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西部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以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巡回走教”为例

2019-01-20杨学良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点园区农村

杨学良

(天水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即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基础教育仍然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农村教育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是教育精准扶贫,助推农村孩子全面成长成才,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面,也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主要内容。秦安县立足陇城镇乡村小学布点多、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偏低的客观现实,按照“资源共享、联合互动、集中住宿、巡回走教”的总体思路,变学生“走读”为教师“巡回走教”,大胆探索出了一条消解城乡教育差异,破解农村教育均衡发展难题的新路子,有效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实现了教育资源山川共享,促进贫困乡村教育均衡发展,为甘肃省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导向,同时也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启示。

一、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巡回走教”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秦安县隶属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三西”农业建设县,也是甘肃省十八个干旱县之一。秦安县陇城镇位于秦安县东部,距县城75公里,全镇共有2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2万人。全镇有完全小学7所、教学点12个,教职工187名,其中小学教职工142名,教师学历以本科、专科为主,中年教师居多,小学高级教师偏少。全镇在校中小学生共3091名,小学学生1954名。陇城镇中心小学有教师51名,学生1036名,教学设施较为齐全,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但镇属教学点与中心小学教学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

秦安县陇城镇小学布点分散,办学条件差距大,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生源急剧减少,教学质量也曾一直徘徊不前,一些教学点逐渐呈现出荒芜景象,严重制约着当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以下简称陇城教育园区)依据村小和教学点的分布,固定车辆,固定司机,固定人员,固定路线,早晨派送教师去教学点上课,晚上接教师回园区居住,学生就近入学,不用再挤校车,即变学生“走读”为教师“巡回走教”。“巡回走教”学校涉及4个教学片区,主要包括许墩、南七、张湾3所完全小学和硬坡等12个教学点,共60个班级。陇城教育园区推进的“巡回走教”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乡村学校办学模式,助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一)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陇城教育近年来发展不均衡、山川差距大,教师进不来、留不住,学生流失、择校普遍,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在“巡回走教”教学片区内,参与“走教”的教师共有33名,其中男教师15名,女教师18名,占教育园区教职工总数的23%。调查发现,参与“走教”的偏远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男女教师性别比例适当,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大多数教师具有师范专业背景,但未评定职称和初级职称教师比重偏大,中级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小。通过推动“巡回走教”,偏远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吸纳了川区学校过剩的师资资源,补充了教师数量,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但也存在着教师职称晋升的实际困难,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足开全学校课程

据调查,“巡回走教”前,41.1%的教师认为因缺乏专业教师,未能开足开齐学校课程;20.6%的教师将体育及艺术类课程视为“副课”,可有可无,甚至不开设或一味压缩课时,认为能开齐开足体育及艺术类课程的教师占38.4%,这样无疑形成了川区教师富余,课程开设相对齐全,偏远完全小学及教学点因“生源少,师资力量薄弱”而开不齐课程的怪圈,这既是制约西部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农村孩子“择校”的主要动因。通过推动川区富余教师定期“巡回走教”,使得偏远完全小学及教学点开足开齐了品德、科学等综合学科以及音、体、美等“副课”,形成了园区内同一学科教师跨校兼任不同课程的良好局面,加强了薄弱学科建设,破解了村级薄弱小学师资结构性短缺、课程开设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促进了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设镇级教育园区

陇城镇山川自然条件差距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村小学布点多,办学条件差,山区学生流动较大,教学质量偏低,教师不安心已成为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真实生态。调查发现,“巡回走教”前,57.5%的教师放学后住在本校的办公及宿舍室,30.1%的教师回本乡镇村庄居住,5.5%的教师回县城居住,6.8%的教师表示不确定,要么回县城,要么回本村庄居住。当问及教师住房问题时,大多数教师都一脸愁容。教师的住房既是教师工作中最头疼的问题,也是乡村教师不安心乡村教育的主要原因。2014年以来,秦安县筹措资金2900多万元,规划建设陇城教育园区。2015年9月,建成了占地15亩,总建筑面积11244平方米的陇城教育园区。园区分为住宅区、办公区和综合服务区等3个区域。住宅区建有教师周转住房3栋144套,其中,2栋96套住房面积每套为83.26平方米,1栋48套住房面积每套为29.5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11平方米;办公区修建教研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1833平方米;综合服务区为食堂、锅炉房,体育设施齐全,校园绿化较好。除了50岁以上的教师,每名教师可分到一套住房,其中,已婚教师可分配84平方米住房1套;单身教师可分配30平方米单身公寓1套,房子产权归教体局。与此同时,配置了4辆校车,按照连片就近的原则,设计了4条“巡回走教”路线,早晚接送“巡回走教”教师。陇城教育园区的建立,既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有利于吸引刚毕业年轻教师来园区从教,也降低了教师往返于学校与居住地的交通成本,更能够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全身心投入乡村教育,促进农村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推进集体备课

“巡回走教”前,陇城各级小学虽然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教研效果不太明显。“巡回走教”后,由于园区全部教师统一入住教育园区,加之建有专门的教研室,园区利用每周至少两个晚上进行集体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以语文、数学、英语、音体美四个教研室为依托,先由主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撰写教案,然后提交教研组讨论,教研组成员根据自己对课程重难点、课堂教学情境、板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再由主备教师完善教案。主备教师修改之后,教研组成员又要根据教学条件、学生接受知识程度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之后,由教研室主任签字后教师方可使用教案进行课堂教学。上课结束后,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撰写出课堂教学反思,再将任课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在年级组交流,形成凝结集体智慧的最佳教学方案。由于所有教师参与集体备课,使用同一最佳教学方案,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全镇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缩小了川区和山区小学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极大地保证了薄弱乡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创新学校管理体制

“巡回走教”前,陇城镇各小学基本上实行陇城学区统一管理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巡回走教”相伴随的是,改善了教学条件,建设了集食宿、办公、管理于一体的教育园区。“巡回走教”后,陇城教育园区采取“三个一”的管理机制,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与学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下设一个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一个中心(教研教改中心)、一个公司(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全园区每周工作日程、派送“走教”教师、园区安保及日常工作;教研教改中心负责制定学区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探索新型办学模式,安排学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教学交流和教研教改活动,建设园区教学资源库;后勤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教师住宿、各功能室协调分配、教师食宿、车辆调配、财产财务管理、园区绿化、卫生打扫、供电、供水、供暖等后勤保障工作。与此同时,园区以中心小学为主体,与全镇各小学和教学点教师建立互动联合体,实行教师“巡回走教”,推进“六统一”校点一体化的管理运行模式。一是统一食宿。园区建设了周转住房、食堂,配有服务教师日常生活的健身设备等附属设施,教师集中在园区统一食宿,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彻底解决了教师食宿需求,稳定了全镇教师队伍,使他们能够安心教学,踏实工作。二是统一接送。园区规划了4个走教片区,安排了4条走教路线,每条走教路线配备了1辆专车,负责接送教师到走教区学校上课,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减少和杜绝了学生转学、辍学的现象。三是统一排课。各镇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执行园区内统一的总课表、统一的课程安排、统一的计划制度和作息时间以及统一考核,既规范了镇内完全学校和教学点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也有利于统一调度走教教师,更便于园区随时了解和掌握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教学开展情况,有效确保了完全小学和山区教学点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四是统一调配。园区按照完全小学与山区教学点的地理分布、学生就近划片入学和各完全小学及教学点教师余缺的情况,打破了校际界限,全学区小学教师统一纳入园区管理,建立了教师互动联合体和教师动态调节机制,教师由园区统一调配,教师由“学校人”变成了“园区人”,既解决了川区师资富余而山区师资缺少的现象,推进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也改变了教师由固定于某一偏远教学点成为园区教师的客观现实,有效解决了教师婚姻、子女升学、生活等后顾之忧。五是统一走教。园区内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教师相对固定,定期推进品德、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随机“巡回走教”,形成了同一学科教师可以为多所学校学生“走教”上课的局面,既破解了偏远完全小学及教学点学科教师短缺,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的难题,也让边远山区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确保了山区学校的保学控辍。六是统一研修。全园区的教师统一组编为语文、数学、英语综合、音体美四个教研组,在园区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园区建立了教学资源网,设立优秀教学课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件等模块,各教研组和教师互助联合体定期上传教学相关素材。每个片区同学科教师既可进行集体备课,又能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了园区内教学资源共享,整体提升了各完全小学及教学点教学教研能力和水平。

二、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巡回走教”教育综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资配置缺乏平衡性

“巡回走教”是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能否真正有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从目前“巡回走教”整个运行情况来看,师资呈现出几种不平衡:一是师资配置地域上的不平衡,即川区富余而偏远教学点短缺。就园区整体师资状况而言,师生比远低于国家农村小学师生比1∶23的要求,但具体到每所学校,语、数、英等“主课”教师所占比例较高,音、体和美等“副课”教师极度缺乏,尤其是在偏远教学点更为短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副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川区一个老师一般都代一个或两个班级的课,而教学点的情况就比较突出,一个老师代3个或3个以上班级的课,且主要采用复式教学,即“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进行的一堂课上给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1]例如“巡回走教”以前的××教学点仅有一名教师,学校共有3个年级(学前班、一、二年级),总计22名学生。该教师一人承担多重任务,每节课都需要在3个教室里来回走动,工作量极大且工作效率极低,单不说教师多累,学生也是无法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关注。该教师每节课只讲10分钟课,剩下30分钟都是学生自习时间,学生真正接受课堂教学的时间仅为正常上课时间的一半不到,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上课的兴趣,不写作业、不拿课本也成为了时常发生的事情。二是师资配置质量上的不平衡。尽管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年龄、性别及学缘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但大多数教师主要是初级职称,个别教师未评定职称,极个别教师是高级职称,加之学习、培训机会缺乏,致使各完全小学及教学点教学质量不均衡,这是农村小学生流失及家长择校的主要动因,也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三是师资配置结构上的不平衡。“巡回走教”的教师主要限于承担音、体和美等“副课”的教师,且在“巡回走教”中还要兼任语、数和英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得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力不从心,进而也影响到“巡回走教”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师资结构性短缺的客观现实依然成为制约当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瓶颈。“巡回走教”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各完全小学及教学点的师资,但与各完全小学及教学点的客观需要相比,无论师资数量还是质量仍不能满足实际教育教学需求。

(二)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农村小学一般重视语、数和英等“主课”的开设,往往会配齐配足语、数和英等“主课”的教师,教学质量相对来说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相反,音、体和美等“副课”因师资短缺,加之学校不重视,致使课程开设流于形式,学生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拓展,这也是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差异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阿瑟·奥肯曾说:“在机会均等问题上,一步赶不上,便步步赶不上。”[2]如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失去了机会均等,那么今后的学习、生活很可能面临更多的不均等而且难以克服。陇城教育园区过去一个教学点一般只有一名教师,一所完全小学的同一门学科一般也只有一两名教师上课,无论是完全小学还是教学点,音、体和美等课程根本没办法开设。教师统一集中入园、统一调配管理后,园区结合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英语、科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师资短缺学科实行教师“巡回走教”,做到了全学区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开全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偏远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学生能够与中心小学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三)教学质量缺乏均衡性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是落实教育公平的关键,教育质量却是推进教育公平与减少择校现象的关键中的关键,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低亦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瓶颈。1980年,《世界教育年报》中提出:“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比较严重问题之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不高,且校际、城乡、区域等方面师资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尤为突出,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原始学历低……专业化程度低,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已成为限制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4]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素质。在陇城教育园区,教师大多为专科文凭,年老教师较多且由民办转为公办的较多,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亟待提升,极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这样说,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低,严重影响到当地教学质量。各小学教学质量不均衡加剧“择校”之风愈演愈烈,当然也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绊脚石。

(四)师生关系缺乏稳定性

20世纪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是住校的,学校为教师提供一间房子,作为教师住宿兼办公的主要场所。教师下课后,相聚在一起,批改作业、讨论问题或聊天,有时还参加体育活动,学生或在晨读、晚读,或在打篮球、乒乓球,或在观看老师的体育比赛,或在嬉闹,学校异常热闹,师生关系格外融洽。教师既能够了解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也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学生有学习上的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老师面对面的辅导与帮助,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已成为那个时代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也能够轻松愉快地融入教师的生活中。随着“巡回走教”的顺利推进,大部分教师早出晚归,且教师经常处于流动状态,这种现实容易造成师生关系淡漠,教师没有固定的学生,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师,真正的师生关系难以有效建立,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因失去信赖的老师,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老师也因缺少了固定的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性大大降低。虽然园区有住宅,但毕竟条件各方面赶不上县城,教师一心想进城的动机和想法也是很难加以改变,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少,难以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况不仅在教育园区存在,也在其他村小或教学点非常普遍。

(五)教学支持缺乏保障性

“走教”离不开教学支持。要想推进“巡回走教”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教学支持条件建设,而教学最基本的支持条件就是以乡中心校为依托,建立集教学、办公、住宿一体化的教育园区。秦安县无偿征用河滩用地15亩,整合了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县财政自己掏了1000万元,再加上各界捐的200多万元,合计2900多万元,经过一年多建设,2015年9月,建成了包含1栋园区教学教研场所和居住着全镇8所小学12个教学点的142名教师的3栋住宅的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据估算,不建设园区,仅把陇城教学点的学生撤并到完小上学,每天需接送学生387人,需14辆校车,花4200元。现在改为接送教师,需校车4辆,花1200元,一天省3000元,每年在校200天,一年能省60万元,这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大部分县属于贫困县,实行“走教”,建设教育园区,虽然集中了教育资源,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因建设园区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加之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的配备,条件一般的县也无力支撑园区的建设,特别是乡镇或中心小学也无法筹集到园区建设资金。所以,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走教”以及园区建设和运行的关键。

三、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巡回走教”教育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厘清“巡回走教”和教育园区建设关系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现状就是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这既是制约农村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择校”现象屡禁不止和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动因。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农村学生也就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秦安县“巡回走教”教育综合改革一定程度上集中县内的教育资源,并通过走教的方式进行优化调度,使县城的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农村学生尽可能的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受到更好的教育,使教师能够通过各种资源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可以说,“巡回走教”教育综合改革模式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满足了农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本需要,消解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差异,也为破解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瓶颈”问题提供了思路和范例。但是,“巡回走教”究其实质来说,是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是基于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问题而采取促进城乡教师流动的有效方式,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消除城乡义务教育差异,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设集全镇小学教师吃、住、行、教研教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型小区,即教育园区,就是让教师“居安”、“心安”,将“心”真正用于农村教育和农村学生发展上,为农村教师“巡回走教”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保障,消除农村教师“巡回走教”的后顾之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巡回走教”是农村综合教育改革的要义,而建设教育园区是“巡回走教”的主要内容和举措,不能简单把“巡回走教”等同于教育园区建设,也不能将“巡回走教”简单理解为是教育园区建设的结果。目前,地方政府将建设教育园区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不断加大教育园区建设的资金、政策支持,这的确是教育扶贫的主要举措,但一定要厘清“巡回走教”和教育园区建设的关系,认识到“巡回走教”是根本,教育园区建设是“巡回走教”的最重要保障,是“巡回走教”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教育园区建设成功之后,应将“巡回走教”的重点放在如何推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如何开足开全课程、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学生发展等方面,真正让“巡回走教”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发挥有效作用,这应当是“巡回走教”今后或更长一段时间要选择的路径。

(二)补充和建设教师队伍

优质教师资源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城乡教育差距主要在于教育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不充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资源的不均衡、不充分,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数量缺乏,尤其是结构性师资短缺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英、音、体和美等学科师资不均衡、不充分是城乡教育质量难以均衡发展的重要动因。缺乏英、音、体、美等师资,农村小学也就无法开足英、音、体、美等课程,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和艺术教育就流于形式,农村学生英语能力和艺术素养也就得不到有效拓展,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数等文化课程的学习。单纯的语、数等文化课程的学习,会使农村学生厌烦学习,产生自卑,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二是质量不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目前,农村小学教师虽然学历已达标,但大部分教师要担任多课头的教学任务,无法专注于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加之缺乏高水平、教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的引领以及外出学习培训或进修学习的机会,致使其在专业化发展中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既是农村教师长期坚守教学第一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存在差异的真正原因。

教师队伍的稳定是保障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核心。2009年,全国农村教学点数量为70954个,占全部农村小学数量的30.30%,绝大多数教学点位于西部地区。[5]单从农村小学师生比来看,农村小学师资充足,但教学点教师结构性短缺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教学点学生少,教师少,教师课头杂,教学任务重,还要扮演多重角色。农村小学每年虽然都能够补充一定数量的教师,但由于教学条件以及教学任务繁重,很难留住优秀教师,尤其是音体美教师。在大部分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入职不到三年的教师流失比较严重,留在教学点长期坚守教学第一线,守望乡村教育的要么是老教师,要么是教学能力相对弱,无能力调走的教师,再亦或说就是特岗教师,所以,留住教学点,最关键的是留住优秀教师,尤其是英、音、体、美等教师,这既是西部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精准扶贫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中小学开展支教。逐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防止新的代课教师群体出现,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转变观念,关注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发展,适当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改变单一的以“师生比”作为配置教师的标准,以班级为单位对教学点进行教师资源配置。[6]与此同时,要通过职称评聘、支教、教师和校长岗位交流、评优提职等方式,促进城区教师向教育资源薄弱的乡村流动,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另外,加大英、音、体、美教师的招聘录用,提高他们去教学点从教的待遇,进而弥补教学点师资结构短缺的短板,促进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除以上方式之外,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制定指向性的乡村教师培养计划,选择乐于从事乡村教育的学生,实施区域定向性招生、免费激励性政策、保障性就业约定等,培养和补充乡村教师队伍。

(三)重构乡村课堂教学文化

乡村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词。美丽乡村建设最为重要的是乡村文化建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谋生,致使民间砖瓦手艺、木雕艺术、剪纸艺术、传统武术、民间社火、民间游戏等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没落,乡村趋于沉寂与单调,少了往日的文化气息。加之,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乡村家家院落荒芜,留守着老弱妇幼,整个村落白天寂静无声,夜晚偶或有三二声犬吠,听不到大人的吆喝,听不到小孩的欢笑,像一个沉寂的世界。多年来这些孤独的守望者文化知识严重不足,他们无力担当乡村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广阔农村有成为新的文化荒野之忧。

乡村学校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表征。乡村文化的没落,势必会影响到乡村学校文化的建设。为此,村委会要重视乡贤文化的示范引领作用,重塑乡规乡约,涵育文明乡风,努力营造乡村文化。与此同时,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入点,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发掘传统戏剧,譬如皮影戏、秦腔等,鼓励农民们自编自演乡村话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城市电影队、戏剧团送电影和戏剧下乡等文艺下乡活动,重拾荒芜的乡村文化。另外,作为乡村学校,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与村级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立足乡村,挖掘乡土气息的传统乡土文化,充分利用乡土资源,适时开设乡村地域课程,培养学生热爱乡村情感,重建失却的乡村校园文化。再次,改满堂灌为探究式,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重构被忽视的乡村课堂教学文化,让乡村教学点和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加强学生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乡村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体,是师生课堂教学互动方式的文化,是影响师生精神生活的先进文化,直接影响着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秦安县“巡回走教”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但随着城镇化的加快,随之出现了“麻雀学校”、“袖珍学校”、“微型学校”和“小规模学校”,由于班级规模小,学生人数少,生生、生本、师生之间难以真正实现互动交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加之“巡回走教”教师的流动性,教师会很少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问题,学生也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给走教教师,进而师生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交流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任何教育活动从来都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交流促进的过程。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某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主要取决于对这个教师信任和喜欢程度。关注学生情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已成为制约乡村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成为目前破解乡村教学点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聚焦点。为此,应将“巡回走教”发展为“定点走教”,将“走教”教师固定于某个学校、某个班级、某个学科,改变“巡回走教”致使学生表达情感无以寄托的客观现实,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双方加强对对方的了解、认识和感情上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心情中学习,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发展并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也是重拾乡村课堂教学文化的本质之所在。另外,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也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教育园区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且学历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是太大,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教育园区可以利用教师之间的这一优势,发挥教师各自优势,积极组织教师之间活动或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既可以让教师通过集体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之间的默契,营造良好的乡村教师文化,学生也可以在观看或参与教师之间活动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菲利普·库姆斯也曾指出:“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常像半干旱的教育荒漠一样而没有教育质量可言,不但教师通常水平最低的,而且贫穷儿童的比例也很高,这些儿童真正需要最好的老师,然而他们都是最后得到。”[7]发展乡村教育,责任在各级政府。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责任在乡村教师。可以说,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对于新入职乡村教师来说,他们去乡村学校,一般是去过渡的,不会一直长期坚守于乡村学校。对于乡村学校来说,更需要适宜的乡村教育,以及长期坚守于乡村学校的教师,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乡村学校更需要“走教”的高素质教师。一是对于长期坚守乡村教育的老教师、无能力调走的教师和特岗计划招聘教师来说,可以通过建立乡村教师教育基地方式,让他们定期接受有计划的培训和教育,改变他们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植入坚守乡村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同时,学校是知识生长的地方,思想方法间的交流与碰撞,取长补短,不仅能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完善个人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园区可以开展有优秀专家和学者指导的集体教研活动,让教师结合课程教学或个人兴趣相互交流、切磋,提高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二是大力推行校长轮岗,对参与轮岗校长在工作待遇、职称晋升、提拨任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去乡村学校任职。三是实施“走教”+“电教”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既可以让城市优秀老师向农村小学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也可以把发达地区教育资源通过县(区)电教平台向西部山区农村学校有效配送,让农村小学生共享线上优质课程资源,进而加速推进西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除了制度支持以外,还应加大人性化的政策激励,同时更应该有人文关怀措施,激发乡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乡村教师真正成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六)筹措园区建设经费

“走教”是教师“走教”。“走教”需要条件保障,最主要的是解决“居安”和改善工作条件等问题,让“走教”教师真正长期扎根乡村,坚守乡村学校,为农村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奠基。建设集教师工作、生活一体化的教育园区和保障教育园区正常运转,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一时难以筹措到园区建设所需的全部资金,但从长远看,投资教育园区建设,既解决了教师流失问题,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留住了乡村学校,重拾了即将消失的乡村文化,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所以,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整合资源,多方筹措教育建设经费,从改进乡村学校着手,建立以中心校为中心的集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图书馆为一体的教育园区,让老师生存在以教育园区为主的乡村社会当中,而不是生活在孤零零的乡村学校当中,赋予乡村学校灵动性,减少乡村教师的隔离感和孤独感,使乡村学校真正成为乡村的灵魂以及农村学生成长成才的乐园。

总之,农村教育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薄弱的部分,也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只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出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多渠道和多样化路径,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点园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