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最是诗中“海”
2019-01-19刘昌贵乙常青
刘昌贵 乙常青
多情最是诗中“海”。海,浩渺深广,气势磅礴,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王勃的“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知心朋友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近邻一样,近在咫尺。诗句意境开阔,情思豪放,格调昂扬,送别而不伤别,惜别而不伤情,一扫送别诗的沉闷伤感气氛,一洗悲酸之态,积极勉励更超出流俗常情,给彼此之间的友谊,开拓了一片旷达的境界,显示出大丈夫洒脱的胸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鼓舞,故而千古传诵。
王之涣的“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人笔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之美。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李白的“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这里用南朝刘宋时期宗悫的典故:宗悫少时,叔父问其志,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宗悫屡建战功,被封洮阳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诗人也并不沮丧,更不沉沦。诗人决定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去破万里浪,挂起高高的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到达理想的彼岸。诗句惊心动魄,震撼人心。以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来感染读者。
张九龄的“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诗句寄景抒情,前句写景,后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蘊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元稹的“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前句化用《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说,曾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人,对那些小小的溪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后句是说,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谓的云都不能算作云彩,都不足以一观。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之动情的女子了。
王湾的“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诗人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