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分析

2019-01-19郭芳芳孟洁帖亚楠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见性护理效果

郭芳芳 孟洁 帖亚楠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

流行病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为糖尿病患者临床较为常见率疾病,该病病理基础为视网膜血管病,患者视力下降,若未及时行有效干预可完全失明,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以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视力为主要目的。本次研究为论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3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与33例行预见性护理患者单位时间疾病控制效果、临床诊疗依从性,现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是否行预见性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行预见性护理)与实验组(行预见x2护理),实验组33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20例)女(13例)比例为20:13,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57岁,中位年龄为(43.2±1.2)岁,病史最短为6个月,病史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2.4±0.2)年。对照组33例且该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女比例为6:5(24/20),年龄最小为15岁,年龄最大为57岁,中位年龄为(43.2±1.2)岁,病史最短为6个月,病史最长为5年,平均病程(2.4±0.2)年。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值大于0.05。

1.2病例选择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且患者因视力模糊、视力降低入院,医师结合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视网膜防治指南相关内容,均诊断患者为糖尿病视网膜且均处于I期至IV期。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其他眼病患者。(2)排除入院治疗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患者。(3)排除认知障碍、神志不清或合并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不配合临床诊疗干预患者。

1.3方法1.3.1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均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口头宣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因、病机、治疗方案,从而增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此外循医嘱给药,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糕点、香蕉等含糖量较高食物摄入量。1.3.2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1)糖尿病视网膜患者由于视力降低,患者感知外界的能力降低,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负面心理的产生可增加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对此护理人员在接诊后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通过患者及家属反馈判断患者心理状态,列举临床诊疗成功案例,增进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信心,此外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同患者家属减轻或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在诊疗干预以及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为降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饮食以及临床用药等方面实施预见性护理,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24h绘制患者血糖图谱,医师根据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合理选择合适型号的降糖药以及给药时间,一般情况下选用短效胰岛素,从而避免患者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随着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逐渐调整胰岛素给药剂量,并通过播放视频、临床模拟等形式,指导患者掌握胰岛素给药正确方法。②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住院诊疗过程中营养指征变化情况,给药患者饮食指导,嘱患者家属定时、定量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早餐所供能量应占全天的1/5,中餐以及晚餐所供能量均占全天的2/5。此外,若患者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出现头晕、肢体无力、冷汗淋漓等低血糖症状,应给予患者饼干或水果硬糖,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4观察指标(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疾病控制效果,若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后视力由0.1提升至0.5以上,眼底检查显示眼底出血、水肿以及微血管瘤等病变面积明显缩小则表示显效;若视力由0.1提升至0.2~0.4,眼底检查显示眼底出血、水肿以及微血管瘤等病变面积有一定长度的改善则表示有效;若患者视力以及眼底检查无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护理干预1个月、护理干预3个月医嘱依从性,本次研究参考Moilsky量表判断患者医嘱依从性,该量表总分为8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医嘱依从性越高。

1.5统计学处理SPSS21.0软件系统处理相关数据,(%)表示的数据用x2检验,(x±s)表示的数据用t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预后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显效、有效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明显。

2.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医嘱依从性,具体情况(见表2),护理干预后实验组Moilsky量表高于同期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

3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血糖代谢紊乱具有密切的联系,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微小血管可发生玻璃样硬化改变,视网膜通透性变大,血液成分渗出,从而影响视网膜微小动脉血管循环功能,随着血液成分溢出物质的增多,视网膜在血液成分溢出物刺激下可有新血管生成,从而加重视网膜组织缺氧,逐渐影响患者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普遍缺乏相关疾病知识,担忧预后效果,此外视觉是人体感知外界事物的重要感知器官,相关研究显示个体百分之七十的感知是通过视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伴随视力的降低,患者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也逐渐降低,患者心理安全感降低,进一步加重患者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负面心理情绪的发生可刺激副交感神经,继而影响下丘脑一垂体该中枢反射神经神经递质正常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激素在内的多种激素异常分泌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促使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或出现低血糖症状。预见性护理即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心理情绪变化,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协同患者家属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并通过干预患者临床用藥以及日常饮食,预防应激性高血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医嘱依从性。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单位时间预后效果好,医嘱依从性高,由此可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预见性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见性护理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压变化的规律性临床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增殖膜应用抗VEGF因子后组织病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