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整治建议

2019-01-20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3期
关键词:存栏养殖业粪污

高 翠

(湖北天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206)

引言

畜禽养殖业是农村重要的基础产业,畜禽养殖业可以拉动饲料工业、畜禽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同时解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并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2017年全国生猪存栏4.4亿头,羊存栏3亿头,牛存栏9千万头,家禽存栏超过57亿羽。随之而来的是,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农业污染源的96%,排放的总氮含量占农业污染源的38%,排放的总磷含量占农业污染源的56%[1]。为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结合畜禽养殖污染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技术,并积极推进畜禽污染整治工作。

1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1.1 粪尿污染

一头90公斤重的猪,每天要排泄2.2公斤粪便,产生15公斤污水(其中包括2.9公斤尿液)。据此计算,一头猪每年排泄800公斤粪便,产生5500公斤污水(有人估计全国畜禽养殖业每年排出的粪污总量在30亿吨以上)。而许多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随意排放畜禽养殖粪污。——这些粪污直接排放进入环境,会出现厌氧腐解与不完全降解,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1.2 空气污染

畜禽粪便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等恶臭气体。氨气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畜、禽都会产生毒害作用,硫化氢可溶于人体呼吸道与眼结膜,造成损伤;粪臭素会造成呼吸抑制,引起慢性中毒[2];这些恶臭气体都严重危害养殖户及周边居民的健康。

1.3 水体污染

畜禽养殖粪污中含有大量氮磷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粪污未经处理进入江、河、湖泊后,可导致自然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上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质(严重时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2 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建议

2.1 强化政府主导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模式

当前,国内畜禽养殖数量虽大,但养殖场比较分散,养殖户普遍缺乏较高的文化水平与环保意识,粪污处理技术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责任,组织成立专门的畜禽养殖污染监测与防治机构,实时搜集、分析、处理畜禽养殖污染信息。各级地方政府还应当及时出台畜禽养殖“三区”(即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划分方案,引导优化畜禽养殖场合理布局。此外,各级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引入民间资本,鼓励引导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畜禽养殖,探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新技术。

2.2 创新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模式

创新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模式,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处理模式。

2.2.1 还田模式

畜禽粪污作为肥料还田,这种模式虽然传统,但经济、高效(毋需专人管理、毋需投资成本),可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的效果,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土地肥力。但该模式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且可能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

至今美国和德国畜禽养殖场仍在采用还田模式处理粪污(美国养猪场的粪污需长期贮存,再转移至农田;奶牛场的粪污有专用贮存池收集、存放;养鸡场采用机械清理鸡粪,再进行直接利用或堆肥;所有粪污严禁直接排入地表水或地面,违者重罚不贷。德国畜禽粪污须存放6~9个月进行腐熟,再用于肥田),这说明该模式仍具有生命力。——若养殖场规模较小、且养殖场附近有大面积宽广的土地,可采用还田模式。

2.2.2 工业化处理模式

早在2006年韩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畜禽养殖场就已经开始应用工业化模式处理粪污。工业化处理模式需要搭建厌氧-好氧处理系统(包括厌氧复合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等),运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等工艺处理粪污。

工业化处理模式的优点是占地少(目前国内农村耕地面积紧张),适应性强,不受季节、温度、地理环境的影响;该模式的缺点是投资大、能耗高、运转费用高、维护管理量大。——在经济发达的百万人口大城市近郊,可尝试推广工业化处理模式。

2.3 改进饲料

据研究,造成畜禽养殖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畜禽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没有被完全吸收。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畜禽饲料消化率来减少空气污染,例如:采用搭配平衡日粮,可使氨气浓度减少11%[3];用蛋氨酸、色氨酸等进行营养平衡,代替猪饲料中的粗蛋白,可使猪粪中的氮含量减少40%。

结语

畜禽养殖污染对畜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畜禽养殖污染形成的原因,寻找科学、经济、高效的治理模式,最终实现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存栏养殖业粪污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