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生活课堂

2019-01-20许敏娟

天津教育 2019年29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儿童

许敏娟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小学,浙江 台州 317200)

一、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不足

首先,很多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没有实施生活化教学。具体表现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已经习惯了“照本宣科”,他们的教学思路基本遵循了教科书的指引。所以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时间本来就短暂的情形下,如果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无法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理论知识,也无法让学生全面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其次,多数教师为了应试教育而放弃实施生活化教学。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多数教师依然将教学的最终目的定位于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在此情景下,即便有些教师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儿童的成长意义,仍然无法从内心放弃对学生分数的追随。即使有少数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也只是在公开课中,对学生的学习并不能起到大的作用。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虽然采用了生活化教学,但忽略了生活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意义,体现为教师往往忽略与学生的沟通,无法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二、小学数学儿童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儿童数学兴趣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习惯用“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激发起来,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儿童观察能力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清晰数学知识的重要,并激发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他们思考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并且,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素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形成开放性思维。

(三)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

数学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数学的特点就是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比较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由此,学生就会留心体会生活,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他们就会利用已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

三、儿童视域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运用策略

(一)采用生活化内容

兴趣是通向成功的一块敲门砖,这也是教师渗透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实施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学习情况,为其呈现与他们年龄相关的生活内容。一旦儿童发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紧密度,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升,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价值,并从心理上坦然接受数学,热爱数学,应用数学。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我为学生呈现了与他们自己生活相近的生活内容:小雷今天上午去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出门的时候带了5 元钱。到了超市之后,小雷发现一支铅笔的价格为0.5 元,一本本子的价格为1 元,一个铅笔刀的价格为1.5元,请问小雷带的钱够买这些学习用品吗?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立刻拿出自己的笔和纸计算起来。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近的内容,学生们的兴趣大增,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学得开心、学得有趣,可大大提升课堂的整体效率。为此,在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呈现给学生,必要的时候可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等,让学生明白数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具体存在,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数学带来的感受和乐趣。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中,由于图形的种类居多,加上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较为贫乏,如果让学生掌握图形在生活的具体反映有一定难度。为此,我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有埃及的金字塔尖,有足球、铅笔盒、魔方、建筑物中的圆形柱子等。

当学生们看得入神时,我询问学生:“你们能说出刚才视频中出现的物品的形状吗?”在学生纷纷说出图形之后,我再次追问:“你们还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带有形状的物品吗?”这样一来,学生们纷纷说了书本是长方形的、水杯是圆柱形的等。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热情,提升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运用生活化原型

小学生自身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一些数学知识对小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生活原型还原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也大大活跃他们的数学思维。但在寻找数学原型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兴趣趋向。

例如,在《克和千克》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身对生活的体验较少,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克和千克的区别有一定难度。为此,我借来一个药品电子秤,在课堂为学生呈现不同重量物品的称法。通过呈现生活化物品原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共鸣,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活跃了学生的课堂思维,掌握了知识点。

(四)创设生活化活动

学习认知离不开一定活动的支撑,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活动性质的课堂充满了期待,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提升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为此,在创设儿童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喜好开展一定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最终深化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

例如,在《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中,对数字之间的搭配这一内容,学生在搭配的时候容易遗漏。为了让学生对搭配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牢固,在课堂教学中,我为学生组织了一次活动“找朋友”。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几个学生之间纷纷标上不同的数字,然后让小组内的成员找朋友,哪个小组找到的朋友最多就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每个小组都活跃起来,因为小学生都希望寻找到自己的朋友,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大家都在愉快的氛围中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民主化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此,在创设生活化的课堂中,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让课堂更有生活味和人情味。实现这样的教学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设置教学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欢乐海洋。

例如,在《表内乘法(二)》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不太牢固,有的学生则记忆得滚瓜烂熟。为此,我并没有打压那些“学困生”,而是将国家当前的“脱贫帮扶”项目讲给学生听,并鼓励那些优秀的学生充当“专家”的身份,给予“学困生”帮扶。这样一来,那些“专家”讲得有模有样,那些“学困生”听得非常认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那些对乘法口诀记忆困难的学生有了明显好转。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并采用生后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总之,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形象模式中,并且鉴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为儿童创设与其生活相近的生活教学模式,让儿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儿童对数学的感受能力,从而提升儿童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最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儿童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