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01-20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坪初级中学刘永东

天津教育 2019年25期
关键词:百草园语境文本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西坪初级中学 刘永东

在人们的日常的言语交流中,语境对于人们表达自我有着重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话语的表达含义会因此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离开语境这一特定的表达环境下,语言的沟通往往不能够准确地传达到听话人一方。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准确理解言语表达所要传递的最准确的信息含义,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言语形式进行推导,仔细推敲言语沟通交往之中的“言外之意”。在这一基础上,语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语用学的角度来说,所谓语文阅读教学是指通过他人在固定特指的语境之中利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借此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使用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名人曾说:“从根本上来说,所谓语文教学是指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语言的使用与特定的语境的关系。”

基于此,阅读教学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应当对语境中的语用主体的表达形式、蕴含内容、延伸效果等进行逐层递进的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领略语言的魅力、对语言学习进行积累,从而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在学术界中,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分门别类,通过结合实际阅读教学课堂,对语境的教学进行了科学地编著。在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大致将语境的教学分为了三个类别,分别是上下文语境、情境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授课,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提高学生对于文段语句语篇的整体的领悟理解力,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课本中作者在文章中的语用规律,能够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语境理论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到实处进行探讨,以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的三个类别为线索进行阐述。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理论的作用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真正走进文本,最为主要的则是让语言进入语境,多角度分析与研究,深入分析与探究,感受到文章的魅力所在,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对于语境理论的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点:

(一)上下文语境——避免理解上出现偏差

从理论上分析,所谓的上下文语境主要是指文本内部之间的影响与制约,在上下文语境中最为主要的是要关注词义与句法、修辞等等,且在文章中,受到上文的限制下文语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则需要做到以人为本。其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上下文语境中所出现的词义、句法等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对某一个词语的含义加以分析,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按照词典中所规范的意义,很多时候容易脱离语境,而且还会产生偏差。比如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有关“好”的词语有着不同的表达意思,比如当阿Q 与小D 打架的时候人们说的“好了”有劝架的意思;阿Q 醉酒之后大喊的“好”则有兴奋的含义,在对这几个“好”字的分析下,可以深刻的了解到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精神状态与思想所存在的误差,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作者极高的文学素养。另外,在上下文语境教学中需要采取相关的训练方式让学生掌握语法、词义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二)情景语境——感悟心理与情感

严格意义上分析,情景语境与语言表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构成的语境包括了时间、地点等。在文本解读中情景语境是十分重要的依据,甚至大多数作者往往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会选择情景语境,不仅可以将客观环境加以折射,而且也能够对作者的心理情感进行反映。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认识情景语境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对情景语境的作用加以了解。比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孔乙己对自己偷书的行为称之为窃书,但是偷与窃的含义相同,偷属于口头语,所以如果说自己偷书不符合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而窃书则看似高雅,其含义却相同。在结合情景语境下可以明确的认识到孔乙己不愿意舍弃自己当做文化人的尊严,由此也能够了解到这是封建社会的摧残。

(三)社会文化语境——加强理解

社会文化语境是支配言语行为的社会习俗,主要是潜在背景知识下所产生的一种语境,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假如离开了社会文化语境,则会导致阅读教学受到影响,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非常多的文学作品都以社会文化常识与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基础,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同时,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是现阶段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利器,将文化背景与阅读相互结合是基础,也是教学理论之一,需要充分发挥出社会文化语境理论的作用,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加以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境理论的应用

在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其中有的学生只理解了文章的字义或者句义,但是没有从语境角度出发深层次理解,这样一来则会导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探索的价值。为从本质上改善这一缺陷与不足,则需要将语境理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然而需要格外注意的一点则是,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语境知识积极贯穿到具体的文本分析之中,而并非是传授具体的语境理论。从其他角度分析,语文教师还需要掌握语用学素养,应用多个理论开发教学内容。

(一)联系上下文语境,提升语篇理解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在这里提到的文本理解能力不单纯局限于对文本表面信息的理解,更深层次的在于学生能够在文本已知信息上解读出未知信息。所谓的未知信息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而是结合上下文语境对文本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挖掘分析。徐通铿先生曾说,已知的信息统帅、驾驭未知的信息,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是“前管后”“上管下”。在这一论断中,主要体现了若想深入了解文本想要表达的内涵,就要对文本上下文进行联系,掌握语义网络,达到分析文本深层次内涵的目的。

以鲁迅先生著名散文《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其第一段中写道“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在我们正常的理解看来,“似乎”与“确凿”是正正好背离的两个词语,在连用的情况下会导致自相矛盾的语义出现,在这时就要联系上下文,对文本所给出的语境进行理解探讨:

鲁迅先生在下文对百草园进行了强调“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文段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于百草园的印象十分之深刻,能够体会到作者儿时对于百草园的喜爱之情。顺着文本阅读我们能够发现,作者能够对儿时的百草园的光景一一道来,诸如:魅力的景色、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欢乐的捕鸟记忆等,也从正面印证了作者对百草园有着十分深刻的记忆,这些快乐的童年记忆与他往后40年所经历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在两者同时占据他内心的情况下,他仍然对百草园的记忆犹新,并且能够通过文本描述内心活动,是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内容。作者在开头通过“似乎”“确凿”两个自相矛盾的词语恰恰表明了,在别人眼中,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杂草,但是对于作者而言,这里的杂草封印的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象征着童年的自由与欢乐,二者的结合更能够体现作者内心难以言语的失落与伤感之情。后文所提到的《西游记》、《荡寇志》的绣像,因缺钱卖给了有钱的同窗,并借此表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的失落情感,从这里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无奈、伤感、失落的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能够分析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层次的情感内涵,感受散文永恒的感受失落的主题。

(二)运用情景语境,解读课本语段语用规律

相较于上下文语境具有文本符号特质的内容的理解,情境语境探究更加倾向于语篇的背后蕴含的客观与主观因素。在情境语境的理解中,探究的基本方向为文本语段所产生的时段、确切地点、发生的场合、周遭具体情况、场景发生现场的参与者的身份背景、三观价值、职业素养、心理活动等。在这些要素中,客观存在的时段、地点、场合、周遭情况等为情境语境发生的客观因素,相对的,参与者的个人身份背景、思想价值、心理活动状态等构成了情境语境发生的主观性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景语境的材料补充是必要的,在充分了解情境语境发生背景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不同对话发生背景、不同参与者的话语交流形式对文本内容解读的规律性办法。

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课本中所出现的景物,例如:“小山”“小雪”“小村庄”等,所具有的共性是每个具体的景象前都有一个“小”字,在无形之中给读者带来一种济南的冬天具有亲切、可人的情感,也在文本之中表达了作者内心对济南的冬天的怜爱之意。除此之外,老舍先生在文本之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将济南的冬天描述成了母亲、少女等温婉可人的形象,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具有无比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

通过对文本进行了疏通,我们可以对文本背后的现实情境进行资料补充,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老舍笔下的济南具有温暖、可人、可亲的情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济南在冬天却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一下,低于-10℃的严寒日数98%集中在冬季,作者如何能够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写出这么温暖的文字呢?通过老舍这一时间段的背景资料的探究可以了解到,作者此时在山东度过的时间是他从婚后到抗战爆发所经历的最自由最温暖最安定的部分,因此在这种情绪环境的影响下,作者所写出来的位置也必然是温暖、富有感染力的。

(三)利用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培养学生深入研读文段能力

探究文本背后所出现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从语境学本身出发所了解到的文化平台即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文本的出现可以是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能够影响到文本内容的深层次精神内涵的表达。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对文本背后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民族文化历史来分析文本语段的能力。

例如,在《曹刿论战》一文中,学生会联系到学习实际将《曹刿论战》与《三国》的内容进行对比:在《三国》一文中,杨修因为言行不当而遭受到砍头之祸,反之在《战国策》中邹忌通过诸多途径才能够向国君建言献策,但是曹刿仅仅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为什么能够与邹忌获得同等的权利?并且在朝堂之上对国君进行如此严厉地评判行为?而庄公又为何能够信任他?为了解决此类疑问,就必须联系到我国当时的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众所周知,《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而《左传》作为一本在我国鲜有的能够记录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活跃的思想竞争阶段的书籍,它的记录过程就是我国历史上思想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记录过程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民本思想”,注重将“神民”重视人事对于治理政治的作用,对“天道”的盲目崇拜不复从前,作者意识到了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看到了民心向背的力量。又如《祝福》是具有民俗色彩的作品,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其中鲁镇则是极具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系,正因为如此才将祥林嫂桎梏在了封建社会之中,在阅读教学中,假如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探究,那么则无法对细节加以了解,无法明白祥林嫂为什么这样失助,也无法对鲁迅所表达的祥林嫂的悲剧加以了解。

由此可见,联系民族文化传统语境解读文本具有重要作用,它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感受到语境对文本解读的重要作用。

总之,语文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从本质上出发,对文本加以理解,不断拓宽知识面,然后合理安排背景知识,将知识之间关系加以串联,将教材中所隐含的意义加以明确,真正的读透教材,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而奠定基础。在语境理论下,语文教师不仅要把握语境理论的现实意义,还需要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现状出发,多方面分析与研究,结合以上三点语境,为学生创造情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理清教学思路、确定阅读教学中的着眼点,明确“什么人、什么情况、对谁、通过什么方式、做了什么、希望收到什么效果……”这样的问题思路来分析文本内容,指引学生如何在语境中正确、合理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在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三大类别的语境理论分析下,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对文本语段有更为深入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部分。

猜你喜欢

百草园语境文本
学校里的“百草园”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跟踪导练(三)2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