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的思考
2019-01-20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提出有效合理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也是提升办学效果的关键所在。面对人民群众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点。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呈现出行政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已明显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没有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
一、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对于推动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通过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传统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弊端,正确认识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教育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各项管理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首先,从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层面进行分析,存在着官本位的倾向。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职能机构过渡追求管理的权利和地位。在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经验管理和行政化管理的倾向依然存在,有些学校还比较严重。管理模式大都是通过校院二级管理,进行相关决策的上传下达,对教职工和学生实施管理。这种层级划分的管理方式,二级学院只有被动接受和执行学校的相关决策和规定,进行具体的实施,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没有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决策之中,甚至没有知情权。因此,制定教育教学的有些管理规定并不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状况。教师和学生缺乏知情权和话语权,造成教育管理效率不高、渠道不畅、政策不合理的情况,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其次,从当前高职院校的整体管理工作现状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由于长期受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影响,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也没有把教师的作用放在主导地位,使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学习、教学、生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管理规定,以确保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规范化、制度化。但是,学校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前提,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由于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些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相关的制度执行时无法落地,有些规定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不适应当前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由此,造成学生和教师缺乏进行相关规定实施的积极性。通过相关的规定,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看似规范的规章制度下,往往脱离了原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初衷,不利于真正意义上的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关规章制度不符合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不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制定依据。
最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有待转变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数量与日俱增,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的同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没有随之进行转变和完善。当前存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混乱、各部门运行不协调、相互扯皮、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管理力度不够、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影响
首先,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符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当前推进高职院校整体转型的发展需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迅猛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都在不断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转型和变化提供了推动力量。高职院校正积极的与时代接轨,更加注重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高职院校整体价值的提升,离不开内部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教育教学管理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有效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通过创新教育管理的途径,推进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为高职院校整体的建设和转型提供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推进高职院校转型的保障。能够有效的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总体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针对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而言,推进教育管理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有效的推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能够充分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对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有效地提升了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创新高职院校管理运行机制,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时,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社会需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到民主管理中,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职工的责任心,进而推进学生的创造力、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实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最后,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职教体系。做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通过激发教职工的工作动力,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培养。通过教学科研机制的创新和建设,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研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更新课程设置,推动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专业岗位群的需要。
三、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
高职院校应建立制度化管理体系:第一,依照法规来进行制度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根据相关法律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教育教学管理进行规划是最为常见的方式。近几年来,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纠纷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人们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提出了质疑,迫使学校管理部门推出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第二,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构建高质量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与市场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最需要解决与提高的任务,建立完善的现代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对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要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去实施。第三,构建管理队伍建设制度。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对规律的综合体现,它能促进管理队伍从经验管理方式转变到制度管理方式的发展,有了合格的人才选用制度就能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还可以增强管理者的竞争意识。此外,相关职能部门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这样也对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首先,要加强高职院校院系二级管理,学校应当按照不同的专业更加科学地划分院系,按照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的实施分类管理。推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给予二级学院充分自主权的同时,要加大对二级学院的监督和管理,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机制和教学督导机制。健全教学评价运行机制,对二级学院内部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和评价,对二级学院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二级学院资源的合理配置。二级学院可以自主规划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二级学院建立适合本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相关制度体系,以便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二级学院的绩效考核,实现责权利下放的同时,关注二级学院的教育教学动态,推进二级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创新考核机制。在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应当注重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加强对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的考核与管理。要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权、利进行明确划分,强化责任分工,可以将相关的考评体系和程序化管理植入到信息平台中,实现有关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以及院系内数据资源共享,进而形成统一、完整的制度流程,使教师和学生做事有规章制度可循。要建立服务平台,确保信息化技术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中,还要将信息化技术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体系中,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对于后勤等服务部门,也应当加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确保相关的后勤服务部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
另外,要提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参与创新创业,积极投入到社会服务中。高职院校应当鼓励教师进行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主动参加社会服务和下企业参加实训。一方面,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拓宽了青年教师的视野。可以将教师们的社会服务情况和创新创业成果,作为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依据,由此,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进行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为创新创业的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此外,还应当加强高职院校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推动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相互制约,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内涵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和服务满意度的测评,推动职能机构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做到权责明确,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推进教师的主体地位,推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良好的工作氛围。
最后,加强对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升职能处室的办事效率和办事能力,以确保学校各项事业高效运转。加大对管理人员队伍的监督检查力度,用学生满意度测评来考核其工作成效。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办学定位,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社会发展和自身实际情况,以职业岗位(群)能力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特色等方面正确定位,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更为丰富的环境,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