众多的交界河湖,针对交界河湖存在的问题,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探索研究交界河湖长效管护办法,形成联合巡河、联合治理、联合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的一体化工作机制。

二、长效管护工作开展情况

1.长效管护进展

吴江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在河湖长效管护工作方面认真履行上级要求,2014年印发 《吴江区河道管理实施办法》,规范河湖管护各项标准;2015年7月成立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水务局的河道管理处,为直属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正股级建制,专门负责河湖长效管护,是吴江区河道保洁、养护、管理的职能机构;2016年印发《吴江区河道养护管理考核办法》;2017年4月成立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河湖管护统一由河长制办公室负责。

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吴江区建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河湖长的区、镇(区)、村(社区)三级河湖长体系,其中区级河湖长20位,镇(区)级河湖长214位,村(社区)河湖长371位,全区2 600多条河道、320余个大小湖泊,实现河湖长全覆盖,8个区镇河长制办公室紧随其后相继成立,落实专职人员17名,专项经费1 320余万元,全区省、市、区、镇、村五级河湖长公示牌全部安装到位。2018年度吴江区落实河湖长效管护资金7000余万元,其中河道处拨付经费4300余万元,各区镇配套落实资金2700余万元。

2.取得阶段成效

一是全区河湖水质明显改善。全区94个区级河湖水质呈现整体向好趋势,水质达标数量从59个增加到72个,7个太湖流域断面达标率达到10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二是河湖保洁力度显著增大。全区开展“水葫芦”集中打捞清除行动,投入资金2 000余万元,一次性清除水葫芦超过10万t。落实保洁经费7 000余万元,建立各类专职保洁队伍。

三是河湖沿线绿化整治到位。对沿线95条河道进行提档升级,对沿线432条河道进行保洁全覆盖,同时选取6条河道作为示范河道,结合沿线绿化及村庄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全区河湖面貌显著提升。

四是河湖岸线环境集中整顿。对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建、乱排”行为开展集中整顿,清除重点水域违规住家船,清理整治沿河湖“散乱污”企业,联合依法清理太浦河水域地笼网及辅助设施,完成太浦河持证渔民自愿退捕工作。

五是标准化示范河道取得突破。吴江松陵城区成功创建苏州市河道养护管理示范区,七都镇吴娄港、震泽镇大德塘、松陵西三级河、汾湖厍星河成功创建苏州市河道养护管理示范河道。

三、存在问题

1.交界河湖管理困难

吴江区省级交界河湖数量众多,与上海青浦区交界14条,与浙江嘉兴秀洲区交界13条,与浙江嘉兴嘉善县交界14条,与浙江嘉兴桐乡市交界2条,与浙江湖州南浔区交界11条。在日常管护过程中,跨省交界河湖往往存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现象,尤其是在保洁方面,时常推往对方的水域,另外在巡河、治理、执法等方面缺乏有效沟通与协商。

2.部门联动协调困难

河湖管护涉及岸坡、水面、水下等诸多方面,单靠水利部门的工作很难发挥有效作用,城管、交通、住建、环保等部门协调推进,才能促进河湖长效管护落实到位、落实全面,但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推进之前,各部门各自为战、条线单一,形不成合力,不能统筹解决河湖长期以来存在的复杂问题。

3.河湖保洁垃圾运输难

河湖保洁产生的大量白色垃圾、水生植物、其他垃圾上岸困难,特别是航道两侧基本被码头工厂等占用,河道垃圾转运找不到合适的上岸点,运输只能靠人力,费事费力,工作效率低,远远达不到垃圾转运的实际需要,往往出现河湖垃圾直接堆放在河湖岸坡,或者河湖偏僻角落内侧,造成二次污染。

4.蓝藻、水葫芦处置难

河湖内水生植物密集,水草、水葫芦、蓝藻等大量占领河面湖面,或是上游随泄洪通道流入,或是内生繁殖造成,水葫芦大量打捞后没有合适的处置点,无序堆放导致二次污染,沿岸群众反应强烈。据统计,2018年度吴江区累计打捞水葫芦40万余t,只能靠晒干再处置。

5.河湖养护巡查考核难

吴江区众多河湖巡查考核主要由吴江区河道管理处负责,日常考核巡查由3~4人考核小组负责,针对全区320余个大小湖泊、2 600多条大小河道,考核力量薄弱且单一,全区河湖日常巡查考核工作较为困难,巡查力度和频次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全方位监督检查需要,导致很多河湖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发现和处置。

四、长效管护工作的创新举措

1.建立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工作机制

吴江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机遇,在交界河湖的治理方面突出联防联制,先后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嘉善区、桐乡市,湖州市南浔区,上海市青浦区主动对接,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划分明确交界区域河道湖泊的责任范围,管护责任落实到人,解决了长期以来责任不清、交界河湖“三不管”的问题。58名联合河长上岗到位,开展联合巡河300多次,协同开展治河行动。该项工作得到省河长办的高度认可,专项信息上报国务院内参资料。人民日报专题刊登吴江区清溪河治理记,详细介绍与浙江秀洲区交界治理的成果和经验。

2.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一体化协调机制

吴江区运用区级“联动大平台”和“12345热线”,密切联系中心工作,环保局结合“263专项行动”,有效控制工业污水排放;区住建局结合“田园乡村”保障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区农委结合畜禽专项整治和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区经信委结合 “两高一低”工作,防控化工污染风险,关停整顿企业作坊;区交通局结合“码头专项整治和提标”工作,取缔和纳归非法码头,提标改造合法码头,管控和防治码头污染。

3.建立河湖垃圾收运和处置一体化工作机制

针对河湖垃圾量大面广特点,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对河湖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对于白色垃圾和其他垃圾纳入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直接进入河湖就近的中转站,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对于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落实专门的堆放地点,待晒干后用于农作物施肥,并提倡水葫芦的其他利用价值研究,变废为宝,合理利用。

4.建立河长主导、多方参与的一体化监督巡查体系

逐步形成 “各级河湖长巡河、区河道处巡查、邮政投递员巡查、第三方督查考核、大联动平台处置”的全面监督考核处置体系,各级河湖长利用APP开展巡河,区河道处开展针对性巡河,邮递员开展全面性巡河,第三方落实专业考核,河湖问题全部进入吴江区大联动平台,由大联动平台交办至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间,最后由网格员落实问题整改的复查工作。

猜你喜欢

交界吴江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哀伤
一例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的两种心电散点图特征分析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单源交界性激动的多样化表现三例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