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研究

2019-01-19叶玉洁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叶玉洁

【关键词】护理干预;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后焦虑

早产儿指的是孕期在28~37周分娩的新生婴儿,因早产儿在孕妇体内依旧处在生长发育不全阶段,脏腑组织不完善,多数早产儿也为低体重儿,对外界抵抗能力极差,易产生各类并发症,需要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救治,这会造成母婴分离,产妇会对早产儿形成担心,进而形成压抑、焦躁等情绪,对产妇的负面影响极大,应重点关注。本文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90例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45例每组,其中,对照组中所选年龄21~42岁,均值(37.22±1.15)岁;观察组中所选年龄22~41岁,均值(37.26±1.13)岁;两组年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各项基础处理,给予产妇鼓励、安慰及口头宣教等。观察组综合护理,措施为:①因早产儿身体素质极差,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几乎没有,在其娩出后,需立刻送至NICU中进行救治,这会形成母婴分离状况,产妇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易产生抑郁及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掌握早产儿实际状况,每天详细告知产妇,及时解答产妇的疑问,必要时,可引导产妇进行探视,给予产妇信心支持,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形成良好心态。②在孕妇产生抑郁及焦虑症状后,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掌握产妇心理状况,结合实际情况,为产妇形成一对一心理辅导,加强对产妇的关心及爱护,精神上安慰;护理人员还应与产妇家属进行交流,让家属知晓产妇状况,自身对产妇的重要性,进而能与护理人员一起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引导产妇形成正确认知。③在稳定好产妇情绪后,详细及耐心讲解早产形成原因,治疗手段等,举例成功案例,提升产妇信心。④在产妇产后恢复过程中,应让产妇知晓自身身体恢复情况,根据每—位产妇实际状况,解决产妇尿潴留、泌乳、便秘等常见问题,加强对产妇进行哺乳知识等方面宣教,提升产妇认知度,告知产妇按摩乳房及母乳喂养方法并让其掌握。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选用抑郁自评量表对病患本次抑郁症状进行系统评估,当分数在50-59,表示轻度抑郁症状,分数在60-69,表示为中度抑郁症状,分数不低于70,表示为重度抑郁症状,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分数越低,抑郁症状越轻。选用焦虑自评量表对病患本次焦虑症状进行系统评估,当分数在50-59,表示轻度焦虑症状,分数在60-69,表示为中度焦虑症状,分数不低于70,表示为重度焦虑症状,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分数越低,焦虑症状越轻。

1.4统计学处理将数值输入SPSS19.0中,平均值用(x±s)表示,检验用t值表示,P值低于0.05时,数值存在比较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干预后,两组抑郁、焦慮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为未足月就娩出婴儿,因早产儿体内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在娩出后,身体素质及免疫能力极差,稍微处于不善,就会造成早产儿夭折,多在早产儿娩出后,直接送至新生儿监护室进行救治,监护室属于全天监护,不需产陪同,这会造成产妇与早产儿形成分离,产妇在娩出早产儿后,会对早产儿形成担心,自身身体处于恢复期,需卧床休息,在这个过程中,产妇易出现产后焦虑症状,会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应重视。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提升,对二胎政策的施行,产妇产后抑郁、焦虑症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产妇形成产后抑郁及焦虑症状,会降低产妇产后依从性,不利于对症治疗措施的顺利,严重者,会直接抗拒治疗,产妇身体恢复缓慢,甚至恶化;针对上述情况,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非常重要及必要;综合护理属于科学化、人性化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母婴分离后产妇形成产后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信息支持、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生活指导等措施,能有效改善病患抑郁及焦虑症状,形成良好心态,积极、乐观面对早产儿身体状况,加快身体康复速度,因此,综合护理的运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效果显著,与常规护理方案比较,抑郁与焦虑症状更轻,母婴分离早产儿产妇值得运用综合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