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共理·共行
——唤醒积极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的思考与策略

2019-01-20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陈玲菊

天津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共情

■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陈玲菊

积极情绪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共情,催发积极情绪的萌芽,可以提高应对能力、适应能力,缓解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教师要与学生共理,采用丰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认同道德规范,并付诸实际行动;教师还要与学生共行,尊重他们的想法,时刻把积极情绪传递给学生。在积极情绪的体验中,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绪是指与个体需求的满足相联系,伴随积极、正向的主观体验的情绪。情绪的分立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趣、自豪、感激等。

积极情绪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积极情绪研究的代表人之一Fredrickson 提出了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他认为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个体认知的灵活性,从而产生多种思想和行为,并把这些思想和行为迁移到其他方面。也就是说,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能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共情——催发积极情绪的萌芽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难度不断增加,还有来自家长、教师的期望,这些都会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会不断累积,当学生遇到学习不如意或者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消极情绪,学生就会长期被消极情绪缠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易怒、郁闷等情绪,这不仅影响了学习、生活,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学生缓解消极情绪呢?根据研究数据来看,共情是一种很好解决学生消极情绪的方法。共情是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分为初级共情和高级共情两种类型:初级共情主要是教师认真聆听,了解学生内心体验和想法,进而把自己的理解反馈给学生;高级共情不仅需要教师使用聆听技巧,还需要教师经常使用自我开放、解释等影响性技巧,呈现给学生“心中所有、意识所无”的内容。

(一)认真倾听

倾听是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情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倾听时,要关注学生的言语信息,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学生的情绪往往蕴含在言语中,因此言语信息很重要,当然,非言语信息同样重要,教师也要去关注。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到,教师才可以通过倾听学生表达的内容和隐含的意思真正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进而与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感受到其情绪被理解时,就会把教师当做知心朋友,与教师进行言语上的交谈,心中的消极情绪就会有所缓和。

(二)换位思考

阅历是学生不曾拥有的,阅历的不同就会导致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因此在与学生的交际中,教师要学会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以他们的角度去感知、体悟、思考。这样做的本质是尽量排除教师自身的知识经历、兴趣喜好、价值观等的干扰,用关切的态度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感同身受的目的。此时,学生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向教师敞开,当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时,真正的共情才会产生。学生会觉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难题,而是大家的难题,其就会努力思考解决的方法,把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这个积极的主观体验中。

(三)思考回应

在学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个寻求帮助的对象必然是教师。教师不能盲目给出回答,而要细心梳理出事实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找出情感反应与事实内容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准确回应。回应时,教师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巧妙地运用学生说过的话表达自己对其的情感支持。通过细心地思考再加上运用合理的肢体动作、语言,可以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理解和认同。

二、共理——诱发积极情绪的产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复苏,情绪调节逐渐由外部以行为取向的策略转向内部以认知取向为基础的策略。因此,道德认知的水平对学生情绪调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一)追根溯源

很多时候,当教师默认某个道理时,常常省略了得出这个道理的过程,而直接把这个道理捧到学生面前,告诉其:你必须这样做。教学中,要把这种“跟着教师做”转变成“我要这样做”。例如晨跑时,学生按要求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踩跑道的一条白线。当有学生乱跑时,可以问问他们:为什么跑道会设计成这样的宽度?经过查找资料、讨论后,他们明白原来跑道的宽度属于安全距离。如果跑步时不注意这个距离,就很容易和同学相撞。只有保持安全距离,才能在运动中保证安全,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位置,并按这一位置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从而更有效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心理学家证实,由于扮演中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的支持,角色的某些特征能被“固化”在扮演者的心理结构中,从而使他的个性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例如,母亲节快到了,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妈妈高兴,然后根据大家的设想进行分角色表演,体验当妈妈收到孩子的祝福时激动的心情。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先扮演成功者,再扮演失败者;先扮演伤心的角色,再扮演快乐的角色。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可以让学生体验他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这样他们才能在遇到事情后辩证思考,激发内心的积极情绪。

(三)分析对比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告诉学生要节约一张纸、一支铅笔,但是现实情况是:只写了几页的本子被遗弃在垃圾桶里,用了半截的铅笔躺在地上没人捡。有些事情是无法用说教达到教育效果,这时可以转换方法。例如针对上面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做算数题。我国约有3亿儿童,每人节约一张纸,那就是3亿张纸。以此类推,算一算其他文具。这样,学生瞬间会觉得小小的文具变得沉甸甸的,继而把这种认知付诸实践。当他们捡起地上的铅笔时,这时的情绪体验和被教师督促着这样做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小学生因受认知水平限制,很多时候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合理对待他人,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变被动接纳为主观认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诱发积极情绪的产生。

三、共行——焕发积极情绪的魅力

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通过与学生的积极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进而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心声

教师有多重角色,有时候要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体验积极情绪。学校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申请加入,成为组员之一,和学生一起出谋划策。在活动中,师生关系已经转化成伙伴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被包容、被接纳的环境下培养积极情绪。

(二)以身作则,保持乐观状态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一位教师乐观豁达,他的学生相对也会积极从容;反之,如果教师悲观厌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时刻保持乐观愉悦的积极情绪,并引导学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教师一句幽默的话语可以化解学生的尴尬,一个巧妙的做法可以缓解学生的愤怒。遇到这样的教师,学生的幸福指数会很高。

(三)及时调节,传递积极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突发状况或意料之外的事情,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突发状况或意外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时刻向学生传递积极情绪。例如在运动会接力赛中,因有一位队员中途摔倒而被对手超越,没有拿到第一名。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这次接力赛的亮点。他们很快就想到了摔倒的同学,并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摔倒这件事。

拥有积极情绪的学生能觉察自我的情感,与人和谐相处,对学习、生活较为满意,经常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因此,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共情,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时,要与学生共理,使其能在明理的基础上自主进行道德实践。教师更要与学生共行,让积极情绪在学生的成长路上焕发光彩。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静心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