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读谱视唱的重要性

2019-01-20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

天津教育 2019年25期
关键词:读谱技能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 顾 敬

小学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主,通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演唱、弹奏技能,增强学生乐感,让学生形成对美的独特认知。而要想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就需要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欣赏音乐,在欣赏的基础上又运用乐器进行演奏,从而实现对音乐思想与情感的真实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即落实读谱视唱教学,通过专业、系统的基础教学,增强学生音乐基本功,为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联系实际,针对读谱视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读谱视唱能力提几点意见建议,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读谱视唱内容分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读谱、视唱是两大基本教学内容。读谱,指的是了解乐谱的过程,小学生通过一些音乐符号的形体来进行乐曲的识别,从而感受音乐。因此,会读谱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读谱教学主要包括字母谱教学学习、五线谱教学学习、简谱教学学习中,通过一些基础的线谱知识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读谱技能,为将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石。而视唱,则主要是指“用人体各器官包括声带、呼吸系统各部分来表达音乐”。因此,视唱表达出的内容,有关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其是通过对音乐符号的表现,向人们传递出音乐本身的内涵。在音乐学习中,读谱与视唱存在紧密联系,两者相互补充,视唱以读谱为基础,而读谱通过视唱得以反映。但立足与专业角度,又可认为读谱与视唱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两者各有各的作用,不可进行替换。

二、小学音乐读谱视唱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读谱与视唱是不可缺少的两大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乐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音乐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甚重视,或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下面就小学音乐读谱视唱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做简要分析。

首先,学生各项音乐技能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建立在学生会读谱的基础上,学生首先需通过基础学习,掌握一定的读谱能力,才能进行音乐的演绎与创造。但在小学音乐读谱教学中,教师不重视读谱视唱教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主要让学生记忆音乐旋律与歌词,以学生能唱会歌曲为主,但却不重视对学生读谱能力等的培养,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其次,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法,且教学重点不突出。如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般都是根据学生音乐能力的形成发展情况进行分阶段教学。在最初的教学活动中,一般较为注重对音阶的高低分辨,以及对学生节拍感知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但不指导学生进行节拍、音高等音乐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并在日常教学中采用跟唱教学方法让学生跟着唱,让学生学习、记忆旋律,等到学生准确记下音乐旋律,能跟着轻哼歌词或旋律后,再让学生学习感受节拍、分辨音阶等。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各项能力的形成将受到阻碍。如不指导学生进行读谱而是让学生通过跟唱记忆旋律,在学生不理解歌词内容以及旋律等知识的情况下,学生仅是凭着自己的知觉进行哼唱、这并不能保证模仿的准确性,从学生口中流出的旋律很可能已经走味、变调,导致音乐学习失去实际意义。此外,在不进行读谱教学前强迫学生理解、记忆不理解的东西,会导致学生学习思维受限,不利于对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在通过大量模仿、跟唱练习后,学生可能会记下一些歌词,哼唱出一些旋律,但学生音乐知识基础不扎实,学生并不能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等,也无法做到看谱唱歌,看谱演奏或欣赏等,导致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表演能力等就有如空中楼阁,看似具备,但并不稳固,缺少根基,因而也不能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多大帮助,也导致小学音乐教学与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背道而驰。总而言之,小学音乐教学中若缺乏对读谱视唱教学的重视,将导致小学生难以深刻、正确理解音乐要素,也无法实现对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读谱视唱的重要性

读谱视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培养小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增强小学生乐感,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做好读谱视唱教学,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学生也可能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但不可置疑,读谱视唱教学具有一定难度,整个学习过程也相对枯燥无味,往往步入欣赏、跟唱一首流行歌曲来的有趣,但其是铸造起音乐殿堂的基石,只有落实读谱视唱教学,扎实学生的基本功,学生才会有叩响音乐殿堂大门的能力。具体而言,读谱视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当前,许多小学生在学习一首歌曲时,都是通过反复聆听、跟唱,最后记住歌曲歌词,熟悉歌曲旋律,掌握了歌曲的唱法,这种学习方法看似简单有趣,但若细细分析就会发现,此种方法并不能教给学生一些普遍适用的法则、技巧,即当学生学会一首歌曲想要学习另一首歌曲时,又需重复经历反复聆听、练习的这一个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具备一定的识谱、视唱等技能下,学生对于一首歌曲的学习、练习缺乏理论支撑,而在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情况下,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该种学习方法更对影响学生乐感、审美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音准以及普通话标准度较低,在缺少理论知识支撑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把握歌曲的节奏、音高音低等问题,导致唱歌跑调严重,同时也会经常出现抢节拍等问题。

(二)丰富学生音乐技能

乐谱是对音乐最直观、最准确的表达,只有在乐谱的指引下,音乐才具有节奏美,韵律美,学生的音乐学习才能高效有序。小学音乐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在音乐教学中,读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技能,若学生不会读谱,那学生的学习活动必定缺少清晰的学习思路与正确的学习方向,必定不得章法。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应当教给学生正确的读谱技能,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体验

实践表明,乐谱、读谱是影响个体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谱技能后,其将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趣味性,并对自己的音乐学习更有信心,因而音乐学习兴致也会更加高昂,音乐学习动力也会更为持久。由于小学生年龄减少,接触的音乐不多,乐感、音乐素材等的积累不足,因此也只有教给小学生读谱这项技能,才能让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思路更加清晰,音乐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同时也让小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尝试演唱各类歌曲,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另外,强化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读谱视唱教学,丰富小学生音乐学习技能,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能让小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感兴趣,小学生的学习体验也得以优化。同时,在小学生学会读谱、视唱后,学生将对乐曲有更深入、细致的体验,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体会音乐的韵律与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进而达到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丰富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

四、如何做好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读谱视唱教学

(一)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储备

要想让小学生熟练掌握读谱技能,首先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做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传授、灌输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正确认识乐谱中的一些音乐要素,从而逐渐具备读谱的能力。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着非常强的音乐可塑性,但也优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智力发育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差,因此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音乐知识,更需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培养学生毅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从而推动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长远发展。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乐谱贯穿音乐学习的始终,歌唱教学、乐器教学中均离不开乐谱,因此教师需采用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读谱技能,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效率与效益提高。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音乐学习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读谱技能。如,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唱歌训练学会读谱。歌曲是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也占据很大比重,且许多小学生也喜欢唱歌,对唱歌有浓厚的兴趣,鉴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进行读谱练习,使学生最终熟练掌握读谱技能。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演唱歌曲时,教师可先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歌词,主要是分析与体会歌词在节奏、节拍等方面的组成特点与规律,并尝试总结、分析出歌曲的旋律特点,让学生对所演唱的歌曲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多首不同曲风的歌曲,并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比较,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的不同旋律所带来的音乐效果;而当学生对音乐旋律有所熟悉后,教师就可教给学生基础的有关读谱的知识,并一步步指导学生正确读谱。

除以上方法,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进行读谱训练。将读谱训练引进乐器演奏教学,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普表与音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乐曲内涵与感情,并通过自己的演奏将乐曲的感情演绎出来,营造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氛围,从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表演能力。

另外,乐谱与曲子并不是独立的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将乐曲演奏与读谱训练有机联系起来,既教给学生一些读谱的知识与技巧,也教给学生演奏的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读谱的方法,具备读谱的能力。最后,要想锻炼学生读谱技能,教师也可充分发挥音乐鉴赏教学的优势作用,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学会读谱。具体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多种曲风的音乐,并让学生慢慢聆听、细细品味,指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尽可能的联想、想象,以此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与捕捉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当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觉后,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实际的乐谱,并要求学生进行读谱联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还可进行视唱,将读谱与视唱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在给学生视唱几遍后,便让学生进行跟唱,通过跟唱让学生体会、把握歌曲的节拍、节奏,以此培养学生乐感,增强学生读谱能力。

(三)采用分阶段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读谱视唱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计划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之间的贴合度,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具体而言,在日常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分阶段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学习能力得以发展。

如在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可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就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来来说,节奏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元素,其先于声音与旋律产生,是音乐形成的基础,在音乐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此,小学音乐教师首先需通过专业、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感知与捕捉能力,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而为保障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教学中,教师也需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从易到难的教学策略,先组织学生学习由单纯音符组成的节奏;再指导学生感知带有休止音符、附点音符的节奏;最后指导学生学习不同节拍的节奏。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增强学生节奏感,提升学生读谱视唱能力。

而在教学的第二阶段,教师就可组织进行模仿跟唱。先给学生难度适中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模仿、跟唱,等学生对歌曲歌词、旋律有一定掌握后,在指导学生学习曲谱,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读谱视唱技能。在完成以上教学后,教师可适当提高教学难度,让学生听辨学唱,即让学生听大量的音乐,在听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为读谱与视唱奠定良好基础;之后,教师可逐步指导学生从跟唱到试唱,从读谱到视唱,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读谱视唱技能的教学目标。综上所述,音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读谱视唱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正确认识到读谱视唱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读谱视唱能力的有效锻炼与培养。

猜你喜欢

读谱技能小学生
高级技能
晒谱护家乘 读谱知族史——让孩子读点家谱“史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读谱的能力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是小学生
画唇技能轻松
合唱指挥读谱技能解读——2015美国合唱指挥联盟(“ACDA”)大会感悟
《333首读谱练习》中所体现的柯达伊教学法原则——纪念柯达伊诞辰132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