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做人:评语应有的使命
2019-01-19韩君
韩君
【内容摘要】作文评语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把老师和学生、家长联系起来,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任务,意义非凡。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几点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鼓励
一、善鼓励,激兴情
学生的作文,是自己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他们都期待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可是,以往我们批改作文,鼓励和期待的话大多生硬、勉强,而指出缺点和不足却不吝笔墨,有的甚至用“离题万里、思维一片混乱”之类,让学生萌发的斗志瞬间降到了冰点。这样的点评,学生或是不看,或是粗粗地看一遍就塞到抽屉里,因为它已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我认为,在批改作文时,不论学生作文是优是劣,都要善于寻找“闪光点”,多写激励性的评语,给学生以鼓舞,使他们尝到作文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的信心和兴趣,激励他们在写作上不断进步。比如我班的马钏栋同学写的《炸薯条》一文,虽然整篇文章显得零乱,但是对“炸”薯条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却写得扣人心弦,于是我这样点评:
“看到油溅到你的身上,随着你的'惊',我的心也一样紧张。从你精彩的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祝贺你!”
过后他对我说:“老师,真谢谢你给我的鼓励,是你让我知道了自己的成功之处。”从这以后,他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重商榷,护个性
文章是我们表情达意的载体,也是交流情感的工具。同样的事物,因为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情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不同。因而,我们在点评时也必须重视其中独特的个性的表现,力求点评到位。
初中学生写作文是用“童眼看世界”“童笔写生活”,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以我们老师的眼光来看,自然是缺点、毛病很多。但学生也是有人格尊严、有思想的,我们不能根据成年人的评价标准去高高在上进行评判,更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想当然,任意修改,抹杀学生的个性,致使“童真”、“童趣”消失得无影无踪。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我们不妨心平气和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和立场上去思考,再进行商榷式的点评,或许,他们更易于接受。比如巩磊同学的《无奈的星期天》,主要以“打篮球”事件表现爸爸的严厉,但文中对爸爸不准他打篮球的事却写得过于简单,让人看不出爸爸的严厉。我在点评中这样写道:
“在我看来,如果你能把父亲当时批评你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写出来,并结合当时你的所思所想,写出你的无奈和父亲的严厉,相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能表现出当时你的'你',你說对吗?当然,我理解你的无奈,但父亲的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你也应该理解。你不妨坐下来和父亲好好聊聊,你的无奈一定会消失的,你认为呢?”
这样的商榷式的点评,学生读了,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重了,觉得老师是在和自己商量,通常他也会充分重视教师的意见,主动进行修改,也提高了自改能力。事实也证明,巩磊同学采用了我的意见,主动同他爸爸谈了心。他在日记中写道:“谢谢老师指点迷津,我和爸爸已谈过了,现在我的星期天已经是灿烂的、丰富多彩的了!”
三、抒真情,教做人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忽视了作文的育人功能。其实,不管是成人的文章还是学生的作文,都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他们思想品质、道德思考的一种流露。我们如果能通过富于情感的评语加以点拔、指正,则是以一种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真正把教作文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了。
比如,一位学生在《破碎的家》一文中,流露出了因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极度伤感,习作情感真切。于是我这样点评:
“看了你的作文,我的心揪成一团,我理解父母离异给你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但值得欣慰的是,从你的文章中看出你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孩子,非常懂事的孩子,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记住,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定会是美好而幸福的。”
又如,张欣然同学的《烦人的外号》一文写出了同学给她起了很多不雅的外号,每当听到这些外号就如有一根根针刺在她的心口上,难受得很,希望有一天这些烦人的外号消失得无影无踪。看了她的文章,我写道:
“从文中的'每当这些绰号进入耳内,就像有一根根针刺入我的心里,让我难受很久、很久''讨厌!讨厌'等语言,我可以体会到这些外号带给你的烦恼和伤害,相信这些给你取外号的同学看了你的文章一定会内疚,并改正的。值得高兴的是:你是个善良的女孩,你不会因为别人给你取了外号而报复人家,这是对的。其实我也有外号,不过,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我想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这点委屈算什么呢?希望今后的你每天扬起你的笑脸来,你一定会发觉生活是那么美好。”
这两位同学课后都主动找了我,把痛苦和烦恼通通倒了出来,并和我成了朋友。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与孩子用心交流是多么重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我们既要教孩子知识,也要教孩子做人呀!
总之,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心去写点评,用心去与学生们交流,这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真情评语中得到人文关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