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9-01-20袁晓玲
袁晓玲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活力、生机和希望的高素质群体,是一座人才资源宝库,是未来数十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培养好、发展好这个群体,就掌握了国家的未来走向。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深情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转型的新时代,在这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利益冲突愈加明显,新旧思潮激烈交锋,价值观念深刻变革。这些变化都给高校这个“象牙塔”带来冲击和侵蚀。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可靠接班人、合格建设者的重任,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与挑战。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成为高等学校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新形势
(一)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带来新挑战。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各种西方势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对我国一步步的实行“西化”和“分化”策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在我们身边,中美经贸摩擦这样的“变数”依然挡在我们面前。无所不在的“泊来”思潮、观念、文化、习俗,借助国际互联网等方式,毫无遮拦、全方位的对大学生施加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明显、多样和深远,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内不断涌现的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也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使许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被“金钱”扭曲,向“自我”倾斜,出现“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这些变化,对“三观”尚未完全形成、身心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较之其他人群,影响更深刻、更多维、更突出。
(二)在校大学生成长发展呈现新特点。“00”后在校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百般呵护和社会寄予厚望的环境中成长,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在转型期社会思想文化的震荡和重建中,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现积极面与消极面共存共生的现象,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四强四弱”:即时代感增强、责任意识减弱;进取心强、辨别能力弱;社会认同感强、实践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此外,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在校大学生规模2000多万人,大学生群体构成的背景在性别、民俗、文化、家境、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难度。
(三)校园面临互联网全面渗透新情况。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在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移动终端快速发展,手机成为大学生重要的信息来源,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重要途径。网络在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消极危害。校园早已不是一块净土。网络诈骗、网络暴力、色情泛滥等现象,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校园秩序和校园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个别大学生甚至因此而误入歧途。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打破了教师的权威地位,高校和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意识形态领域的防控受到严峻挑战。如何主动抢占网络阵地,做到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难点问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的推力不强。从外部看,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维护政治层面的安全稳定,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教育主管机构和高校自己的内部事务,并没有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都不够。从内部看,思政工作“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相当部分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片面认为思政教育就是班主任、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忽视学生思想的养成和提升,课堂思政沦为空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校、高职高专院校无论是学校数量、在校生规模等,都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这些学校的思政教育基础更加薄弱,力量更加不足,资源更加有限。
(二)体制不全、机制不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推进的活力不足。在体制方面,多数高校尚未建立独立的领导机构来负责组织领导全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智育与德育在领导层面和执行层面被人为分割,两者“分工分家”,使得思政教育处于散漫、分割的状态,缺乏沟通协调平台,无法形成综合统一的“大思政”格局。现实中,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模式和工作链条过长,导致工作信息和工作任务在层层传输中被“耗散”、“弱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德育脱钩。社会、学校、家庭合力育人缺少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没有形成良性互动。
在机制方面,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支撑。但在一些学校里,各职能部门、学工机构、教学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体系和统一的工作规范,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缺乏内在的协调,导致目标不明确,效果不佳,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控制和质量评估往往流于简单化、形式化,存在定性描述多、定量测评少,软指标多、硬杠杠少等现象,考核标准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队伍不稳、评价滞后,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稳定推进的动力不够。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自身主要呈现“三多三少”特点,即:兼职偏多、专职较少,本硕学历居多、博士学历偏少,中初级职称多、高级职称较少。从队伍的来源看,由于工作量大、心理负担重、福利待遇低、发展前景不明等主客观原因,很多高学历人才不愿意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从队伍的能力水平来看,整体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驾驭疑难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从队伍的培养培训来看,由于对思政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导致思政队伍的培养跟不上使用,与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进出口”通道不够顺畅,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养体系。
(四)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后继无力。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缺乏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是与教育内容抽象空泛、脱离现实、脱离学生实际需要有关。[3]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上看,多是一般道理的结论式的灌输,忽视社会实践教育和道德养成教育,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疑难热点问题的研究、评析不够,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无法有效地回应学生的关注,很难使学生产生共鸣和互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看,往往单纯运用填鸭式、灌输式、单一说教的方法,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所以不仅产生不了良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引起学生反感和疏离。
三、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新对策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锐意创新、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入情入理、入脑入心上做文章,积极探索思政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办法,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破解和创新。
(一)更新教育理念、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政教育观念是先导。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浇花”这个形象的比喻,既点明了思政工作的本质,也指明了工作方向和最佳切入点。高校思政教育就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心灵,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管理的出发点、服务的落脚点,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之所求。只有通过这样精心细致的“浇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才能成长为品学兼优的优异人才。
(二)创新体制体制、构建“一体化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是保障。加强思政工作首先必须完善“一体化”、“大思政”教育框架体系。高校应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学工部门、教学部门、团学组织、招生就业部门、后勤服务部门以及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等整合在一起,构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实现思政理论与思政实践的双向贯通,以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渗透力。要加强高校思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立大学生思政教育专家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使研究深入化、日常化、正规化。要强化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家庭等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利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开辟校内外结合的育人模式,建立社会、企业和家庭在思政教育中的沟通机制和联动机制。
(三)创新建设思路、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工作队伍是根本。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取决于一支 “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水平思政教育队伍。[4]关键要建设一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者、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专业化、职业化、稳定型的思政队伍并实现有效交融与贯通,从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学生管理实际脱节的问题。针对队伍不稳、结构不优的问题,应利用政策杠杆,在制度层面上解决思政队伍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等现实问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进修深造、培养培训等发展出路问题,不断完善思政队伍考核制度、评价机制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努力形成“工作有条件、做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干事创业局面,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四)创新教学体系、重构符合现实要求的思政教育内容是核心。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已不适应形势任务的新要求,教学体系创新不够已成为制约教育实效的“瓶颈”。[5]思政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在物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同时,切实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体现时代性和针对性的要求,使其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要及时调整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目标,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全方位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和新中国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创业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构建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符合的思政教育内容。要不断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特点和不同层次大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确定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增强有效性,做到有的放矢。
(五)创新方式方法、建立师生间平等互信的思政教育渠道是关键。面对诸多矛盾和挑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要建立平等、亲切的交流渠道和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才能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具体工作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创新、多元化变革,由单一硬性“灌输式”向双向软性“对话式”转变。要实现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的转变,在搞好显性教育的同时,还要把公开倡导与间接渗透相结合,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隐性化教育载体,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六)创新载体平台、创新丰富多彩的思政实践形式是重点。要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载体和平台,使思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兴趣和爱好。重点构建和利用好“三个平台”:立足于“三个着眼”,即着眼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富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平台。做到“三个围绕”,即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时宣传引导、围绕热疑难点问题及时释疑解难、围绕学生的切身利益及时进行咨询和指导,构建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特别是要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把社会实践与技能提升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与专业训练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构建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社会实践教育平台。
(七)迎接网络挑战、融合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是抓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型载体,发挥其培养人、塑造人的作用。针对当代大学生“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博客上、朋友都在QQ上、情感都在微信圈里”的新情况,坚持“积极发展、强化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要采用和融合多种新媒体,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思政教育专题网,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形成网内网外教育合力。要运用网络技术、媒体技术、行政手段和法律武器加强校园网建设与管理,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政队伍,构建统一、快捷、通畅、高效的舆情收集研判和反馈处置机制,共同维护网络安全,达到积极有效的思政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