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传统文化的表述
2019-01-20,
,
(宿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大会报告。这份报告回顾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在这份划时代的文件中,传统文化被多次提及。那么,十九大报告是怎样表述传统文化的?研究表明,与党的以往文献相比,中共十九大报告对传统文化表述有继承,有发展。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理解传统文化的新方式以及给出了传统文化新颖的话语表述,积极构建基于主流文化的传统文化话语体系,并以此作为发展当前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历史唯物主义背景下传统文化的新的理解方式
十九大报告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五种社会形态。这一学说主张,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它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具有历史必然性和普遍性。在这一学说的观照下,近代欧美国家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而近代中国则被定性为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近代中国屡遭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人民遭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形成了“封建统治、外国侵略/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范式。这些基本观点和理解方式得到延续,“封建统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1]等概念出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些概念包含的思想是传统文化出场的历史文化环境。
尽管如此,十九大报告并没有将“封建主义”“封建专制政治”等概念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而是将二者分置在革命史叙述和当代思想文化范畴中,以避免产生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不良印象。不仅如此,十九大报告还正式解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新的理解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曾出现在中共十八大报告的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内容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33。不过,十八大报告并没有解释这个概念,而是在解读十八大报告的文献中,雒树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义为“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命文化和争奇斗艳的民族民间文化”[2]249。相比之下,十九大报告则很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概念连续出现,显示三者之间存在内涵性差别;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的定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指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优秀内容。
十九大报告对传统文化的新理解方式还表现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原则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内容可知,十九大报告将传统文化划分为了优秀与不优秀(糟粕或过时),这种做法由“精华/糟粕”的观点演变而来。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采用“精华/糟粕”的观点作为检视传统文化的原则。他曾将传统文化、外国文化等比喻为被人吃下的食物,能被人吸收的是精华,不能被人吸收的便是糟粕。习近平总书记接受了这一原则,他进一步将“精华/糟粕”的观点与历史发展和实践理性结合起来,使之转变为时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正如他在《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所说的那样:“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3]313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表述
除上述理解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外,十九大报告在表述传统文化上还出现了更多新的思想理论亮点。
在政治地位上,十九大报告明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新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表述上。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题下,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不同于以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对待传统文化的新方法、新原则),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十九大报告中则以“和”字表达并列关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1]。另外,在撰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中,十九大报告明确写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十九大报告的上述表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被纳入主流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使用范围上,十九大报告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的思想文化意义,使之在道德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十八大报告曾将传统文化运用于“公民道德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将“中华传统美德”植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2]32-33。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扩大了传统文化的使用范围。除了“思想道德建设”与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内容相应外,十九大报告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积极运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更多的时代性文化意义。
在文化重要性上,传统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都被放置在文化概念之下。换而言之,文化被十九大报告置于更高的地位,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这份大会报告写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这就意味着,文化的发展繁荣已被视为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十九大报告这样写道:“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这样站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去看待文化的发展,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全新的表述,是十八大报告中没有出现的内容。既然文化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具有如此高的地位,那么作为中华民族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则更为明显。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新用法
与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未作解释不同,十九大报告在赋予其内容的基础上,使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种不同用法:一种用法指称宏观的优秀传统文化,另一种用法是表达微观具体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用以指宏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体。报告提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在这句话的语境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在范围上是周延的,它指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所有优秀文化。同样,在谈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容时,十九大报告也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这句话确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即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轫于中国古代、绵延至今的优秀文化整体。在十九大报告中上述这两处表述的传统文化是宏观的,突出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整体性的存在。
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也存在微观具体的用法。例如,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一部分“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在这个语境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具体的涵义,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这样理解是合理的,因为只有具体的内容才能得到理解和弘扬。可以设想如下的情境:当一位老师向幼儿园的小朋友说,大家要向雷锋学习时,小朋友们可能不知道雷锋是谁,更不可能知道雷锋所承载的崇高精神,当大学老师把学习雷锋当作活动要求时,大学生们都明白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两个情境的差别在于,特定的信息不仅要面对特定的群体,自身还要具体和清晰。如果不具体、不清晰,这样的信息对接受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同理,既然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活动有意义,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具体的和清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种用法,在其他地方也有表述,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1]。此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指具体的内容,而非泛泛而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十九大报告中对传统文化的表述表明,国家主流文化搭建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框架,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崭新的发展意义,建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由纯粹的学术思想逐渐转变为改造当前社会文化的纲领内容。具体地说,十九大报告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面文化旗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1],以此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文化符号。这一旗帜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从横向来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前中国文化的基础性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融通马克思主义和域外文化,构建中国风格的思想文化体系;从纵向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求贯通中国古今历史文化,破除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存在的古今之辩,融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呈现连贯绵延的新中华文化系统。如果这个文化系统在社会中得以确立和发展,那么当代中国将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由此提高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实现十九大报告规划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