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人华侨与牙买加经济发展

2019-01-20秦善进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牙买加华人华侨种植园

秦善进

(唐山学院 传播与动画系,河北 唐山 063000)

牙买加是加勒比地区第三大岛国,经济规模较大,是该地区的第二大经济体。牙买加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土著时期与殖民时期、争取独立与独立后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新自由主义改革时期以及21世纪改革与发展时期等几个阶段,经济规模也由单一的狩猎经济与种植园经济发展成为矿业、加工制造业、服务业并存的多元化经济结构体系,其中以商业信息产业和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在牙买加国民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且旅游业是主要的创汇产业。牙买加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不仅是280万牙买加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一代又一代华人华侨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远离祖国、漂洋过海,在这片土地上,禀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勤奋、质朴、谦虚、友好等品质,在牙买加各个行业中都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一、殖民时期华人华侨在牙买加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早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阿拉瓦克人,以原始的渔猎经济为主。殖民统治时期,为了维护宗主国的利益,西班牙殖民者强迫牙买加人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英国殖民者取代西班牙殖民者之后,种植园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牙买加甘蔗、香蕉、咖啡的种植得以兴盛。种植园经济的发展需要廉价的劳动力,由于殖民者早期的不良行为,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人基本上灭绝殆尽,为了缓解劳动力的不足,英国殖民者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强迫他们在种植园里劳作。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种植园主残酷压榨这些黑人奴隶,奴隶阶层没有任何权益,享受不到周末和假日之类的休息时间。

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以及毫无权利的工作方式,黑人奴隶不甘心在这里继续劳作下去,于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运动。经过长期的努力,1834年8月1日,牙买加正式废除了奴隶制度,生活在这里的黑人获得了法律意义上的自由。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重创了牙买加种植园经济,因为解放后的黑人不愿意再回到种植园从事非人道的耕作,他们“不堪虐待之苦,不少人逃离了种植园,建立自己的小小的家业”[1]。这种情况使种植园主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为了缓解劳动力不足,种植园主尝试从欧洲招募合同工和从东印度引进劳动力,但这些人无法适应种植园高强度的劳动。于是,牙买加种植园主就把目光瞄向一群在巴拿马运河开凿期间不惧牺牲、不计报酬、从不考虑劳动时间的契约华工身上,“华工当时已经具有聪明、勤奋、坚韧和可靠的口碑”[2],种植园主决定尝试引进契约华工。至此,契约华工开始与牙买加这片土地发生了直接联系。

据记载,在牙买加独立之前,前后共有3批华人作为契约华工抵达牙买加。1854年,第一批华工到达牙买加。这年4月,一只载有310名华人的埃普索姆号轮船(Epsom)从香港出发前往牙买加,最终只有267名华人顺利到达目的地[2]。随后不久,一位牙买加华人绅士从巴拿马运河公司那里交换回来200多名契约华工,1854年11月最终有205华人顺利到达牙买加,这批华人同之前到达的华人一起,构成了牙买加华人群体的基础。第二批华人到达牙买加的时间发生于1864-1870年,他们原本生活在邻近的特立尼达、英属圭亚那、苏里南、巴拿马和遥远的夏威夷等地区,而在美国公司的组织下前往牙买加,这批华人共计200人左右。第三批契约华工到达牙买加发生于1884年,约680人从澳门出发乘坐“钻石号”轮船到达牙买加。这三批华人构成了牙买加华人华侨的主体。

这些先后到达的华人,基本上都是岭南一带的客家人。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坚持了数千年的自然经济渐渐瓦解,客家人的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客观上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由于地理优势,岭南一带的居民纷纷出洋寻找机会。这些到达牙买加的华人,基本上来自南海、番禺、顺德、新会、台山、开平、恩平、东莞、宝安和惠阳等地。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环境,刚开始都被安排在种植园从事高强度的劳动。第一批到达牙买加的267名华人很快被分到克拉伦登(Clarendon)和金斯敦附近的卡曼纳斯(Caymanas)种植园,其中的代表人物有陈八、张胜、凌三等。第二批、第三批到达牙买加的华人也基本上被安置到甘蔗种植园或制糖厂。这些华人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于是他们成为了牙买加种植园主要的劳动力供给。正是他们长年累月在种植园的劳作,不怕苦、不怕累,报酬微薄,才促进了牙买加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使当初面临危机的种植园获得了重生。随后,牙买加的甘蔗、香蕉、咖啡产量不断提升,而且甘蔗成为牙买加的“农业金子”,以甘蔗为原料的蔗糖也成为牙买加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咖啡也一度成为国际品牌。因此可以说种植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华人的辛勤劳作。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华人通过在种植园得到的原始资金积累,开始向以零售业为主的初级服务业发展。苦力贸易终止后,一些华人在合同期满后就离开了种植园自谋生路,或在路边经营小商店、或开理发店、或开小餐馆、或从事低级批发业务,开始带动牙买加服务业的发展,这方便了牙买加当地人的生活。这些华人把原始的商业经营方式与经营理念带到了牙买加,繁荣了牙买加的地方经济,增加了税收,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欢迎。其中,陈八、张胜、凌三等少数华人的创业较为成功,陈八的经营业务不断扩大,涉及到咸头(南方客家人腌制的特色干菜)散货行、批发行等行业。来自英属圭亚那的黄昌、来自哥斯达黎加的林丙和来自美国的丘亚嘉(Harris Carr)也在零售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这些华人在初级服务业领域的开拓,客观上为牙买加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争取独立时期和独立后华人华侨对牙买加经济发展的作用

牙买加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经历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62年8月5日牙买加正式宣告独立,但仍然保持着英联邦成员方的身份。独立后的牙买加开始了工业化的初步尝试,为了改变国民经济主要依赖种植园经济、工业制成品需要进口的现状,在以劳尔·普雷维什(Raúl Prevish)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牙买加开启了实施工业化的步伐,开始在开发矿业资源的基础上兴建制造业工业体系。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牙买加政府又开启了高级进口替代工业化和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策略,并鼓励国内发展商业、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以优化国内经济结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同其他国家一样,牙买加的经济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当国际上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主流思潮,牙买加也实施了新自由主义改革,鼓励自由贸易,开启私有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一时期牙买加重视发展新兴服务业,旅游、电信、信息之类的服务产业得以发展,旅游业一度成为牙买加的支柱产业之一,营业收入居各行业之首。

此时,更多的华人来到牙买加。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由于中国政局的动荡,在先期到达牙买加的华人的影响下,一批批客家青年离开家园,走上了背井离乡的道路,前往牙买加寻找生存与就业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牙建交的推动下,又一批中国人(主要是客家人)离开祖国,前往牙买加。据统计,1920年在牙买加生活的华人人数已经超过了4 000,1945年约为8 000,1964年达到了20 974人。这些华人分布在牙买加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金斯敦、圣安东尼奥港、蒙特哥贝、圣安斯贝等地[3]。

这一时期的华人基本上仍然立足于零售业,华人开的“铺头仔”店铺为繁荣牙买加零售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牙买加政府开启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政策之后,生活在这里的华人积极响应牙买加政府的号召,投入到工业化的浪潮之中,华人兴办了面包厂、机械厂、汽水厂、铁器厂、制革厂、机械厂、汽车修理厂和酿酒厂等规模大小不一的工业企业,成为牙买加制造业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中比较著名的企业有知名华人领袖陈英豪(Rupert Chinsee)先生与夫人胡竞先女士(Helen Chinsee)共同建立的嘉立铁器工厂、生活在金斯敦的陈学贤开设的钻石面包店、廖锡钦开设的廖氏兄弟面包公司、陈禄谦于1939年建立的钦摩雪糕制造厂、出生在金斯顿的戴丁贵先生参与创办的加勒比制造厂(Caribbean Products)等。这些华人及其创办的工厂为牙买加工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嘉立铁器工厂改变了牙买加小城法尔茅斯的面貌,建立4年之后,这家工厂从只有6台机器和6个工人发展到1960年的25台机器和30个工人,在看到这一奇迹后,时任牙买加总理的曼利(Manley)对他们的成就表示祝贺,媒体也称赞他们“已经改变了古老的北部沿海城市法尔茅斯的工业和职业面貌”[注]胡竞先女士说:“政府正在通过牙买加工业发展公司帮助我们在离法尔茅斯南面2英里约5英亩的土地上组建一座占地7 000平方英尺工厂的计划。我们忠诚地感谢他们的帮助。”参见李安山.生存、适应与融合:牙买加华人社区的形成与发展(1854-1962)[J].华人华侨研究,2015(1):46;转引自“The unburied talent”, Spotlight( Monthly Newsmagazine of Jamaica and the Caribbean),1960:21-22。。1954年钦摩雪糕制造厂成为牙买加当时最大的冰淇淋制造厂家。以这些杰出人士为代表的华人在牙买加制造业领域的辛苦耕耘,满足了牙买加工业化的需要。

除了涉足于工业领域外,这一时期内牙买加华人还在商业服务业领域积极开拓,鼎盛时期华人在牙买加开了上千家饮食、杂货和超级市场等,典型的就是由陈炽昌创办的自选市场陈马秀父子公司。这些华人在商业服务业领域的开拓,为牙买加优化经济结构、丰富商品流通品种、增加商品供给做出了相应业绩,是牙买加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有效组成部分。牙买加旅游产业兴起之后,一些华人又开始进军这一产业,投资兴建了一些旅馆,在景点附近开设中式餐馆,讲究色香味形的中国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华营酒店多达400多家,其中著名的中餐馆有国泰楼、顶好酒家、京都酒家和永盛酒家等。华人投资的旅馆、开设的餐馆完善了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方便游客居住、用餐,从而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21世纪改革与发展时期华人华侨对牙买加的经济发展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牙买加国民经济在改革与探索中继续前进。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牙买加继续发挥铝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比较优势,加大特色经济作物如咖啡、香蕉、甘蔗的出口,其经济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态势,2003-2012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3%,1.0%,1.4%,2.7%,1.2%,2.7%,2.7%,0.5%,1.5%和1.2%[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牙买加经商参处网站,http://jm.mofcom.gov.cn/。。2013年1月6日时任牙买加总理的波西亚·辛普森-米勒(Portia Simpson-Miller)发表了电视讲话,表示牙买加政府的工作重点集中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旅游产业、电信产业与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发展。2015年2月19日,牙买加总督帕特里克·艾伦(Patrick Linton Allen)发表了《发展伙伴计划:包容性增长,扩大机遇》的施政演说,强调牙买加会继续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2016年新一届政府总理安德鲁·霍尔尼斯(Andrew Michael Holness)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本年度首要工作是致力于优化经商环境。总体来看,21世纪以来,牙买加经济发展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这就为包括华人在内的牙买加人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与发展机会。

在这一时期内,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外交往越来越紧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出现了出国热潮,一些民众通过亲朋好友的引领出洋、婚配出洋、继承产业出洋、求学出洋、海外再迁移等途径前往牙买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当前生活在牙买加的华人华侨已经突破了3万,超过了牙买加280万总人口的1/10。同最先到达牙买加的华人相比,这些华人华侨一般都拥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他们继续发挥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为牙买加金融、电信、文化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同时,一些华人华侨还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为中资企业向牙买加拓展投资业务提供信息、创造机会,让中国人才、中国技术、中国资本成为促进牙买加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让中国制造成为丰富牙买加境内流通商品种类的重要选择。

这一时期,牙买加华人通过兴办电影院、旅行社、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和进出口商行等方式来支持牙买加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其中牙买加华人李秦经过不懈努力,于2004年创立了著名的私人互惠基金公司——利基投资顾问公司,为牙买加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一些华人华侨的引导下,近年来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中达建设公司陆续进驻牙买加,投资修建了包括首都金斯敦机场路、南北高速公路、西印度大学教学楼、库布斯桥等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其中,在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承建的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现更名为爱德华·西加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具有华裔血统的牙买加青年安德鲁·张发挥了关键作用。牙买加中国文化协会主席吕启明认为中资企业承建的基础设施项目给牙买加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同时解决了数千牙买加人的就业问题,中资企业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更是让牙买加政府和民众钦佩[注]新华网,http://www.chinanews.com/hr/2013/03-20/4660293.shtml。。

四、一带一路框架下华人华侨在中牙经贸合作中的作用

自华人到达牙买加这片土地始,尤其是中牙正式建交后,中牙双方一直保持着正常交往,经贸总额不断增加。华人华侨在牙买加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同于西方殖民者的殖民移民,没有任何政治色彩,是一心一意为牙买加的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在增进中牙双边友好关系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近几十年来中国向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的移民行为带来了相应的益处,因为这种行为向这些国家提供了寻求跨越太平洋加强经济联系的机会”[4]。中国一直是牙买加重要的出口国与进口国,2006年1-11月中牙双边的贸易总额为2.95亿美元[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牙买加经商参处网站,http://jm.mofcom.gov.cn/。,2013年、2014年、2015年中牙双边贸易总额分别为3.40亿美元、4.28亿美元和4.38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深入推进,牙买加独特的地理优势为双方增加经贸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牙买加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核心地段,首都金斯敦距离巴拿马运河的黄金海道仅仅20~32海里,加之中巴已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华人华侨就可以充分利用巴拿马运河航道的运输优势,在扩大中牙经贸数额、促进牙买加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2017年9月10-11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抵达牙买加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正式访问,访问中杨洁篪会见了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和其他内阁成员,霍尔尼斯总理表示:“牙买加将致力于保证两国达成一致的项目顺利实施,不仅为牙买加的发展,也为了中国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杨洁篪认为未来中牙双方在体育、文化、商务、教育、科学和其他领域存在进一步发展机会。9月13日,根据牙买加《集锦报》的消息,牙买加政府与中国政府承诺将继续发展两国间战略合作关系[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驻牙买加经商参处网站,http://jm.mofcom.gov.cn/。。故此,牙买加华人华侨就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期,发挥熟悉牙买加国情、政治、法律、民俗等优势,引导中国资本参与牙买加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人文交往、电信、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为牙买加经济发展的引擎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一)深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

牙买加航空与海运较为发达,国内铁路、公路之类的基础设施需要更新,我国政府主导的一带一路的重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与劳务输出,这就意味着中牙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着深化合作的空间。目前,牙买加物流中心建设、机场建设、港口建设与加工园区建设等基建项目都提上了日程,前期成功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也为后续合作提供了可供操作的经验,华人华侨可以收集商机,发挥纽带作用,为中国施工企业提供商情、政策、法规等资讯,使中资企业参与到牙买加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二)加强旅游业合作

旅游业是牙买加的一项支柱产业,牙买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也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2017年到牙买加旅游的游客人数达430万,但是牙买加入境游的旅客来源国主要集中在美、加与西欧国家。中国也是一个旅游大国,每年出境游的游客人数持续上升,这就意味着中牙双方在旅游产业领域也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间。由于中国人对牙买加相对陌生,再加上距离遥远,这就需要华人华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中巴建交后巴拿马这个交通中转站,开发中国赴牙买加的旅游专线,来促进牙买加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加大资源领域的合作

牙买加拥有丰富的铝土资源,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牙买加境内铝土资源的蕴藏量居世界第四位,铝土出口和氧化铝制品出口一直是牙买加重要的出口创汇来源。中牙双方这一资源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每年中国从牙买加进口大量的铝土与氧化铝制品。2006年中国五矿进出口公司与牙买加世纪铝业公司合作,投资兴建了一座氧化铝厂。2016年甘肃酒泉钢铁集团(酒钢集团)收购了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公司的股权,这标志着双方资源合作步入了实质性阶段。收购完成后,酒钢集团对阿尔帕特氧化铝公司进行扩建,计划在2020年底把产量提升到200万吨,还计划兴建两座液化天然气发电厂、一座铝箔/不锈钢工厂、一座铝片材厂、一座焊条及其他氢氧化铝产品工厂,以及重建、扩建凯撒港口等。这些为华人华侨提供了商机,中方公司也需要华人华侨的配合,扩大中牙双方的资源合作,促进中资企业和牙买加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牙买加华人华侨种植园
某花卉种植园区天然气管道在建工程造价争议的司法鉴定
美国:种植园安全举措事关食源性疾病
绽放在东赢的侨界之花——记在日侨团优秀侨领、日本北九州华人华侨协会事务局局长孙娟
小种植园里的劳动故事
“借脑引智” 提质发展——德国华人华侨科技工商协会博士团来访江苏
北德华人华侨国庆庆典成功举办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冯成康:一心为华人华侨撑起保护伞
牙买加“惊喜”千名中国游客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