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2019-01-19刘福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校本师生国家

刘福学

【内容摘要】当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过程中尚有遗憾不足:行政瞎指挥,忽视师生整合能力;开设缺调研,忽视师生个性需求;建设少规划,忽视课程体系建构;内涵缺特色,忽视区域文化传承;实施欠强劲,忽视团队优势发挥。乡村學校如何增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学校及师生的适应性,如何促进学校师生共赢共长?本文以山东省广饶县颜徐学校为例,论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逻辑理念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化自课程逻辑理念实践路径

四时春为首,外出踏青,您可曾想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关联这个美好季节的教学内容?雪天风景佳,沉浸其中,您可曾忆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蕴含多少与雪共舞的教育因素?

1986年《义务教育法》打破了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学校使用一套国家教材僵局,增强了地方在课程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的自主权。19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时代把“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过程中还存缺憾:行政瞎指挥,忽视师生整合能力;开设缺调研,忽视师生个性需求;建设少规划,忽视课程体系建构;内涵缺特色,忽视区域文化传承;实施欠强劲,忽视团队优势发挥。乡村学校如何增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学校及师生的适应性,促进学校师生共赢共长?谨以山东省广饶县颜徐学校(以下简称“颜徐学校”)为例,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以下简称“自课程”)的逻辑理念和实践路径。

一、“自课程”逢时遇景

颜徐学校是一所坐落于县城郊农村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源是周边的30个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学校面临县城优质学校蚕食鲸吞,教师职业倦怠日甚,学生心浮气躁,教学质量下行压力加大。岂能坐以待毙?学校决策出“自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思路,经过5年多实践探索,在初尝新鲜、刺激,后历彷徨、反思,再由冷静、反思、梳理到提升、自然顺遂后,教师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生源稳定回升,学校日益向好向上发展态势明显。

二、“自课程”逻辑理路

(一)“自课程”内涵

自,本义是“鼻子、鼻息、存在”。《说文解字》曰“鼻也,象形字,胆气满声在人上也”“凡自之所属皆从自”。

“自课程”为原创概念,本质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过程,既有源师生自身的能力、兴趣、专长、创造,也有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拓展延伸。

“自课程”坚持“有用又有趣,有趣更有用”原则,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形式上喜闻乐见,切近学生,内容上对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形成有效补充,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添加动力,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实现教学相长目标。

(二)“自课程”思路

1.来源“自身”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门灵动课程。课程开设要基于学科自身,与相应的国家或地方学科有关联,确保“有用”;要基于师生自身兴趣所长,确保调动起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形成校本、师本、班本、生本化和家长的系列课程。

2.开设“自主”

只要基于德智体美劳的素质定位,只要趣用兼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核心素养,激发师生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均可以开发形成自课程。给课程开发者以人的尊重、生命的尊重、思想的尊重,调动多方参与的自主性。

3.主题“自由”

学科组老师编写的提高兴趣、拓展学科知识积累的自课程,绝大部分改变了国家与地方课程教材将学科知识层层递进的编排体例,根据本学科本年级学生和教材特点,围绕一个专题或板块组织形成。颜徐学校周边各种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七年级生物组老师编制的《家乡生物资源与环境变迁调查》,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家乡的生物资源与环境变迁,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4.内容“自然”

“自课程”在课程建设者经历了闻道、信道、悟道、明道、行道之后,自然而然确定的,有一种大道大治的境界。课程开发建设者把身心与外物融为一体,完全遵循于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童趣童真,教师也成长于无形之中。例如语文老师、美术老师等顺时顺势而设的《相约瑞雪》《临风听雨》课程,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内容广泛多样、贴近生活、亲近自然,趣味性和实践性更强。

5.实施“自觉”

自课程实施动力是内生的,自发的,课程实施是“自觉”的行动。今天的学生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开发《小古文》课程的朱明丽老师认为,这是由教育的育人本质决定的。语文是人文性强于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培育新时代公民的使命,而她们此时的课程实施就成了自觉行为。

6.发展“自信”

一是学校发展自信。自课程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正面育人,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二是校园文化自信。颜徐学校学段不同,但一致的目标是激励引领每个人“和而不同,做最好的自己”。三是教师发展自信。自课程开发建设五年来,教师在学科功力、人文修养、信息素养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

7.课堂“自动”

行动研究抑或文化凝练,都始于恰当定位。行动变成课程,文化悄然形成。学校的自课程课堂,最终要整体呈现出“自动管理与学习、小组合作与探究,展示评价与总结”特点。

(三)“自课程”框架

1.文化基础类

(1)人文底蕴。《魅力春节秀》《童眼看清明》《琵琶》《小提琴》《舞蹈》《团体操》《儿童画绘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国画》《手工编织·刺绣》《中国写意花鸟画》等。

(2)科学精神。《动物的奥秘》《数学速算》《身边的化学》《家乡的生物群落》《当地的花》等。

2.自主发展类

(1)学会学习。《数学故事》《名人开讲》《历史人物》《手语》《民国老课本》《小编辑部》《课前三分钟演讲》等。

(2)健康生活。《趣味英语》《地理与生活》《心理健康活动》《欧卡牌心理社团》《中国象棋》《篮球操》《主题运动会》《吕剧》《影视欣赏》等。

3.社会参与类

(1)责任担当。《名家榜样进校园》《励志课程》《入校课程》《离校课程》《时事演讲》等。

(2)实践创新。《植物种植》《跟家长工作一天体验活动》《身边的化学》《走进家乡企业》《红十字志愿行动》《科技幻想画》《创客空间》等。

最终指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

三、“自课程”的实践路径

(一)确立研发主体

1.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实践,朝向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标准,延伸和拓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一是“学科拓展”“学科指导”类课程。拿出学期课时的一小部分或一课时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实施。如《名著赏读》,在《自课程开发实施计划》中确定本学期要赏析、阅读的篇数,定时在语文课上开展阅读论坛或欣赏会。

二是教师志趣、学校资源、师生活动类课程。比如《民国语文课本》《花卉养护》,以及学校后勤团队利用学校十亩果园开发的《杏子熟了》《山楂正红》采摘课程等。不仅激发老师以及管理部门的改革创新热情,而且赢得了学生的青睐。再如运动会,总要设定主题,用两周时间安排全班课上课下的研究性学习,形成研究报告、手抄报等学习成果,并以此主题设计班牌、入场式演出等,让一个平凡的运动会因为人人参与,人人有课题而充满学习力。

三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既要加强与国家课程的充分融合、拓展,又要彰显自身的智慧魅力;既要着眼于教学实际、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关键能力培养,更要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

2.以学生为主体

開发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他们在班主任或学校管理者指导下,自主自发、自动自为研发课程。如2018年的翔春之旅研学活动则是由高年级同学主导设计,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结对携手走进中国孙子文化园,感受兵圣文化精髓,同时让研学活动充盈了互助与感恩。

3.以团队为主体

如,德育处开发的《一起走过的日子》离校课程,从学生毕业前两个月开始,立体打造毕业年级的“最后一课”,以“母校记住我,我会为母校争光”签名宣誓活动开始,到中考结束紧接着的毕业典礼。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们的感恩之心油然而生,他们的“责任担当”和“人文情怀”素养无疑会得到提升。

(二)形成开发方案

自课程要突出个性特点和区域特色,避开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雷同点,如果与之有雷同点,需改道同一问题解决的多样化和多渠道化。

开发方案的内容:一是建立领导机构。专人负责自课程的策划、协调、管理和过程监督,确立导师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参与课程遴选,进行培训指导。二是撰写课程纲要。全面阐述课程目标,详尽列出内容安排,分类说明实施形式,清晰交代评价办法。

评价方案的内容:通过听评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对自课程进行评价。重点做到四看:参与程度、实施效果、调研反馈、总结反思。

(三)进行反思提炼

“自课程”开发建设实施中,部分教师对其内涵没有真正理解,致使实践成为一次次试错过程,学校、教师和学生走了一些弯路,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1.学校课程≠校本化课程

校本化课程不是国家设定的课程中的某一级课程,而是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中多门课程经过校本化、师本化、班本化、生本化等后在特定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呈现,是一个课程体系在学校层面的开发与形成。校本化课程的开发方式、手段、环节上要避免简单模仿国家课程的模式和要素,否则就会失去校本化课程的个性化元素和区域化特征。

另外,不能越位把国家级学科竞赛辅导、体音美特长技能提升开发成自课程,不能把本属地方课程的职责传导到校本化课程上,否则会影响校本化课程的系统开发和质量,占去应属于学校课程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时间、空间。

2.提升学校层面开发力度

学校要担负起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规定课程后的进一步优化任务,要对国家规定课程的内涵进行补充、丰富、完善、创新。学校层面自课程更能让个性化学校承载国家设定的三级课程,使三级课程具体化、融通化。

总之,颜徐学校的自课程,找到了特定背景条件下学生、教师、时代发展的交叉点,将师生天马行空的能量收束到成长提升的良性轨道,使之在各自的际遇中不再辜负个人的才能和韶华,志存高远,胸怀教育理想;不再屈枉时代的青睐和瞩目,脚踏实地,实现理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余芳.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的“选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5):35-37.

[2]郭乐静.基于特色学校建设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41-42.

[3]王玉华,邢陈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需要注意四个问题[J].教书育人,2018(32):38-39.

[4]田茂,王凌皓.课程的校本化与学校文化传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9):61-64.

(作者单位: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颜徐学校)

猜你喜欢

校本师生国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