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探讨
2019-01-20何彩平杨佳庆肖晶晶
何彩平 杨佳庆 肖晶晶
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中长期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1-2]。规划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十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求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和协作[3-5]。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式,而多媒体教学则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6]。
1 医疗设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
医疗设备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及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包括专业医疗设备和家用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现代医疗诊疗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疗设备教学工作主要目的是根据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岗位需求,培养其专业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能尽快从简单的医疗设备维修者角色,转变为医疗设备管理者[7]。因此医疗设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课程,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甚至一些抽象内容会引起学生厌学情绪。随着智慧教育模式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医疗设备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医疗设备教学质量已是不容置疑的有效途径[8]。
2 医疗设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优势
2.1 内容形象展示 把握教学进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此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传统教学的关注点在“知识”,教学的目标是把知识“学会”,强调的是认知结果。传统教学使学生深陷“死记硬背”的泥潭,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中走向厌学。医疗设备教学中,关于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和构造以及运行方式等内容的讲解,通常采用图片和(或)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结合语言进行描述,结果往往是教师讲起来“吃力”,学生听起来“费解”,难以理解和把握重点。若灵活运用多媒体,以动画图代替静态图,用三维立体图代替二维平面图,辅以文字,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需要理解和把握的重点和难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也便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进程[9-10]。
2.2 资源优化整合 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来自教师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教师合理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和加工,也可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其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引导作用、动机作用、方法论指示、价值判断及规范概念等,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全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耗时多、效率低的不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内容[11]。医疗设备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辅助手段,采用“讲清难点,突出重点”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掌握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2.3 信息系统分析 减轻认知负荷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及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均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此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状态。而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点,具有许多对教育和教学过程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及电视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数量、种类和型号都在不断增加,在医疗设备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12]。
2.4 课件升华完善 降低工作强度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根据自己的创意,从总体上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分类组织,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及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其融为一体并赋予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各种精彩纷呈的多媒体应用课件或软件产品。多媒体课件不仅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及无形事物进行生动和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师十分便捷地制作与完善课件,还可实现知识的拓宽和升华,同时由于屏幕的展示作用,可减轻教师繁锁的备课负担[13]。
3 医疗设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注意事项
医疗设备教学是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之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教学可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以生动、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医疗设备维护和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多媒体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课堂教学,应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基本的教学技能3个方面。
3.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表现为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规定教育、教学要求和内容,并对教材进行加工,选择运用恰当的教与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等。教师是一定社会教育目的的实现者,系统知识的传授者,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多媒体课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施效果[14]。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必须对医疗设备的原理和结构知识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及优化组合,明确教学思路,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本着“讲清难点,突出重点”的原则,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内在联系,总体设计上要力求清晰、美观和具有层次感,充分体现教学互动性。
3.2 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位置,主要表现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和建构,即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主体意识充分觉醒,学习活动中主体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成果评价中,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否则教育就失去了依托与生命力,所以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尽量摆脱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信息传输满堂灌的现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15]。
医疗设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医疗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学习目的,通过采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学习,智慧学习,为毕业后的岗位任职打下坚实基础[16-17]。
3.3 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其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技能。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需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技能,以保证教学高效进行。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抛弃板书的应用,板书仍可以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和布局合理的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8]。
4 结语
医疗设备教学中,会遇到许多推算演绎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尽管可较为形象的展示相关步骤,但学生往往会只注重结果,而疏忽推导过程,对具体细节不了了之,对今后工作实践造成不利的影响[19]。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演示,通过合理规范的板书,推导演绎过程,运用讲授、提问、观察、倾听、演示和讨论等基本教学技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