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跨界融合视角下的高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9-01-20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素质教与学跨界

李 玲

(1.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处在调结构、稳增长的改革开放深水区,迎来了全民创新创业的高潮,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各类人才培养高地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应用型高等院校,面临着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跨界的时代,跨界时代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实现跨界的人才。种种情况表明,多重跨界融合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跨界融合最初起源于本世纪初欧美经济学界兴起的“跨界搜寻”理论,其核心是指为解决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出现的 “能力陷阱”和“创新者窘境”问题而进行的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异质性知识(包括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从而实现知识转移和知识吸收,为企业创新提供多层次、多途径解决瓶颈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1]。近年来,学界开始重视跨界搜寻和知识融合问题的研究,并将跨界融合理论延伸扩大到所有创新创业领域。本文尝试将跨界融合理论运用到高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意是指高校运用跨界理论,融合多方面知识和人才培养要素,为培养高素质开放式创新创业人才探寻新的模式和思路。

一、跨界融合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意义。所谓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学界大多数人的理解是指“具有首创精神、冒险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等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的开创性人才”[2]。这些人才的最根本特征是既有科技硬实力又有人文软实力。这个定义是人们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成功者进行全面分析评判以后所得出的结论。将跨界融合理论运用到高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让被培养者具有创新创业的首创精神。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造精神,要敢于挑战现有的认知和成果,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成果。而我们的高校几十年来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对现有知识的突破,丢掉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德国和英美一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经验,要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必须要进行教与学的指导思想的跨界,将知识传承与批判性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3]。

(二)有利于让被培养者掌握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和文化知识。高等教育随着科技革命而不断改革和发展,专业越来越多,学科越分越细。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太强,界域狭窄,难以培养出具有宽广知识视域的人才。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必须掌握多学科、多专业科技和文化知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进行专业跨界、专业课程设置跨界。

(三)有利于提高被培养者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的成功并非易事,不仅要有创新创业的胆识,还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的能力。由于我们的高校迄今为止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混沌时期,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是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经院式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是很难培养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进行高校教育模式的跨界、教师队伍结构的跨界和教学方式的跨界。

二、多重跨界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模式。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明确了多重跨界融合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同时也厘清了高校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而进行多重跨界融合的基本方向。在此,笔者根据高校的特点,将跨界融合理论运用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构建多重跨界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多维度的多重跨界融合,它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育模式”、“学科和专业的划分”、“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学模式”等六个方面,几乎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这几个纬度的跨界融合既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之间的衔接和配套,构成了高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高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关乎高校开办和运营的目的,不仅涉及到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培养,还包括在此基础上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对现有知识进行鉴别、扬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此,高校教育模式要从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目标向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进行跨界融合,从以“德智体”知识传承为实现途径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进行知识的鉴别与扬弃”为实现途径进行跨界融合;高校“教学模式”从现有的“课堂教学为主、实验室教学为辅”向“互动式的创新创业教学”跨界融合;高校学科与专业的划分从现有的“精细化”向“综合性”跨界融合;高校各专业课程的设置从现有的 “文理分科”向“文理综合”跨界融合。

上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校人才培养传统模式的全面变革,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崭新模式。要实现这一变革,不仅需要高校自身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且还需要各级政府和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政策扶持[4]。

三、多重跨界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实现路径。从对上述高等院校多重跨界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多重跨界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教育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路径。

首先,实现教育与教学指导思想的跨界融合。我们中国教育的先贤们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就很明确而适用,即“授业解惑”。这里的“授业”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授和继承;而“解惑”的内涵则更为丰富,一般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进行讲解、阐述;二是学生可以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这也就是近现代被西方高等教育界奉为硅臬的“批判性思维”;三是师生共同对被质疑、批判的知识进行鉴别和扬弃,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解惑”的过程中认知、创造和发展而来的,五千年人类社会的文明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而现今,我们的学校教育不知不觉地演变成“只是传授现有知识的场所”,甚至成为“有选择地传授某种知识的场所”,丢掉了老祖宗的“解惑”,仅存“授业”。即使有些高校、有些教师也进行“解惑”,但往往也只停留在“解惑”的第一层涵义上,而“批判性思维”和“鉴别、扬弃、创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圣殿里难登大雅之堂,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方面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的高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就必须突破长期以来的教育与教学单纯地传授和继承现有知识的指导思想,将“授业”与“解惑”进行跨界融合,创建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以现有知识的传授与承继为基础、以扬弃和创新为重点的高等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其次,实现学科、专业的跨界融合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的跨界融合。学科、专业的跨界融合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的跨界融合是高校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而跨界融合的另一重要内容,它包涵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学科的跨界融合。我们现在大学学科的设置可以说是各行其是。从大类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不搭界,并且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也是界限分明,互不相干。以法科为例,只涉及立法、执法(包括公检法司)和法学理论研究,与数理化等自然科学毫不搭界,与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也很少涉及,培养的学生只能成为“法条机器人”,很少有人能有所创新和突破。法学首先是人文学科,如果与历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不进行学科交叉、学科融合,法学也只能成为无根之木;法学还是行为科学,如果与心理学、行为学、伦理学等不进行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当然也只能培养出“法条机器人”;法学还是人类纠纷的裁判学,如果与人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不进行学科交叉、学科融合,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公平公正意识和能力的法律创新人才。法学如此,其他学科的状况也大抵如此。因此,学科跨界融合,就是要撤除学科藩篱,破除学科壁垒,将相关学科进行跨界融合,才能适应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5]。

二是专业的跨界融合。上个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的高等教育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要,专业设置也越来越精细化。以金融专业为例,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金融专业到本世纪初已逐步细化为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理财等若干个专业。其他如机械、化工、农、医等专业也是越分越细。这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为满足社会分工精细化的需要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越来越窄,适应性越来越差,应变能力越来越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越来越少。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几乎所有被精细化分工了的岗位工作,都是机器人可以替代的,高校专业越分越细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专业设置的跨界融合已势在必行。

三是专业课程设置的跨界融合。我们现在的高校由于强调就业率和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能精简的尽量精简,能缩短的尽量缩短,在人才培养上偷工减料。势必造成一个学法律的人不学美学,在工作后很难创造出鼓励“真善美”、惩罚“假丑恶”的经典案例;一个学汽车制造专业的人不学消费心理学,很难销售出驾乘人员都普遍欢迎、市场畅销的汽车。因此,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现有各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跨界融合。

再次,实现教育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的跨界融合。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模式的跨界融合。所谓教育模式,通常是指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途径。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经过“院系调整”后,确立了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德智体”三好的知识传承为途径的教育模式。几十年来,中间虽曾进行过多次教改,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基本模式。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过去需要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都会陆续被更为廉价、更为精确、更为高效率的机器所替代,人类的工作将围绕着创新创业为中心而发生颠覆式的变化,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将逐步成为高校最重要的培养目标。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颠覆式的变化必将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途径发生重大变化,以知识传承为主的高校人才培养途径将向以知识传承和扬弃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途径转变,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途径的跨界融合[6]。

第二是教学模式的跨界融合。所谓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的总称。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经院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也就是教师在教室里或实验室里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计划的安排,将相关的现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理解和记忆就被视为完成教与学的基本任务,对现有知识的鉴别和扬弃,不纳入教与学的范畴,至于创新创业,则更与教师和学生都毫无关系。学校虽然也搞“第二课堂”、甚至“第三课堂”、“第四课堂”,大多也只是为了争项目、搞噱头、走过场而已,与对现有知识的鉴别、扬弃,与创新创业基本无关。教与学的方法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传统方法,所谓优等生离创新相距甚远。在过去的历次教学改革中,虽然大部分学校也强调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但仍然只局限于启发学生如何理解现有知识,很少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对现有知识进行鉴别、扬弃,更不会启发学生去创新创业。因此,高等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就必须对高校目前通行的教学模式进行跨界融合。在教学方法上,一是要从教师对学生单纯的知识输送和继承向对知识的鉴别、扬弃和创新进行跨界,对所有的现有知识都要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去鉴别、去扬弃,对每一条原理、每一个公式都要从实践的角度去检查、去鉴别,即使对那些被实践一再证明了具有正确性、实用性的知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其有没有发展和改进的可能以及如何发展、如何改进做出思考,在鉴别的基础上扬弃,在扬弃的基础上创新。二是要将灌输式和启发式向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跨界融合。这里的互动式是指高校在教与学的方法上进行的教与学的互动,包括教室教与学的互动、实验室和课题组教与学的互动、校内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教与学的互动以及校外创新创业各类平台的教与学的互动[7]。这里的互动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评判、创新和创业的主动性与教师(包括课堂教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师、创新创业平台的指导教师)的引导、启发、评价之间的互动,而不是教师主动的的动、学生被动的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学校的教与学进行密不可分的跨界融合。

第三是教师队伍的跨界融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以前,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是专兼职并重、多元化的结构。之后的几十年,几经沧桑,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越来越向专职教师单一化方向发展,虽然也有一些兼职,但主要是名人点缀、各校专职教师互相兼职,难以呈现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这种单一型的专职教师队伍结构,最大的弊端就是封闭和保守。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他们在老师那儿接受现有知识,再把这些知识贩给自己的学生,日复一日,代复一代。绝大部分教师终身都没有什么发明创造,他们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必须跨界融合,特别是对于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应以该领域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工作者为主。例如,汽车制造专业的专业课应当聘请汽车制造厂商的设计师、工程师、技师和相关管理者任教,法学院的各部门法的课程应该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任教,金融专业的银行业务和管理课程应当聘请商业银行的行长、会计师、经济师、风险控制师、理财师任教。这就是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跨界融合,即专兼职教师跨界融合,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跨界融合。

猜你喜欢

高素质教与学跨界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楷书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教与学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