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01-20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五台山路小学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五台山路小学 李 玉
一、儿童文学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儿童文学内容的融入,可以改变以往学生阅读面的狭隘。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创新,应接受丰富的阅读材料熏陶,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为学生多做思考。将儿童文学融入阅读教学之中,可以大幅提升语文教学价值。第一,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系,通过文字形态以及意识形态的表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色彩以及意识元素等。第二,小学语文阅读中,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融入,可以充分满足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审美需求,使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体验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阅读中儿童文学融入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文学融入影响语文文本属性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状况,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缺少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在小学阅读中虽然融入了儿童文学,但是由于阅读指导方法的单一性,无法展现儿童阅读融入的价值。而且,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以及思想的教学,学生在阅读中无法体会到儿童文学作品的的情感美以及艺术美,为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带来限制。
(二)忽视对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培养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在向正确而又深度发展,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生的一张语文试卷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仍然存在。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上的追求,忽视了阅读的理性分析及阅读兴趣、技巧和学生的审美感受的关注,导致学生对儿童文学阅读寡然无味。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在语文核心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强调标准答案
在儿童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独占教学大权,过多向学生灌输自己的理解,学生缺少独立性思考机会,难以形成丰富的发散思维,影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阅读指导中,当学生遇到质疑的问题时,教师不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而是以标准答案形式告诉学生,阻碍学生思维深度发展,影响文学作品教学的整体质量。在这种强调师者为主的阅读教学指导下,必然影响学生的儿童文学阅读兴趣,无法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需求。
三、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构建科学化的儿童文学阅读指导方法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为实现核心素质背景下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有效教学方法的指导,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通常状况下,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做到:第一,教师应该创新阅读教学方法。由于儿童文学作品中存在着特殊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思悟相结合的模式,也可采用“自读自悟——交流讨论——反思小结”的模式,通过读书思考和理解感悟,使学生通过对问题材料的分析,在文章中找到阅读的问题,获得个性化独特感受,全面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现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第二,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与表达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教学情境,改变以往单一的就读论读指导方式,实现阅读与练笔融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儿童文学内容多反映孩子生活的特点,而且作者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以及象征的手法,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若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只读不议,只读不写的阅读方式,不仅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而且也会影响学生对童真的感悟,影响阅读教学价值取向。针对儿童文学的特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中,应该将学生的鉴赏与表达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始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在进行文本意义读解、意境感悟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表达个性理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说写指导,学以致用。
(二)引导学生感受儿童文学作品魅力
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的分析,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通常状况下,在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中应该做到:第一,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正确性的儿童文学读物。对于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把读书、观察、识字、积累与理解教学作为重点,以落实培养初步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提升阅读与认识生活的能力。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儿童文学阅读指导中,选择健康向上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纯文字内容的阅读,利用多样的阅读方法,追求理解、感悟、想象与表达能力的落实,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儿童文学作品推荐中,关注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可推荐《木偶奇遇记》《皮皮鲁和鲁西西》《海底两万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草房子》等中外优秀儿童作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感悟到儿童文学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积淀文化素养,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支持,满足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求。第二,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该从内容和方法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进行指导。通过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分析,为学生推荐具有针对性的儿童作品。
例如,针对男生推荐科幻探险类的儿童文学作品;针对女生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知识、可爱小动物和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儿童文学作品等,让学生爱读乐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构建速读教学模式。学生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篇带一类,一篇领全书的阅读模式,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触类旁通地解决其他类似内容阅读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实现海量阅读,实现阅读教学方法创新的最终目的。
(三)构建开放性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是儿童个性化行为,针对儿童文学的特点,在小学阅读教学指导中,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改变以往的阅读方式和方法的单一,丰富阅读渠道,实现课内指导和课外自读的结合,构建开放式的阅读方法,实现儿童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对于儿童文学作品,存在着多重、不确定性的文化内容,学生在阅读中都有所选择和偏爱,通过有效指导,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阅读的丰富作品,促使学生到课外去寻求阅读。例如有些文学作品利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善恶的评判等,在指导学习阅读时,教师把主要目标就应该设定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等,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以激发学生对作品人物的深入理解,吸引主动阅读,逐渐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还要积极构建开放性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案,例如针对学生和儿童文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摘录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写感受或悟意境等,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认识到儿童文学的特殊性,通过阅读教学指导方案的构建,以实现阅读教学指导的最终目的,为阅读教学方案的完善以及阅读教学体系的创新提供支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多种教学指导方案的构建,改变以往一元论的阅读指导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