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文献题录
2019-01-19
稀土对H13钢中夹杂物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不同Ce含量的H13钢锻材中夹杂物的解剖,研究了Ce与H13钢中夹杂物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结合SEM+EDS和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于Ce的改质过程和改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未加入稀土时,H13钢锻材中夹杂物以MgAl2O4和MgAl2O4外包覆富Ti相最外层包覆富Nb相的三层复合结构为主;当锻材中稀土含量为0.004%时,锻材中夹杂物的类型主要以Mg-Al-O与CeAlO3的混合共生相和共生相外面包覆富Ti相的双层复合结构为主;当锻材中稀土含量为0.034%时,锻材中夹杂物的类型变为Ce2O3、Ce2O2S和富Ti相富Nb相的混合共生相。Ce先将Mg Al2O4改质为CeAlO3,然后改质为Ce2O3或Ce2O2S。MgAl2O4和CeAlO3都能作为富Ti相的异质形核核心,Ce2O3和Ce2O2S对于富Ti相的异质形核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Ce可以与痕量元素As进行有效的结合,夹杂物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为RE-As-O/S夹杂物;另一种为Ce-As夹杂物在Ce-O或Ce-O-S外表面包裹析出。Factsage对于Ce改质Mg-Al-O系夹杂物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基本一致。
《稀土》2018年05期
模拟降雨下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与稀土迁移规律
【摘要】通过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研究离子型稀土矿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基本特征及稀土迁移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总产流量和总产沙量分别为2971.3×10-3L、14.87×10-3kg,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产流率和产沙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累计产流量和累计产沙量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先加速递增,后匀速递增,直至降雨结束,两者呈线性关系。(2)各降雨时段内径流和泥沙中的稀土含量分别在5.57 ug·L-1~20.33 ug·L-1、116.2 mg·kg-1~290.7 mg·kg-1范围内 ,径流和泥沙迁移的单位稀土含量和稀土总量分别为10.91 ug·L-1、32.42 ug,228.23 mg·kg-1、3393.79×10-3mg;在径流中表现为重稀土含量、重稀土迁移量高于轻稀土含量、轻稀土迁移量,而在泥沙中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3)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径流和泥沙的稀土含量及稀土迁移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为揭示降雨过程中土壤侵蚀与稀土迁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稀土》2018年05期
白云鄂博稀土矿物催化半焦燃烧与脱硝特性的研究
【摘要】采用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对白云鄂博不同稀土矿物(包括稀土原矿、稀土精矿、稀土尾矿)催化半焦燃烧与脱硝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稀土矿物添加剂作用下半焦的燃烧活性都得到提高,着火温度提前,燃尽温度提前,燃烧时间缩短,燃烧效率提高,并且稀土精矿的催化燃烧效果最好;在稀土矿物催化剂作用下半焦的NO生成量减少,同时CO的生成量也减少,说明添加稀土矿物催化剂强化了CO同相还原NO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其中稀土尾矿的催化能力强于稀土精矿与稀土原矿,说明稀土氧化物与Fe2O3间的协同作用。稀土矿物催化剂同时促进半焦燃烧效率与减少NOx生成,表明稀土矿物催化剂对催化燃烧与脱硝存在协同效应。
《稀土》2018年05期
Yb3+/Er3+共掺Gd2Mo3O12的强绿色上转换发光及温度传感特性
【摘要】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Gd2Mo3O12:x%Yb3+/1%Er3+(x=0,2,5,10,20) 荧 光 粉。当Yb3+浓度超过5%,Yb3+-MoO42-二聚体形成并发挥敏化作用;当Yb3+浓度达20%,二聚体敏化主导上转换发光。由于二聚体敏化抑制红光发射,成功获得高强度的绿色上转换发光。结合反射谱、拉曼谱、下转换谱、上转换功率关系、二聚体模型和三能级模型,详细讨论了这种和Yb3+浓度有关的上转换发光。另外,基于两个绿光发射带的相对强度比,探究了最佳样品在300500K范围内的温度传感特性,证实Gd2Mo3O12:Yb3+/Er3+在温度传感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中国稀土学报》2018年05期
稀土抛光粉废料再生利用试验研究
【摘要】采用市售无机酸低温分解稀土抛光粉废料制备超精密稀土抛光粉,考察了无机酸种类与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浸出次数对稀土浸出效果的影响,检测了所制备稀土抛光粉粒度和化学成分,并分析了制备过程的反应机理。结果显示,在盐酸浓度37%、酸料质量比值3.5、反应温度98℃~103℃、一次浸出8h、二次浸出7h的条件下,稀土抛光粉废料经盐酸二次浸出后稀土浸出率高达99.23%;本工艺可制备出CeO2含量67.64%、La2O3含量24.39%、F含量6.00%的超精密稀土抛光粉,该抛光粉平均粒度0.39μm,粒度分布均匀。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8年05期
稀土永磁钕铁硼材料的3D打印研究现状
【摘要】 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不受加工工具限制成型复杂形状产品的添加式制造技术。简要概述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AM)-3D打印成形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基本过程,比较了传统成形和3D打印成形两种方法制造粘结钕铁硼磁体的优点和不足,着重介绍了粘结钕铁硼磁制件的3种3D打印方法:三维打印粘结成型(3DP)、大区域增材制造技术(BAAM)、直接喷墨打印成型(Direct-write 3DP),并指出利用3D打印成型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发展趋势。3D打印作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复杂形状钕铁硼产品的近净成形,不需后续的机械加工,大大节约了资源,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制造传统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结构制件。但是利用3D打印技术成型钕铁硼产品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打印粉体的尺寸、形状及成分要求较高、适合打印的粉体粘结剂以及如何提高粉体的固含量等问题,这些都将是今后磁性材料3D打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稀有金属》2018年06期
高电阻率稀土永磁材料研究进展
【摘要】高性能低成本稀土永磁材料是现代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牵引电机和发动机等旋转电力设备中,但是其相当高的电导率造成服役过程中槽纹波、逆变器等产生较大的涡流损耗,从而导致磁体的温度升高,甚至引起热退磁,为解决磁体的涡流及温升问题,近年来,围绕高电阻率稀土永磁材料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对掺杂剂种类、无机绝缘包覆技术和高电阻率复合磁体制备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同时总结了粘结、热压和烧结高电阻率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高电阻率复合磁体的发展前景。
《中国材料进展》2018年09期